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机接口协会筹建

脑机接口技术正成为引领未来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为推动行业标准化、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协作,特发起区域级脑机接口技术协会筹建,诚邀业内科技企业与研究单位共襄盛举。
01
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脑机接口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影响力。
它不仅有望重塑人类与机器交互的方式,还将在医疗健康、智能生活、工业制造、教育科研等众多领域引发深刻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姬械机作为脑机接口领域的科技企业自 2021 年成立以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在北京和波士顿汇聚全球脑机技术人才进行相关技术研发,对脑机接口行业技术与产品开发有着持续的理解与认识。
公司前后完成了多项重要脑机技术和多款脑机重大产品的研发,如旗下 X - BCI 平台,集脑机硬件设备单元、脑机数据服务平台、脑机 AI 算法接口于一体,旨在为行业用户提供高效、智能的综合脑机接口服务。
同时其主办的脑机接口开发者大会一方面汇聚了全国脑机接口行业从业者,另一方面也为脑机接口行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推动和培训示范。
在成都锦江区科技局与北京门头沟科技局指导单位的支持下,由姬械机科技牵头诚邀脑机接口行业各个科技企业与研究单位拟建立区域级脑机接口技术协会组织,为脑机接口科技行业工程与产品技术的进步做出对应的推动。
通过行业各个脑机接口科技公司在脑机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经历和认知,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应用面临的工程技术难题的解决,将促进脑机接口技术产品开发与产业应用的加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提升我国在全球脑机接口领域的竞争力,对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02
定位与目标
(一)协会定位
1. 脑机接口工程落地技术突破:聚焦脑机接口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整合姬械机科技的研发力量与各单位科研资源,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引领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方向,推动技术突破与变革。
2. 产业生态构建推动:以促进脑机接口技术产业化为核心,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壮大脑机接口产业集群,构建完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脑机接口产业生态系统。
3. 行业规范制定参与:积极参与脑机接口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工作,联合行业内专家、企业代表等,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保障行业健康发展。
4. 脑机工程与产业人才培训:依托姬械机科技的技术优势,吸引国内外脑机接口领域的脑机产业与工程科技人才汇聚。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专业培训课程,为行业培养输送多层次、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为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5. 科普与社会认知提升:积极开展脑机接口技术的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脑机接口技术的认知和理解,消除公众对新技术的误解和担忧,营造有利于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二)协会目标
1. 短期目标(1 - 2 年)- 完成协会的组织架构搭建,吸纳脑机产业科技单位会员单位50 家,关键核心技术工程人员会员不少于100名,涵盖脑机接口领域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及行业工程师与研究者。 - 每年举办 2 - 3 场高水平的脑机接口技术研讨会或产业应用相关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脑机科技企业及工程与技术专家或相关学者参会,参会人数累计达到3000 人次以上。 - 推动每年约 10 家企业或机构与脑机行业科技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项目,促进脑机接口技术在本地的初步应用和推广。
2. 中期目标(3 - 5 年)- 会员单位数量增长至 100 家,会员人数超过500名,形成广泛的行业影响力和协同力。- 协助相关单位机构建立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孵化中心,孵化培育 10 - 15 个脑机接口领域的创新项目或初创企业,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合作组织开展 5 - 8 场脑机接口技术科普活动,覆盖行业人数不少于20000 人次,显著提升公众对脑机接口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3. 长期目标(5 - 10 年)- 将协会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脑机接口技术行业组织,在全球脑机接口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助力全国各地打造脑机接口技术产业高地,培育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脑机接口产业集群,支持区域经济实现发展。- 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使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教育、工业、娱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在脑机接口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在脑机接口的精度、稳定性、安全性等关键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人类对大脑认知和人机交互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03
组织架构
(一)会员大会
1. 会员大会是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会员单位组成。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2. 会员大会的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和修改协会议程;选举和推荐理事会成员,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决定协会的重大事项,如协会的发展战略、重大合作项目等。
