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半年考:谁稳坐钓鱼台,谁艰守方寸天

中国汽车报 2025-07-16 12:00

2025年过半,造车新势力的“中场战事”已见分晓。

当半年成绩单摊开,备受关注的造车新势力们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存图景:有的品牌切入市场缝隙,实现同比翻倍的销量增速,用实打实的交付数据宣告高歌猛进的底气;有的则在红海竞争中咬牙突围,一边调整产品矩阵,一边优化渠道布局,试图凭借差异化优势挤入第一阵营。

然而,即便是处于同一梯队的玩家,境遇也大相径庭。头部阵营里,有的靠着精准的用户定位持续领跑,现金流与毛利率双双飘红;有的却拱手让出头部位置,在销量增速放缓的逆境中寻求突围。而“腰部”车企的分化更为明显:有的抓住政策红利押注新能源转型,半年销量轻松突破15万辆;有的则销量始终不温不火,亏损面持续扩大,引发外界不断猜测。这场造车新势力的竞速赛,早已跳出了初期“跑马圈地”的温和较量,进入短兵相接的白热化厮杀阶段。

01

销量分化,几家欢喜几家愁

上半年,造车新势力的表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呈现出极为分化的竞争格局。

从销量数据来看,新势力车企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头部阵营的零跑、鸿蒙智行、理想等上半年销量均已突破20万辆,而有的车企还在几万辆之间徘徊。从全年销量目标完成率来看,各车企之间的差距也很明显,小鹏汽车是惟一销量过半的企业,其他车企完成率大多不足3成。这与车企对市场预期及竞争态势的预判有关,今年车市竞争更为激烈,且两极分化的竞争格局导致部分企业很难完成销量目标。对于部分车企而言,今年下半年的销量压力陡增。

通过半年销量看新势力车企当前的表现,可以看出阵营分化明显,零跑、理想、问界等企业一直高歌猛进,月销量屡破4万辆,基本坐稳了新势力车企头部位置。不过,即使头部企业也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如理想汽车的增速明显下滑,其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短板亟待补齐。紧随其后的小鹏、小米都在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从今年上半年的销量看,小鹏汽车的改革成效愈发明显,车型销量也在稳步增长;小米汽车则是典型的黑马企业,自入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以来,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科技属性以及出色的营销手段,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更多的企业在第二、三阵营徘徊。此前势头迅猛的蔚来、埃安等均有掉队的风险。今年上半年,蔚来尽管有一定增长,但在“蔚小理零”队列中,已被甩在后面。广汽埃安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尾部企业也并非缺少竞争力,阿维塔和岚图虽然销量并不亮眼,但同比增长率却很高,说明后劲很足。

1梯队:销量狂飙 强者恒强

上半年,月销量3万辆成为一道关键分界线,成功跻身“3万辆俱乐部”的零跑、理想、小鹏、问界等品牌表现格外耀眼,销量高歌猛进。

零跑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22.17万辆,同比增幅高达155.8%,这一迅猛的增长速度让它成功登顶半年销量榜。6月单月交付更是高达4.8万辆,成绩斐然。零跑能取得如此佳绩,得益于其精准的市场策略。一方面,大打“性价比”牌,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受其产品价格;另一方面,坚持“技术普惠”路线,不断将先进技术应用到产品中,提升产品竞争力。对于零跑来说,全域自研是核心竞争力。自研的四叶草中央超算平台,集成座舱、智驾等功能,算力高达254TOPS,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配合激光雷达,让自动泊车等功能极为实用,提升了用户的智能驾驶体验。

价格策略上,零跑聚焦15万~25万黄金价位段,契合主流消费群体的购车预算。以C系列车型为例,空间宽敞、续驶实在,在智能化、空间、续驶与品质间找到了平衡点,还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打消消费者续驶焦虑,深受家庭用户和首次购车者青睐。同时,产品快速迭代与轻资产“出海”模式也为其销量增长注入新动力,海外市场同样表现出色,成为1~5月中国新势力品牌累计出口销量冠军。

理想汽车同样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共交付20.38万辆新车,同比增长7.8%。虽然增长速度不算快,但凭借其在增程式电动汽车领域的优势,依然稳居头部阵营。这得益于其产品迭代与渠道下沉战略。在产品方面,理想L系列车型持续升级,理想L6蝉联20万~30万元中大型SUV市场销量冠军;理想L7/L8合计交付量占据30万~40万元中大型SUV市场榜首;理想L9稳坐40万~50万元大型SUV市场销量冠军宝座。

