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2025年,车载通讯赛道迎来新一轮增长窗口期。但,玩家市场格局也同样面临变化节点。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车联网交付新车712.89万辆,同比增长7.07%,搭载率升至84.09%。
其中,5G配置(含选装)搭载交付195.31万辆,同比增长97.36%,搭载率升至23.04%;V2X功能配置交付新车27.66万辆,同比增长98.42%,前装搭载率为3.26%。
在业内人士看来,5G升级(包括性价比更高的5G-RedCap)、V2X加持、国标AECS(车载事故紧急呼叫系统)以及出海市场需求正在持续释放市场红利。目前,国内部分供应商也已经计划进一步扩大产能。
本周,高新兴(300098)发布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增发募集资金3.74亿元,其中,1.76亿元(项目总投资2.44亿元)投向车联网通信产品扩产项目。
按照计划,高新兴后续将重点投入5G RedCap、5G T-Box与国产化芯片/元器件适配,降低对外部关键技术的依赖,提升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同时,积极开发高性能通信域控平台技术,加速完成新一代车载通信产品的自主研发。
资料显示,目前,公司的汽车通信终端产品(通过高新兴物联)主要搭载在吉利、长安、奇瑞等自主品牌厂商的重要车型(包括银河、极氪、星越、深蓝、iCar等)上,将持续受益于自主品牌的快速增长。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2年至2024年汽车车载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3.21亿元、3.56亿元和4.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56%;其中,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39%,这个数字和另一家车联网模组/T-BOX供应商—慧翰股份基本相当。
公开材料显示,2024年慧翰股份的车联网智能终端实现营收8.42亿元,同比增长32.19%;公司的核心客户包括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长城汽车等,部分产品搭载在自主品牌车型上出口欧盟、英国、日本等海外市场。
不过,市场高速增长的同时,车载通讯市场的价格战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不断受到挑战。同时,传统独立T-BOX产品方案的生存空间也在受到挤压。
目前,在国内市场,T-BOX产品方案供应商主要分为几种。一是类似东软、德赛西威、均联智行、华为这样的角色,横跨多域产品线,并且合作客户质量较高,包括部分合资品牌。
比如,作为国内最早实现规模化前装量产5G/集成C-V2X的T-BOX厂商,东软的市占率已经连续多年蝉联第一。同时,在车云一体赛道,与自研的智能路侧终端产品、超级云控平台等,共同构建了完整的车路协同解决方案。
2024年,该公司更是拿到了保时捷全球5G T-BOX、奥迪PPE 5G T-BOX、英力士座舱与T-BOX的定点,产品方案全面适配欧洲ECALL、中东ECALL等国际通信认证。
此外,这些厂商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座舱域与T-BOX的集成方案,比如,德赛西威和理想的合作。还有一部分则是SoC集成通讯模组(智能模组)方案,比如,比亚迪的Dilink车机(高通、MTK方案,由广和通、美格智能代工智能模组)。
第二梯队,是类似慧翰股份、高新兴物联、联友科技、广汽华望等厂商,产品方案相对单一,主打T-BOX终端,部分涉及模组产品;其中,部分企业的合作客户单一,比如,联友主要是日产和东风系,华望主要是广汽。
由于在整车电子架构升级过程中,面临产品方案被整合以及产品单一存在的议价能力偏弱的问题,盈利能力存在较大问题。其中,高新兴物联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高新兴的车联网产品线整体围绕“人-车-路-网-云”展开,既提供T-Box、车联网模组等硬件产品,也有整体解决方案。同时,也有后装业务。其中,子公司高新兴物联主营车联网前装通信产品。广州高新兴,则是聚焦智能网联车路云产品。
