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日记|优质内容、Shanghai Shuffle与花的流动

澎湃研究所 2025-07-20 16:46

《梦3  张无忧 作


2025714日 星期一


「流量与力量」


上海支持黄浦区、杨浦区建设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政策四处提到钱。


第一处,“对集聚区内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全市范围内表现突出的孵化器、产业园区,市级层面按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要求,每年提供最高1000万元奖励。”


第二处,“对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且有较大影响力的,单项内容市级层面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及市级荣誉。”


第三处,“对开展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相关应用场景建设的主体,给予最高可达总投资30%的资金支持。”


第四处,“为解决创作者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上海推进设立专项基金,打通银行贷款绿色通道,并对银行贷款给予不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贴息支持。”


媒体报道用了“内容生产大码头”的字眼。


先说“大码头”。思考做什么可以达成什么目标,固然好。思考不做什么能达成目标,就更好。优质内容的涌现,说到底,还是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改善。


回到“优质内容”。汉字的“流量”2017年才成为《咬文嚼字》杂志十大流行语。按照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的理论,流量来源于能量、力量。


「历史地理学」


18届国际历史地理学家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ersICHG)开幕式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500余位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就历史地理学:多样性与可持续性这一主题展开交流。


国际历史地理学家大会起源于1975年。7年后,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原历史地理研究室扩建为历史地理研究所,谭其骧先生任所长。8册《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相继问世。葛剑雄先生1986年出版《西汉人口地理》,1991年出版《中国人口发展史》,1997年出版6卷本《中国移民史》。


这个学科在上海的发展倒是值得梳理。《历史地理研究》20237月刊发过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专辑。历史地理学有没有“出三峡”?中国企业“出海”迫切需要历史地理的指引。


2025715日 星期二


「Shanghai Shuffle」


“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2025年上海文化旅游SLOGAN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市文旅局指导推出中英双语版“上海城市漫游”H5地图,用“小导游” Vlog短视频展现“滨水漫步”“工业秀场”“海派风貌”等六大主题。发布的三条特色路线包括:法国资深Citywalker乐盖曦(Clarisse Le Guernic)用法语解读“丁丁历险记中的上海”;日语导游冯峣讲述“上海美食与二次元文化”;英语导游黄小洁带你走进“年轻人的江南图鉴”。


我们的《中国目的地:国民文旅路线推介项目》也开了Tiktok账号Shanghai Shuffle,周更。四期已上线。


2025716日 星期三


「垂直起降与大型船舶」


上海的工业回过神来了。


航空方面,中国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商上海时的科技有限公司卖了350E20eVTOL给阿联酋Autocraft公司,用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低空旅游、城市空中交通等商业场景,刷新中国eVTOL领域单笔订单金额纪录。20248月,《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首次提出:到2027年,把上海打造成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


航海方面,《上海市建设长兴岛世界级现代化造船基地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打造世界级高端装备制造高地,高技术船舶研制能力全球领先,LNG运输船、邮轮等研制能力显著增强,具备15款以上世界主流船型建造能力。其中,“未开发岸线聚焦邮轮、海洋油气开发装备等高技术船海装备”,要“建设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大型邮轮总装建造基地,形成国际主流大型邮轮船型建造能力”。


智能方面,《具身智能“模力聚申”行动计划》提出,要强化应用引领,突破场景示范瓶颈,聚焦工业制造、物流制造、养老陪护、家庭服务等高频需求打造示范场景,推动从单点试用向规模化推广升级,从单一功能向体系化服务转型,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机器人应用“上海方案”。


上海专业志有很多关于工业的。机电、纺织、船舶、钢铁、航空、汽车、有色金属、建筑材料、橡胶……还有轻工业,都为今日的产业格局奠定了基础。建设上海工业博物馆,也是思考未来之路的好机会。


2025717日 星期四


「趣味、潮流与创造力」


优质内容政策迅速落地。


F,就是Fun,趣味;T,就是Trend,潮流;C,就是Creativity,创造力。”九江路69号的“外滩FTC”揭牌。同时,杨浦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V聚场”正式启动,从“免、奖、服、投、补、管”六个维度推出18条措施,打造政策“YOUNG立方”。官方解释是,“V聚场”是一个“V”字,倒过来看则形似一个“人”字。杨浦区正在厚植大“V”生态、搭建“人”才舞台,让“大V”与“小UP”都能在这里茁壮成长。


威海路也被称为“国际传媒大道”。徐汇区还建了国际传媒港。


智能时代,重新认识“人”,发现趣味。


「花的流动」


最近听说龙吴路1100号的上海植物园要推到围墙,与滨江地带相连。上海第一座植物园是蓬莱路尚文小学1922年建的公共学校园。1933年,上海市府利用龙华路原格致书院藏书楼场地,建立第一所市立植物园。龙华苗圃建于1954年,珍贵盆景有名;经过好几年规划与改造,建成植物园,197841日局部开放。


还有一个看花胜地。上海温室花园从726日起每天延长开放到21时,还专门为夜游活动定制了“夜间版花园”。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3号馆“云雾峡谷”分别展示热带干旱植物、热带雨林植物、热带花卉植物。


我们把植物的全球流动归因于人类的迁徙。其实,这不过是很微小的部分。花的繁衍靠的是阳光,花的流动主要靠风和水。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在旷野。