(二)理事会
1. 理事会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组织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理事会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的理事单位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两年。
2. 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筹备召开会员大会;向会员大会报告,协助协会各机构开展工作;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3. 理事会设理事长 1 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秘书长 1 名,副秘书长若干名。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秘书长可由理事会聘任或选举产生。理事长负责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秘书长负责主持协会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
(三)专业委员会
根据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领域和应用方向,设立若干专业委员会,如
(1)脑机硬件技术专业委员会;
(2)脑机数据集构建技术委员会;
(3)脑机数据与算法模型技术委员会;
(4)脑机产品交互设计技术委员会;
(5)脑机行业应用专业委员会;
(6)脑机伦理与安全专业委员会等。各技术专业委员会是协会的分支机构,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组织开展本专业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研讨、项目合作等活动;制定本专业领域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技术咨询和服务;推动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向理事会提出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建议和工作计划等。
(四)顾问委员会
1. 专家顾问委员会是协会的智囊机构,由国内外脑机接口领域的知名工程专家,行业资深人士及技术研究人员组成。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由理事会聘任,任期根据需要确定。
2. 专家顾问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为协会的发展提供咨询和建议,对协会组织开展的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估;为会员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促进协会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和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等。
(五)协会秘书处
协会设立秘书处作为办事机构,负责协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工作。秘书处工作包含多项工作内容如综合办公、会员服务、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科普宣传等,并根据工作要求开展工作。
04
主要工作内容
(一)工程技术交流与合作
1. 技术交流与合作- 定期举办脑机接口技术研讨会、论坛、学术讲座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产业科技人才与企业代表参会,分享最新的产品应用案例,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方向。每年举办的大型技术交流活动不少于 2 次,小型专题讲座和研讨会不少于 10 次。- 组织会员单位开展技术交流互访活动,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安排会员单位到国内外先进的脑机接口研发机构和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促进会员单位之间的技术合作与项目对接。
2. 创新与开源平台建设- 与各地联合建设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实验室,支持会员单位提进行脑机技术研发和实验测试的平台。实验室向会员单位开放,支持会员单位开展自主研发和合作研究项目,同时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基地。- 搭建脑机接口技术开源平台,汇聚行业内的技术资源和创新成果,鼓励会员单位在平台上分享技术经验、开源代码和数据,促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源平台,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创新团队参与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
(二)产业协作与发展
1. 产业对接与合作- 搭建脑机接口产业供需对接平台,定期收集会员单位的技术需求、产品需求、合作需求等信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会员单位提供精准的对接服务。组织开展产业对接会、项目洽谈会等活动,促进脑机接口技术与医疗、教育、工业、娱乐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脑机接口产品和服务在各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建立脑机应用合作平台,鼓励会员单位之间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推动企业之间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脑机接口产业集群。
2. 企业孵化与培育- 支持各地政府产业机构打造脑机接口技术创新孵化中心,为脑机接口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场地、设备、资金、技术、人才等全方位的孵化服务。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的脑机接口创业项目入驻孵化中心,帮助初创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速企业成长和发展。- 与各基金投资机构积极合作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邀请行业内的资深企业家、专家学者担任创业导师,为初创脑机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定期组织创业培训、项目路演等活动,提升初创企业的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每年协助培育孵化脑机接口领域的初创企业不少于 5 家。