渠道上,截至2025年4月,理想在全国拥有487家零售中心,覆盖136个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零售中心占比达45%,通过“中心店+卫星店”模式,在低线城市快速渗透,扩大了市场覆盖面与品牌影响力。

不过,理想也意识到其纯电车型布局滞后的问题,下半年计划推出两款纯电车型i8和i6,希望借此提升在纯电车型市场的竞争力。

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交付新车19.72万辆,同比增长279%,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销量。6月交付3.5万辆,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产品矩阵的丰富与升级是小鹏销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去年8月上市的MONA M03和11月上市的P7+成功扭转了小鹏此前销量萎靡的局面。具体来看,小鹏X9二季度交付7451辆,同比增长41%,连续2个月蝉联纯电MPV销量冠军;小鹏P7+累计交付超6万辆,连续7个月成为15万~20万级中大型纯电轿车销冠;小鹏MONA M03 Max新车上市即交付,订单占比稳定在80%以上,上市至今连续10个月交付超万辆;小鹏G6在6月交付8700辆,凭借全系标配的AI智能辅助驾驶和5C超充AI电池等越级配置,持续热销。另外,小鹏还计划在下半年推出包括G7(已上市)在内的多款新车,并搭载自主研发的图灵芯片,有望进一步提升销量。

此外,小鹏积极拥抱L3级辅助驾驶架构,探索飞行汽车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为产品赋能。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策略、全球化市场布局以及对用户反馈的重视,都进一步推动了销量增长,上半年其在欧洲9国拿下新势力销量榜首。

问界作为鸿蒙智行的核心品牌,表现同样可圈可点。2025年上半年,鸿蒙智行交付20.6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6.2%。6月交付5.3万辆,其中问界系列交付量高达4.5万辆。问界的成功源于“含华量”。鸿蒙智能座舱带来流畅交互体验,华为ADS高阶智驾领先行业,形成了问界强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华为的品牌号召力与密集高端的零售渠道,也助力问界快速获得市场认可。

具体车型上,问界M9 2025款6月交付1.4万辆,持续领跑50万元级高端市场,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辆;问界M8单月交付超2.1万辆,在40万元级细分市场优势明显;享界S9锁定30万元以上新能源轿车品类销量第一。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与持续的产品迭代,问界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

2梯队:境遇悬殊 竞逐升级

头部阵营激战正酣,第二梯队的新势力们同样苦乐不一。

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老牌劲旅,如今却销量增长乏力,上半年销量为11.42万辆,同比增长30.6%,整体仍未达预期。从财务报表来看,持续的高研发投入、高昂的运营成本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严重压缩了其利润空间,致使亏损扩大。为扭转局势,蔚来开启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组织架构上进行深度调整,削减冗余部门,提升运营效率;产品策略方面,加速产品迭代,推出多款更具性价比的车型,试图拓宽市场覆盖面。同时,进一步强化换电服务这一差异化优势,期望以此重获市场青睐。通过系列改革,蔚来期望四季度实现盈利。

埃安的发展之路也不平坦。从去年上半年的17.7万辆跌至今年同期的15.23万辆,同比下滑14.2%。究其原因,产品结构问题凸显是根本。其部分车型依赖网约车市场,而随着该市场渐趋饱和,销量增长遭遇瓶颈。且在插电混动车型布局上,埃安严重滞后,错失了混动市场快速增长的红利期。面对困局,埃安积极自救。一方面,加快新车型研发与上市步伐,优化产品矩阵,如推出新款埃安V和埃安UT等,试图在私人消费市场打开局面;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尤其是在高压架构和辅助驾驶等关键领域,期望以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与蔚来、埃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小米汽车和深蓝汽车等正崭露头角,成为第二梯队中的“潜力股”。

今年上半年,小米汽车销量同比增长456%,交付量超15万辆。小米汽车自入局以来,凭借其在智能生态领域的深厚积淀,迅速打开市场。小米SU7以出色的智能座舱、优秀的操控性能以及高性价比,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截至2025年7月初,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达29.78万辆,增长势头强劲。今年6月,YU7更是凭借“3分钟20万订单”的数据震撼“车圈”,进一步提升了小米汽车的市场热度,显示出小米汽车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深蓝汽车同样表现不俗,今年上半年销量超过14万辆,6月单月销量逼近3万辆。其产品在外观设计、动力性能和智能配置上亮点颇多,如S09发布8天订单就实现破万。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有效的营销策略,深蓝汽车成功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对第一阵营虎视眈眈。

