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RISC-V International CEO:从嵌入式到高性能,RISC-V的全域进击之路

半导体芯闻 2025-07-30 18:51
资讯配图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在过去十余年,指令集架构(ISA)曾一度被视为技术护城河的象征,是少数几家科技巨头手中紧握的核心资产,但如今,一股来自开放生态的力量正在重塑这一格局。



在2025年RISC-V中国峰会的现场,半导体行业观察有幸与RISC-V International(简称“RISC-V”)首席执行官Andrea Gallo进行了交流。


作为RISC-V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Andrea Gallo 正站在这场变革的中心。他的职业经历横跨Linaro、意法半导体等组织,如今正带领全球最大的开放ISA社群,推动RISC-V在AI、汽车、数据中心等关键领域实现加速产业落地。


资讯配图




横跨软硬件的职业轨迹:

Andrea Gallo 如何读懂“架构革命”




“在Linaro的十二年职业生涯以及在意法半导体从事系统级芯片的开发经历,让我深刻理解软硬件融合的必要性。”Andrea谈到他如何走进RISC-V世界。他曾负责Arm生态中的开源项目,并与高通、微软、谷歌、三星等技术巨头建立深度合作,而在意法半导体,他则深度参与SoC产品的硬件创新。


这种从底层芯片架构到高层软件生态的“双语能力”,使得他非常认同RISC-V背后的“模块化”理念:在统一标准下,允许参与者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功能扩展与定制,最大程度激发系统设计的灵活性。


“RISC-V真正让我着迷的,是它那种允许跨地域、跨规模、跨领域自由协作的潜力。它不是一家公司的标准,而是整个行业的未来。”他说到。


Andrea指出,RISC-V作为开放的行业标准指令集架构,具有开放、公开、免授权费的特点,能够允许任何个人或组织自由使用、修改和扩展,可在全球范围内自由获取和使用,这和其他具备一定门槛的指令集形成了对比:无论是位于美国、欧洲、中国或印度的企业,都能依据 RISC-V 行业标准规范开展RISC-V产品开发、设计和部署,并且还有全球各地的开发者社区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RISC-V International在推动RISC-V架构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RISC-V International致力于促进成员企业间的技术协作与生态发展,而另一方面,RISC-V International又通过建立标准化技术框架、促进跨企业协作、培育开发者社区等多项举措,持续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基于RISC-V开放架构的独特优势,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在未来十年内,RISC-V必将成为行业非常重要的ISA,在全球计算架构格局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他强调。




RISC-V 的生态使命:

让“全球可用”成为现实




作为RISC-V的掌舵者,Andrea深知这一开放架构的使命不止于技术本身。


目前,RISC-V正通过标准制定、技术工作组协调与开发者社区扶持等多重方式,推动生态发展。例如,RVA23规范的落地,统一了64位应用处理器的核心功能,使得RISC-V进入通用计算领域的步伐大大加快。该规范不仅强制包含向量指令和虚拟化能力,还确保跨供应商之间的软件兼容性。


“RVA23 就像是为高性能RISC-V处理器铺设的‘通用语言’,它让AI、云计算等高负载场景的部署变得可预期和可靠。”Andrea说到。


资讯配图


他指出,RVA 规范统一了 RISC-V 64 位应用处理器的实现方式,这些处理器将运行来自标准二进制操作系统发行版的丰富操作系统(OS)栈,这确保了为一款符合 RVA23 标准的 RISC-V 处理器编写的软件,能够在另一款符合标准的处理器上运行,而不受具体硬件供应商的影响。


生态发展往往离不开兼容性的实现。Andrea谈到了RVA23这一规范所具备的里程碑意义,他表示,RVA23为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提供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加密技术和企业级应用等领域,强制性的向量扩展和虚拟化管理扩展,使处理器能够应对高要求的工作负载和虚拟化需求。


“这只是一个开始,”在交流中,Andrea还透露了RISC-V接下来的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在各垂直领域及供应链各环节开展深度合作,同时我们还会加速推进供应链的垂直整合,RISC-V 还有很多可以拓展生态的机会。”




从AI到汽车:

RISC-V 应用正迎来效率红利




在日渐繁荣的生态背后,是RISC-V正在更多领域之中发光发热。根据SHD集团最新报告,预计到2031年,基于RISC-V的SoC芯片出货量预计将超过200亿颗,而市场渗透率也将从2024年的5.9%大幅跃升至25.7%。


资讯配图


当被问及RISC-V在不同产业场景中的表现时,Andrea表示:“RISC-V 的个性化架构能力,正是带来‘效率红利’的关键:在物联网终端设备中,它为智能家居和工业传感器提供高效能低功耗的解决方案;在汽车电子领域,其可靠的实时性能满足各类MCU应用需求;而在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场景下,得益于其软件域隔离扩展、虚拟机监控程序支持以及矢量指令集等特性,RISC-V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扩展潜力。”