3. 产业园区建设支持- 与各地区政府合作,制定产业园区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质的脑机接口企业入驻园区。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租金补贴、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政策支持协助规划建设脑机接口产业园区,为脑机接口企业提供集中的发展空间。园区将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如研发办公楼、生产厂房、实验室、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形成集聚效应。
(三)脑机应用标准与规范制定
1. 标准制定工作- 组织会员单位中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参与脑机接口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与国家相关标准化机构沟通协调,争取承担更多的脑机接口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任务。围绕脑机接口的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安全要求、测试方法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标准体系。
2. 标准宣贯与实施- 组织开展脑机接口标准的宣贯培训活动,向会员单位和行业企业宣传普及标准知识,提高企业对标准的认识和理解,推动标准的贯彻实施。定期举办标准培训班,邀请标准制定专家对相关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和培训,帮助企业掌握标准要求,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四)脑机行业人才培养- 与各脑机接口科技企业联合培养具有脑机接口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组织开展脑机接口技术培训课程和进修班,面向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脑机接口的基础理论、技术应用、研发实践等方面,邀请行业内的知名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授课。定期举办培训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05
运营管理体系
设立由脑机接口产业优秀专家组成的战略委员会,负责把握协会发展方向与重大决策;下设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等方向,实现 "研究-技术 -产业" 闭环发展。
(一)技术共识建设(第 1-12个月)举行全球脑机接口技术峰会暨协会成立仪式,邀请国内外脑机产业专家及行业从业者共同制定发布《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共识》。同步协同各地政府产业启动 "脑机接口 +" 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建设,首批落地医疗康复、智能座舱、元宇宙交互三大示范场景,由姬械机科技提供 X-BCI 平台核心技术支撑,各地政府协调本地医院、制造科技企业等参与场景共建。
(二)产业应用开发(第 12-36 个月)基于姬械机科技举办的脑机接口开发者大会与脑机接口技术与应用大赛,完成全球脑机接口技术工具池搭建。联合各高校研究机构打造 "脑机接口未来技术学院",开设涵盖神经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学工程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年培养脑机技术人才 100 人以上。
(三 )风险与安全管理建立 "技术 --- 伦理 --- 产业" 三维风险防控机制,设立由神经科学家、伦理学家、法律专家组成的风险评估委员会,对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中的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进行前置审查。
06
预期成果
(一)技术突破三年内实现脑机接口核心算法效率提升 50%,推动 各类型通道脑机硬件设备成本降低 30%,形成 100 项以上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技术成果,主导制定 2 项国际标准、5 项国家标准。
(二)产业拉动支持 50 家以上国内外脑机接口企业进行业务发展,形成累积产业规模超 100 亿元的产业集群,带动就业岗位 1 万个以上,中国成为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应用核心区。
(三)生态影响建成全球首个脑机接口技术开源社区,注册用户覆盖 1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脑机接口工程技术会议的领头组织。
展望 2030 年,协会将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全面融入人类生产生活,通过持续定义下一代人机交互革命的全球标杆,为人类文明演进贡献 "中国方案"。
07
协会入会与申请信息
协会筹建咨询
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13241791527
邮箱:tuoli@maschinerobot.com
申请流程:
1. 联系咨询;
2. 申报材料填写与提交;
3. 材料评审;
4. 评审反馈;
5. 正式通知;
协会企业会员申请标准:
1. 脑机接口行业具备独立研发能力的科技公司;
2. 重点使用脑机接口产品进行商业发展的业务科技公司;
3. 基于脑机接口产品进行规模化交互研究的科研团队;
4. 基于脑机接口产品进行精细化脑机交互的科研团队;
5. 重点进行脑机接口投资或孵化的基金或产业运营团队;
6. 开源脑机接口核心算法、数据集或硬件方案,对行业有突出贡献的组织;
7. 提供关键上游部件或下游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8. 专注于脑机接口伦理、法律、社会影响(ELSI)研究的学术单位或非营利组织;
协会个人会员申请标准:
1. 热爱脑机接口技术与产品;
2. 具备对脑机接口技术较为全面的理解;
3. 脑机接口相关专业背景人员;
4. 脑机接口科技行业从业者;
5. 脑机接口方向科技教学人员;
6. 脑机接口领域的伦理学家、法律专家或政策研究者;
7. 长期从事脑机接口领域科普、媒体报道或公众教育并有显著影响力的个人;
8. 有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特别是神经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且参与过脑机接口临床试验或应用;
发展计划:
第一期:会员单位50家、个人会员100人
第二期:会员单位100家、个人会员500人
申请附件:
(1)企业会员申请表(联系咨询进行发放)
(2)个人会员申请表(联系咨询进行发放)
/ END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bp@maschinerobot.com
简历投递
hr@maschinerob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