其中,高新兴物联的前身是中兴物联,由高新兴在2016年收购控股权;三年后的2019年,高新兴物联的剩余股权也被收购,成为高新兴的全资子公司。此后,重点聚焦车联网成为高新兴物联的新战略。
从2020年开始,高新兴物联营收短暂出现快速增长,2021年突破8亿元;按照母公司高新兴披露的信息,公司车联网终端产品在当年实现业绩的大幅恢复,同比增长115.77%。
不过,进入2022年,受到市场竞争持续白热化以及部分客户切换供应商等因素影响,高新兴的车联网终端产品营收同比下滑2.75%。而同期,高新兴物联营收更是大幅下滑超20%。
2023年,受益于成功中标吉利汽车5G TCAM 2.0项目和吉利汽车研究总院4G TCAM 2.0项目,车联网终端产品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10.91%。2024年,营收增速更是达到35.43%。
但,作为车联网前装通信产品的运营主体,高新兴物联依然处于营收下滑、亏损不止的境地。2023年,高新兴物联营收同比下滑约28%,2024年下滑更是达到35%。

此外,在净利润方面,从2020年开始,高新兴物联已经连续五年亏损,累计净利润亏损达到4.4亿元。而作为车路云产品运营主体的广州高新兴网联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营收仅为2068.47万元,净亏损2919.83万元。
第三梯队,则是云动智能、斯润天朗等厂商,主要服务一些中低价位新能源车型为主,产品方案价格较低。比如,斯润天朗与五菱的合作,在多款微型车实现规模化交付。
而上述梯队布局的成因,也是源于传统T-BOX终端产品相对成熟,和其他核心ECU相比,市场进入门槛较低。产品应用主要是从早期服务新能源汽车的数据采集,到后来支持车载信息娱乐联网服务、OTA、远程控制等新需求。
此前,甚至几家车企都有布局。比如,奇瑞旗下的云木科技,但经营状态并不佳。数据显示,2023年云木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6.69万元,净利润亏损1198.93万元;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元,净利润亏损324.79万元。
2024年5月,奇瑞将云木科技的控制权(合计约54%股份)以1元的价格转让给了索菱股份。此前,云木科技主要给奇瑞旗下部分品牌车型供货T-BOX产品。
事实上,早在2020年10月,高新兴也曾抛出一份募资不超18.28亿元的定增方案加码车联网。但此后历经两次版本修改,募资缩水至12.42亿元。但最终因“市场环境变化”草草收场。
如今,3.74亿元的“缩水版”车联网定增方案能否顺利落地,仍然存在多重变数。此前,高新兴物联曾对外宣称,公司的产品研发将从单一车载通信单元(T-BOX)向通信域控制器不断演进,意图在整车电子架构升级中抢占机会。
不过,今年的上海车展,高新兴物联主推的仍是两大类核心产品5G T-Box系列与5G RedCap模组。其中,GT803集成5G通信+中央网关的定位,是仅有的亮点。
但,从目前市场主流的技术架构演进来看,T-BOX(通讯模组硬件部分)与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中央计算平台集成,而功能则逐渐虚拟化(软件模块)。
比如,即将上市的小米Yu7就是采用四合一域控电子电气架构,将VCCD整车域控制器、DCD座舱域控制器、ADD辅助驾驶域控制器、T-BOX通讯模块高度集成。
此外,座舱域集成T-BOX(包括SoC集成4G/5G基带),也被视为整体方案降本的主流选择之一。尤其是面向中低价位车型,智能模组的方案优势也很突出(典型案例就是比亚迪)。
不过,独立T-BOX终端的机会并没有完全消失,比如,海外市场。此前,高新兴在2024年年报中也提出,公司车载前装市场布局上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 ,逐步提升国际业务占比。
但,海外市场除了面临外资供应商(比如,法雷奥、大陆集团、哈曼等)的竞争,还有专利的困扰。此前,多家供应商和车企轮番深陷4G/5G专利的官司。今年,类似的问题仍在发生。
7月12日,据巴西媒体披露,巴西里约热内卢法院向比亚迪发出传票,要求立即停止在巴西销售的电动汽车中使用4G技术(日本的专利运营公司IP Bridge提出诉讼),否则将面临罚款。
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看来,5G、V2X以及整车电子架集中化等行业确定性趋势影响下,传统独立T-BOX终端厂商既面临新的增量升级机会,同样也深陷被“革命“的风险。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