2025718日 星期五


「西南偏南」


太平洋百货徐汇店2023831日终止营业。新六百YOUNG项目揭晓“Grow Young Together”(一起年轻成长)商业蓝图,聚焦“城市游乐场、共育生活场、都市社交场、年轻运动场”,构建亲子互动消费场。


项目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通过空中连廊与地铁通道打通港汇恒隆、美罗城等商业核心节点,形成“交通+消费+社交”生活闭环。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此前披露了徐家汇—01更新单元规划实施方案,范围东至宛平路—宛平南路、南至南丹东路—南丹路、西至文定路—虹桥路—乐山路、北至广元西路—广元路,总用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规划研究范围向北拓展至约2.4平方公里。


“一心四翼双触角”蝶形功能结构显现。“蝶身”为徐家汇空中绿环。“东北绿翼”依托徐家汇公园及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货地块更新,打造时尚潮流地标;“东南橙翼”沿天钥桥路发展街区商业,彰显精致烟火气;“西北红翼”推进港汇广场、徐家汇中心及151b街坊的商办空间步行一体化改造,强化恭城路步行功能;“西南紫翼”围绕徐家汇教堂广场优化环境,释放更多开放空间。


蝶形的灵魂是什么?心脏在哪里呢?西南。西南偏南,桂林公园、漕溪公园、康健公园和冠生园农场都不错。


「水岸潮玩」


江河如愿。


苏州河上,“水岸联动、动漫潮流”,2025上海旅游节“乐游上海·水岸乐游周”启幕。718日至27日,每天一班主题航班集中展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沿线七市一区(上海市普陀区、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镇江市、泰州市)的经典文旅符号:镇江梅庵古琴、无锡锡剧、常州民谣、苏州刺绣、泰州早茶文化、南通濠河风情、南京牛首山线路……


苏州河常态化水上运动的试点开展,赛艇、皮艇、桨板、龙舟等项目逐步开放。试点水域位于苏州河长风公园码头至丹巴路码头段,将会依托丹巴路码头新建的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未来面向市民大众、水上运动俱乐部、青训队开放相关水域,用于基础培训、项目推广、青少年训练、赛事举办等。


黄浦江边,每个周末,西岸梦中心多家餐厅营业延长至24:00,最晚营业至次日2:00。北边还有FUN滨江·放肆一夏”2025杨浦滨江生活节。


《奔流:从上海出发——全球城市人文对话》推动上海与全球城市交流,上海与国内滨水区的交流也可以展开了。


2025719日 星期六


「强骨、霸悍、静气与不雕」


徐建融在《文汇报/笔会》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30周年。作者讲,看20世纪的中国画史,论创作,徐悲鸿包括林风眠的“中西融合”所取得的成就,与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吴湖帆的传统自强具有同等的意义;论教学尤其是学院教学,徐悲鸿的体系与潘天寿的体系更如鸟之双翼,合则双美,离则两伤。


《新民晚报/夜光杯》写了潘天寿,说潘老的笔墨中体现出“强骨”和“霸悍”的风格,但又不失“静气”和“不雕”。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品析《庄子观鱼图》,提到潘老常去西湖的花港观鱼。


不过,花港的鱼实在太肥了,不忍直视。


「汽车海运」


《文汇报》还刊登了一条重要报道,说是来自重庆果园港的108辆国产汽车在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完成内贸船-外贸滚装轮“换乘”,搭载“翡翠精英”号滚装船出口至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汽车出口江海联运中转模式首次拓展到长江上游港口。


重庆车企可在本地一次性办理所有通关手续,缩减了通关时长。远在上海的外港海通码头成为重庆车企家门口的汽车“出海港”。每台车的综合成本可减少约1500元。为此,上海、重庆两地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开发上线“渝沪商品车滚装共享班轮公共服务平台”,对出口整车“装、运、卸”开展全流程、可视化监管,实现货物装卸自动比对、运输异常情况自动报警,从而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实现全链条监管闭环。


外港海通码头现在平均每天有23艘滚装船满载国产汽车扬帆出海。据说安徽的汽车出口很大比重也是从上海的港口出去的。汽车的研发力量也在向上海聚集。


《上海港志》这样描述1937年前的“远东的航运中心”:在航运中心的支撑下,上海市成为远东金融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近代工业基地;沿长江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以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包括一批开放口岸,由东向西推进的沿江商业贸易走廊;对外贸易方面形成了以洋行为核心,航运、港口、贸易一体,从国外到国内经济腹地都有自成体系的货源组织和中转、联运、销售的网络。


重点在“航运中心的支撑”。作家陈丹燕曾经调研了伦敦、汉堡等港口。精彩故事值得慢慢讲来。


2025720日 星期日


「书展与艺术节」


下半年两件事值得期待。


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计划于813日至19日举办,打造“双主场+X+N”模式,推出上海展览中心和上海书城“双主场”。湖南省担任主宾省。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会在C位亮相。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17日至1127日举办。长三角的城市看上了这个中外交流的平台,输出作品,引入剧目。


澎湃研究所在消费与文化研究方面还能做许多事。


本周就是这样。


(作者系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


~~ 欢迎关注公众号,转发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