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鸣纸业半年度预亏35亿-40亿,及广东两上市纸企净亏数千万!

全球印刷与包装工业 2025-07-15 09:00

2025年的盛夏,对于中国的造纸行业而言,却透露出彻骨的寒意。随着多家上市纸企陆续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一份份冰冷的亏损数据,共同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在宏观经济环境、市场供需失衡以及企业内部运营挑战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整个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凛冬”考验。其中,行业龙头山东晨鸣纸业(以下简称“晨鸣纸业”)爆出预计高达40亿元的巨额亏损,更是为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凸显了这场行业性危机的深度与广度。


行业巨头“失速”:晨鸣纸业预亏40亿,停机检修阵痛难消


7月14日晚间,晨鸣纸业发布了其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数据令人触目惊心。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在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出现高达35亿至40亿元的巨额亏损。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尚能实现2865万元盈利的状况形成了天壤之别,堪称业绩的“自由落体”。

更为关键的是,在剔除各类非经常性损益之后,其主营业务的亏损状况同样严峻。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32.7亿至37.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约2.71亿元的扣非亏损额,亏损规模扩大了十倍以上。这清晰地表明,公司核心造纸业务的盈利能力在短期内遭遇了重创。

对于此次业绩的断崖式下滑,晨鸣纸业在公告中给出了直接而深刻的解释。首要原因在于,公司旗下的多个核心生产基地目前仍处于大规模的停机检修状态。这一战略性停产,直接导致了公司产品的生产量与销售量同比出现断崖式下滑,进而严重冲击了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利润根基。

停机不仅意味着收入锐减,更带来了连锁的财务压力。由于生产停滞,公司不得不对部分长期闲置的生产设备等资产,以及因下游客户需求萎缩而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了审慎的减值和坏账准备计提。这些财务处理,虽然是稳健经营的必要之举,却也进一步加大了当期的账面亏损。

然而,面对困境,晨鸣纸业并未选择“躺平”。公司强调,正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改善其持续经营能力。公告中透露,公司正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停机窗口期,对现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维护和技术改造升级。此举旨在“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提升设备的完好率和未来运行效率,为市场的复苏做好最充分的技术和硬件准备。

对于少数已恢复生产的产线,公司则启动了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从源头的原材料采购议价,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节降,再到终端产品的质量提升,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管控。同时,狠抓现金流安全与各项费用管理,力求在“开源”受阻的情况下,通过“节流”稳住阵脚,逐步修复和提升盈利能力。

在外部支持方面,晨鸣纸业正积极加强与各大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全力落实贷款展期、降低融资利率等相关工作,以期有效减轻沉重的财务负担。公司表示,在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下,将继续全力以赴,通过多种途径筹措保障运营所必需的流动资金。未来的复工复产计划,将依据资金状况的改善、市场行情的演变以及下游需求的恢复情况,稳妥有序地在各大生产基地中陆续推进,最终目标是引领公司穿越周期,回归持续稳健的运营轨道。


区域市场承压:广东两纸企同步预亏,供需失衡成共同“心病”


晨鸣纸业的困境并非孤例,南方的广东地区,多家纸业上市公司同样在挣扎中求生。

同日,广东冠豪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豪高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将由盈转亏。报告期内,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预计亏损5771万元左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预计约为6100万元。

冠豪高新将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归结为三点,这三点也精准地描绘出当前众多纸企所面临的普遍困境:

1.  市场供需失衡:国内造纸行业近年来新增产能持续扩张,但下游需求端的释放却明显不足。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销售价格同比出现显著下降,极大地压缩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2.  财务成本上升:由于部分前期投资的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并转为固定资产,相关的借款利息不再进行资本化处理,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侵蚀了利润。

3.  外部补贴减少:本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的与政府补助相关的其他收益,相较于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使得利润表雪上加霜。

另一家位于广东的上市公司——广东松炀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炀资源”)的业绩预告也同样黯淡。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000万元至5200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样预计亏损4000万元至5,200万元。虽然与2024年同期亏损约6000万元的状况相比,亏损额度略有收窄,但公司仍深陷亏损的泥潭。

松炀资源给出的解释更为直白地揭示了行业的残酷现状。公司指出,2025年上半年,受整体宏观市场行情因素的持续影响,公司下游需求继续维持疲软态势。与此同时,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产品出现了严重的“价格倒挂”现象——即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经低于其生产成本,导致销售毛利率为负数。这种“卖一单亏一单”的局面,是导致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持续亏损的根本原因。


行业展望:阵痛中求变,造纸业亟待破局与新生


综合晨鸣纸业、冠豪高新、松炀资源三家公司的半年度业绩预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造纸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所面临的系统性困境。从行业巨头到区域性企业,无不承受着市场需求不振、产能过剩、成本高企以及价格战频发的多重压力。

展望未来,行业的复苏之路注定充满挑战。短期内,各家纸企的首要任务是“活下去”,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严控成本费用、确保现金流安全等方式,熬过这个艰难的时期。晨鸣纸业选择的“停机升级”策略,虽带来短期剧痛,但或可视为一种以空间换时间的长期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升级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行业的根本性好转,则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改善:一是宏观经济的稳步复苏,从而带动下游包装、印刷、文化等领域的需求回暖;二是行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通过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整合,缓解供需矛盾;三是企业自身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向高附加值、特种纸、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摆脱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的“红海”。

这场席卷全行业的“寒冬”,既是一场严峻的生存危机,也是一次推动产业重塑和升级的契机。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一家企业而言,如何在惊涛骇浪中稳住航向,在阵痛中积蓄变革的力量,将是决定其未来命运的关键所在。市场的目光将持续关注,看谁能率先走出亏损的阴霾,迎来行业复苏的曙光。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