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数”逐梦,她与C919共成长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2025-07-12 20:57


走近航空人

2023年5月28日

C919大型客机圆满完成

首次商业载客飞行的喜讯传来

中航西飞机身装配厂的数控铆装员雷雨

耳边仿佛又响起

为C919奋斗的四年来

日夜相伴的设备轰鸣声

从部件数字化制孔

到中机身总装线上激光定位系统调姿装配

从攻克自动化制孔技术难关

到亲手将中机身段送入总装生产线

这位扎根生产一线的“数智尖兵”

用智慧和汗水

镌刻下国产大飞机的腾飞印记

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

雷雨为C919大型客机攻坚的故事



扎根一线立初心,精研技术铸匠心 




初入C919数字化装配生产线时,面对精密复杂的数字化设备和海量技术资料,雷雨惊叹于现代航空制造的科技魅力,更燃起了钻研技术的决心。师傅一句“C919数字化装配生产线刚刚成立,程序还在验证阶段,后续还得发力,有没有信心?”换来她斩钉截铁的回答——“必须有信心!”此后,生产现场成了她的战场。白天紧跟师傅学习设备操作,深夜伏案整理笔记,同事们笑她太“卷”,她却乐在其中。


作为C919中机身数字化生产线的操作人员,从组件装配到自动化制孔,从激光定位测量到部件调姿装配,都离不开数字化设备和测量设备,这就要求她必须熟练掌握每台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程。面对厚厚的设备操作说明书,雷雨与团队成员逐字研读理论,结合生产实践反复验证,最终编制形成设备作业指导书。这份凝聚心血的“操作宝典”,成为生产线的“法宝”,更为新员工搭建起了快速成长的“阶梯”。


匠心巧思破难题,创新提效显担当  




在C919中央翼盒自动化制孔站位,一台“私人定制”的升降工作梯见证着航空制造的精益求精。雷雨带领团队攻克了“找梯难、用梯乱”的生产痛点,她手握卷尺丈量有限空间,伏案绘制三维工装图纸,最终打造出可单人操控、精准适配生产需求的智能工作梯,大幅提升了作业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当产量持续攀升遭遇制孔效率瓶颈时,雷雨牵头组建了跨工序攻坚小组。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攻克了从设备硬件升级到程序逻辑优化,从工艺参数调整到质量管控创新的重重挑战,将生产流程拆解为数百个精细环节。经过数百小时数据追踪验证与方案迭代,成功让制孔周期从9.5天压缩至4.5天,效率提升47%,更实现“零故障、百分百合格”。


凝心聚力带队伍,薪火相传启新程  




担任机身装配厂数字化智能装配单元C919数字智能班的班长后,雷雨深知“一人强不是强,团队强才是真的强”,带领班组成员共同在创新攻坚的道路中探索。


面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刀具管理难题,她带领团队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编制了刀具使用归档表单,实现刀具从领用、装夹到报废的全流程可视化追踪。这套系统不仅建立了刀具的“健康报告”,同时可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追踪刀具寿命,既节约成本,又能有效保障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


作为技术骨干,她将自身经验倾囊相授:“我现在也带徒弟了,我的徒弟以后也会带更多的徒弟。我们一起努力,把好技术一代一代传下去,迭代更新,托举大飞机腾飞。” 




“大飞机事业没有终点,我愿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数字化装配浪潮中持续深耕,让更多中国‘智’造的大飞机翱翔蓝天!”雷雨这样说。这不仅是一位一线数控铆装员的铿锵誓言,更是万千航空人“航空报国”初心的生动诠释。





铁粉必看

聚力攻坚, 久久为功,如期实现“双过半”!

与歼15T零距离,自豪!

图片

文字/雷雨、刘倩 视频/孟运超、龚力、李永胜  

制作/周莉 责编/谢志杰 

主编/肖瑶 监制/石霞

来源/中航西飞

图片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