如果说蔚来和埃安还处于改革的攻坚期,极氪的改革则已经初显成效。极氪在整合领克后,以极氪科技的集团品牌形象创造出斐然成绩。6月销量达4.3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超24.4万辆,同比增长14.5%。这一增长得益于品牌整合带来的协同效应,领克品牌6月交付2.6万辆,同比增长7.6%,稳固了高端化路线。极氪自身产品矩阵不断丰富,技术持续迭代,如在智能驾驶辅助和电池续航技术上的升级,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让其在新势力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上半年销量的领跑者之一。

造车新势力第二梯队的分化态势,是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快速迭代以及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蔚来和埃安,改革调整虽充满挑战,但也是破局的关键。而势头正盛的小米、深蓝等,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与服务水平,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延续优势,向第一阵营发起有力冲击。

3梯队:“万辆俱乐部”鏖战正酣

在造车新势力的赛道中,月销1万辆的阵营竞争可谓刺刀见红。

极狐这几年稳扎稳打,今年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6月交付量为1万辆,同比增长65.13%;上半年累计销量5.6万辆,同比增长211.06%。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性能,特别是在三电系统和车辆安全配置方面的提升,加之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华为等科技企业合作赋能智能座舱等,极狐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

阿维塔上半年销量约5.9万辆,已连续4个月销量破万。阿维塔依托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CHN模式,在智能驾驶和高端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深耕,产品的科技属性和性能表现突出,只是销量基数较小,要完成全年目标,下半年需持续保持超高速增长。

岚图在上半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6月累计销售5.6万辆,同比增长85%,6月销量1万辆,同比增长83%,月销量实现五连涨。岚图通过产品优化和积极的市场推广,正逐步提升品牌知名度。

智己在上半年的销量表现相对逊色,虽此前有过月销破万的成绩,但6月掉出“万辆俱乐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智己在品牌认知度和产品市场定位上或许需要进一步优化。不过,其凭借独特的产品理念和技术创新,在上半年交付量也实现了一定比例的同比增长,只是相比其他品牌,增长幅度有限,仍需探索更有效的市场策略来提升销量。

总体而言,身处1万辆销量阵营的这些新势力品牌,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它们在技术创新、产品布局和市场策略上各有千秋,而后续如何在竞争中持续突破,仍需在产品力提升、市场渠道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02

下半年淘汰赛加剧格局待重塑

下半年大幕已经拉开,造车新势力竞争态势将更为激烈。

业内人士指出,零跑、小鹏等上半年势头迅猛的品牌,若能持续推出新品,如零跑B01、小鹏G7等,结合产能提升,销量有望延续高增长。蔚来若能让第三代ES8、乐道L90等新车迅速爬坡上量,且优化成本控制,月销5万辆的目标或可实现,但压力不小。理想纯电i8、i6上市,若能契合市场对纯电车型需求,可缓解当前增长乏力困境,重回增长快车道。而岚图、阿维塔、智己等品牌,需靠技术升级和精准营销,挖掘细分市场,才可能在销量上取得较大突破,否则将在激烈竞争中愈发艰难,整体阵营排位或因各品牌表现迎来新一轮洗牌。

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瑞锋认为,6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11.1万辆。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已建成的产能为2000多万辆。结合各省市“十四五”规划、在建项目及车企产能计划测算,到2025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预计可达3661万辆,产能规划目前远大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环境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若经济形势稳定,消费者购车意愿可能更强,有利于造车新势力市场拓展。但如果经济形势严峻,消费者可能会延迟购车计划。

在传统车企持续发力、华为和小米等互联网大厂带来新竞争逻辑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缺乏核心技术、品牌力不足、盈利困难的造车新势力将面临更大压力,市场份额可能会被进一步挤压,只有具备强大产品力、品牌力和资金实力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从销量比拼升级为生态构建与全球化布局体系韧性的较量,加上政策支持逐渐从普惠性向针对性转变,缺乏核心技术、产能不足、无法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经营不善难以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将面临更大生存压力,淘汰赛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张瑞锋进一步指出,从公司经营状态看,蔚来、小米、小鹏等都将扭亏为盈作为下半年重要目标,并且都有相应的销量规划和盈利策略。如蔚来计划四季度月销量达到5万辆以实现盈利,小米预计三或四季度盈利,小鹏也预计四季度盈利。若这些企业能按计划实现销量目标,将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地位,反之则可能面临更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剧行业分化。

文:郝文丽 编辑:孙焕玉 版式:王琨


喜欢请点亮分享、点赞、在看
给小编加个鸡腿!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