三轮车龙头的电动化转型焦虑
宗申的野心不止于国内市场。其制造基地遍布重庆、广东、江苏、越南、泰国、墨西哥等地,更在加拿大设立创新研发中心,与意大利比亚乔、白俄罗斯戈梅利合资建厂。2024年财报显示,宗申动力实现营业收入103.84亿元,同比增长29.84%,其中海外订单占比超六成,发动机出口量稳居行业前列。
电动三轮车市场的技术竞赛与格局重塑
电动三轮车的核心竞争力,正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核心领域包括:电池技术、电机技术、智能化、轻量化与安全性等。
当前市场呈现“双寡头+多强”格局。宗申与淮海,作为行业前二,宗申凭借品牌与渠道优势占据36.86%市场份额,淮海则依托母公司资源,在电动三轮车领域快速崛起;二轮车巨头跨界,雅迪、爱玛等企业凭借电池、电机技术积累,强势切入电动三轮车市场,2024年销量分别达44.65万辆、19.89万辆,位列行业前二。
未来几年,电动三轮车行业在技术层面还会继续突破。如:2026年后,固态电池有望实现量产,其能量密度较锂电池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至10分钟,彻底解决续航焦虑;宗申、亿华通等企业已布局氢燃料电池三轮车,其加氢时间仅需3分钟,续航超200公里,适用于冷链物流等场景;丰县等产业集群正在测试无人配送三轮车,其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实现自主导航,预计2027年投入商用。
写在最后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