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时间:7月26日-29日
展览地点:上海世博展览馆
展位号:H2-C1101
2025年7月26日,第八届人工智能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在上海拉开帷幕。在本届大会中,中国联通紧密围绕融合创新战略,在H2馆C1101展位精心规划了“人工智能能力”“AI赋能千行百业”“AI赋能千家万户”以及“全球数字化”四大展区,全景式展现联通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实融合与数智生活领域的创新成果。
中国联通抢抓AI机遇,布局“AI基础设施、数据集、大模型、智能体和AI安全”五大方面,研发元景大模型体系,形成了“多模共生、普惠速成、场景深耕、数智融合、安全自主”特色优势,致力于让人工智能更简单。
目前,元景大模型体系已建设“多模共生”模型家族,覆盖50+主流模型,完成10亿至700亿级模型自研,并对DeepSeek等进行创新性改造。此外,还打造了“普惠速成”的MaaS平台,提供低门槛、零代码、易定制、一站式大模型开发工具集并获信通院最高评级认证。在赋能行业应用中,与客户共创40+行业大模型,在政务、工业等场景打造智能体并落地应用。覆盖模型数据、训练、运营全流程,打造可信、可靠、可溯的安全自主一体化防护体系,能实现有害内容的毫秒级响应阻断。

中国联通自2018年将工业互联网确立为战略方向,随着技术的快速变革和对行业理解逐步加深,当前,通过引入VLA +数字孪生技术,中国联通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向具身智能的跨越升级,打造了格物具身智能平台,能够做到一个平台管理百种、千型、万机的机器人,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中国联通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连接、管理和运维能力,以及支持多场景和业务系统的人机协同能力。基于大规模智能终端管理的格物平台升级成具身智能平台,突破从智能物模型升级到机器人通用模型的关键技术,实现百种千型万机的具身智能机器人7X24小时管理;基于格物平台应用使能能力,突破机器人对接工业互联网、巡检等业务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有一技之长。在工业设备质检及分拣场景,格物具身智能平台+AI算法+元景大模型,实现机械臂、人形、AGV等多种形态机器人高效协同,有效解决人工分拣成本高效率低、工序改造时间长的痛点。

中国联通充分发挥“算力+算法+数据+应用工具链+安全+运营推广”等方面能力优势,以医疗可信数据空间及Med-MaaS平台为技术基座,积极践行健康中国和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携手国内顶级医疗机构共同构建医疗健康智能体创新生态,通过AI与临床场景的系统性融合,持续推动诊疗模式革新与管理效能提升,促进智慧医疗发展。
中国联通联合北京安贞医院,打造的心血管专病大模型,基于百万级有结局验证和过程管理的高质量多模态数据库,实现从超声影像自动识别、测量、质控、超声特征推理、智能推理诊断及预后决策等全流程功能。联合清华长庚医院,构建的肝胆疾病智能体,整合海量临床肝胆数据、顶尖专家经验与前沿临床指南,覆盖肝硬化风险预测、肝癌早筛、个性化治疗方案生成及钇90适应症评估等核心场景,有效提升临床诊疗效率。

上海联通一直致力于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合创新,积极参与市经信委“模塑申城”行动,依托人工智能全栈服务能力,加快赋能政务、工业、金融、医疗等行业数智化转型。
航空航天领域,上海联通深度聚焦飞机设备故障诊断、远程运维和售后服务等关键业务场景,构建飞机设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了故障案例召回显示、出处定位可视化等创新功能,极大地帮助现场工程师提升故障排查效率,显著降低了对远程专家的咨询依赖。船舶设计领域,通过基于联通元景大模型能力,构建船舶设计数智协同引擎,打造设计规范问答智能体、翻模设计智能体和设计流程智能体,重塑设计和服务效率,引领船舶设计制造产业升级变革。清洁能源领域,随着深远海风电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其面临设计验证周期短、制造离散化、运维成本高等挑战,上海联通携手客户共同研发全球首个风电行业垂类大模型,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端风电装备设计制造与运维全过程协同平台,实现五大场景、十大应用创新。公共服务领域,上海联通联合上海市气象局发布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气象MaaS平台,该平台构建“强基础设施+大能力平台+高质量运营”创新体系,通过融合算网基础设施,畅通气象语料资源,整合大模型基础组件,打通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实现“人工智能+气象”服务一站式开发应用,赋能产业生态共建,加速“人工智能+气象”服务于各行业场景应用,是气象数据跨行业融合促进垂直行业商业价值转化的有力举措。
置身智能时代,我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产业变革力量。作为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中国联通将继续坚定实施融合创新战略,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