他特别强调了RISC-V在AI领域中的迅速发展,例如,NVIDIA的GPU如今集成了多个RISC-V内核,2024年预计RISC-V内核出货量将达到10亿颗。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在RISC-V AI生态建设中表现也很活跃,包括晶心科技(Andes Technology)、希姆计算(Stream Computing)、阿里巴巴旗下的玄铁、奕斯伟计算(ESWIN)等积极推动基于 RISC-V 的 AI 产品开发与应用,不断拓展RISC-V在AI领域的技术边界。


汽车领域也是亮点之一,如英飞凌宣布推出汽车级RISC-V微控制器系列,芯来科技的NA900成为首款通过ISO26262 ASIL-B/D认证的RISC-V CPU IP,长城汽车推出汽车级紫晶M100基于RISC-V的微控制器等,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RISC-V在车规级应用中的技术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RISC-V所成立的汽车特别兴趣小组(SIG)已围绕电子控制单元(ECUs)、区域控制器和中央处理器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需求规范展开研讨和分析,目标是编写白皮书和应用说明,阐述RISC-V的哪些配置和扩展最能匹配此类产品需求,Andrea强调,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就能看到更多RISC-V处理器在汽车领域中落地。


“目前,RISC-V已经不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ISA研究对象,它正成为产业链上下游的“共识平台,”他表示,到2031年,RISC-V将在多个关键市场实现显著渗透:消费电子39%、计算机33%、汽车31%、数据中心28%、工业27%、网络26%。这些数字背后,正是RISC-V在各个垂直领域的扎实推进。




构建完整生态:

开发者才是核心驱动力




RISC-V的发展,从来不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Andrea特别指出社区力量的重要性。在过去一年,RISC-V发放了近300块开发板、开设多个线上培训课程,并将在即将到来的北美峰会试点开发者工作坊,首次引入实操与反馈融合的机制。


“RISC-V架构能够取得今天的突破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持续的创新,那些新加入生态系统的成员——包括高校、科研院所和初创企业——正为RISC-V社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在交流中,Andrea再次强调了创新对于RISC-V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对创新主体的培育和支持,从成立到现在,RISC-V不断为学术机构和企业研发团队提供支持,旨在激发更多突破性的技术构想。值得关注的是,RISC-V 规范的公开可获取性,为中小创新企业提供了理想的研发环境,有效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门槛,而这正是RISC-V生态保持旺盛创新力的关键所在。”


此外,Andrea 表示,“中国RISC-V社区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球 RISC-V生态系统的建设作出了宝贵贡献。”中国企业成员不仅在技术工作组中担任重要职务,也通过大量产品创新和项目实践贡献力量。像香山、玄铁、芯来科技等企业,正在推动RISC-V在AI、汽车、通用计算等领域的本土创新与落地。


“中国开发者在架构演进上展现出极强的技术实践力,这种工程文化和社区活力,正是RISC-V能从实验室走进产业的根本保障。”他说到。




通向未来十五年:

开放生态如何迈入主舞台




2025年是RISC-V问世15周年。RISC-V最初只是一个加州大学伯克利实验室的学术项目,但它简洁、模块化、开放的特点,让全球数千个组织选择在它上面构建产品与生态。


资讯配图


Andrea强调,RISC-V的影响力,已经不再局限于嵌入式设备,而是正在进入高性能计算、企业级AI处理器、车载平台,甚至是航空航天领域。今年9月即将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RISC-V Automotive Conference 2025,将重点探讨RISC-V架构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当被问到RISC-V过去十五年的发展演进,Andrea答道:“在过去15 年发展进程中,RISC-V积极联合全球产业力量,持续推动架构创新与生态增长,实现从学术项目到产业标准的成功蜕变,我们相信,未来 RISC-V 将取得更加骄人的发展成绩。”

点这里👆加关注,锁定更多原创内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芯闻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芯闻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我们。

资讯配图

推荐阅读

10万亿,投向半导体

芯片巨头,市值大跌

黄仁勋:HBM是个技术奇迹

Jim Keller:RISC-V一定会胜出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RISC-V 嵌入式
more
上海这场会,透露出RISC-V三大变化
从EDA基石到IP:新思科技要成为RISC-V时代的“生态基建者”
AI时代的RISC-V芯片:奕行智能的破局之道
联手国产EDA,本土RISC-V的最优解
开芯院采用芯华章P2E硬件验证平台加速RISC-V 验证
RISC-V芯片出货超百亿颗!四大厂商重磅产品来袭,加速边缘AI终端落地
英伟达官宣:CUDA将全面支持RISC-V架构!
从RISC-V嵌入式应用主场,一窥生态建设水平…
2025 RISC-V中国峰会|思尔芯以数字EDA赋能产业生态,加速商业创新
SOPIC:为RISC-V筑生态,在AI时代换道超车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