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低空经济的竞速赛道
2024 年《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中国低空经济迈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顺丰与美团两大物流巨头加速布局无人机物流,形成「干线物流」与「即时配送」两条技术路线的激烈竞争。根据行业预测,2030 年全球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美元,而中国有望成为最大单一市场。顺丰与美团的竞争焦点,正从技术验证转向商业化落地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的较量。

二、顺丰的「战略纵深」:构建低空物流网络
(一)技术路径:「干线 + 支线 + 末端」三级体系
顺丰旗下丰翼科技自 2015 年启动无人机研发,已形成覆盖 5-50 公斤载重的 10 余款机型。其核心战略是打造「干线大型有人运输机 + 支线大型无人机 + 末端小型无人机」的三段式网络。2025 年 6 月,顺丰与翊飞航空科技签约订购百架 ES1000 大型无人运输机,该机型商载 1.5 吨、航程 1200 公里,在安徽试点中运输效率较陆运提升 80%,成本降低 60%。这种「空中高铁」模式,使顺丰在云南松茸运输中将时效从 48 小时压缩至 8 小时,验证了生鲜电商场景的可行性。
(二)场景落地:医疗冷链与跨境物流
顺丰聚焦「急、难、险、贵」场景,在深圳为 8 家医院提供急救送血服务,配送时效从 2 小时压缩至 30 分钟。其「方舟 20」应急无人机可在 - 20℃至 50℃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曾在台风期间为珠海海岛居民配送紧急物资。跨境物流方面,顺丰以香港为支点构建「离岛 — 北部都会区 — 大湾区」三阶段网络,计划 2025 年覆盖大湾区主要城市,实现深港无人机跨境配送 30 分钟直达。
(三)政策协同:基础设施先行
顺丰深度参与深圳低空数字基建,在宝安建成全国首个「空地协同」智慧物流中心,整合无人机、无人车与自动化仓储系统,实现同城 2 小时、跨城 3 小时送达。2024 年 8 月,丰翼科技获得全国首张无人机运营许可证,标志其从试点转向规模化运营。截至 2025 年 6 月,顺丰在全国开通 400 余条航线,日均运输单量突破 2 万票,部分跨境航线已实现盈利。
三、美团的「城市突围」:重构即时配送标准
(一)技术迭代:高密度场景下的极致效率
美团自 2017 年布局无人机领域,2023 年推出第四代机型,实现 - 20℃至 50℃极端环境稳定运行,配送距离提升 35%,噪音降低 50%。2025 年一季度投入 58 亿元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15%),推动第四代无人机实现单日千架次运营能力,3 公里配送时效压缩至 15 分钟。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可实时匹配 2000 余条航线资源,空域利用率提升 40%。
(二)场景渗透:从商圈到景区的立体覆盖
美团以「即时零售」为核心场景,在深圳中心公园、北京八达岭长城等景区开通「空投」服务,最快 10 分钟将商品送达游客手中。2024 年春节假期,深圳公园无人机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 80%,炸鸡、汉堡等商品销量环比增长超 5 倍。截至 2025 年 4 月,美团无人机已在 8 城开通 15 条航线,日均配送量突破 1.2 万单,累计完成近 45 万单,可配送品类近 2 万种。其单机运营成本较人工降低 40%,在深圳试点「15 分钟达」服务已形成技术壁垒。
(三)生态构建:制造与基建闭环
美团在深圳建成全国首个无人机远程运行管理中心和智能制造中心,实现从研发、生产到运营的全链条自主可控。其无人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 90%,单台制造成本较 2020 年下降 65%。2024 年 8 月,美团获得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运营合格证,成为首个实现「城市级」规模化应用的企业。
四、核心竞争力对比:技术路径与场景适配
(一)成本结构差异
顺丰的「三级网络」模式初期需投入大量基础设施(如起降场、通信基站),但规模效应下边际成本递减显著。其 ES1000 无人机在安徽支线运输中,单票成本已降至传统陆运的 40%。美团则通过高密度订单分摊固定成本,深圳试点数据显示,当日均单量突破 8000 单时,无人机配送成本与人工成本基本持平。
(二)政策响应速度
顺丰依托航空货运资质优势,在跨境物流、医疗配送等政策敏感领域占据先机。其与中国铁塔合作建设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已接入民航局空域管理系统。美团则在城市空域管理创新中表现突出,2024 年联合深圳交警建立「无人机专用飞行走廊」,实现 300 米以下空域动态监管。

(三)场景壁垒构建
顺丰通过医疗冷链、跨境电商等垂直领域建立技术护城河,其医疗无人机配送已通过 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美团则通过「高频次、多品类」的即时配送数据积累,形成 AI 调度算法优势,其智能系统可预测景区、商圈的订单波峰,提前 30 分钟完成运力部署。
五、盈利临界点的关键变量
(一)订单密度与规模效应
顺丰的盈利模型依赖「长距离、高价值」货物运输。在云南松茸运输场景中,当单日单量突破 1000 单时,无人机配送成本较传统冷链运输降低 35%。美团则需在城市核心区域实现「网格化覆盖」,深圳福田区试点显示,当 3 公里范围内日均订单超 5000 单时,无人机配送毛利率可达 15%。
(二)技术迭代速度
顺丰 ES1000 无人机计划 2026 年实现全自主飞行,届时人力成本占比将从当前 30% 降至 10%。美团第四代无人机已实现「超视距 + 复杂气象」飞行能力,在深圳暴雨天气下的配送成功率达 92%。双方均计划 2025 年将无人机调度系统接入国家低空经济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空域资源利用率。
(三)政策红利释放
2025 年 4 月广州黄埔综保区启用「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跨境无人机配送时效提升 80%,单票成本降低 40%。这种政策创新直接利好顺丰的跨境物流布局。而美团在景区、市政公园等场景的「政企合作」模式,已被纳入多地「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为规模化复制提供政策保障。
六、结论:场景决定胜负,生态定义未来
(一)短期格局:顺丰在垂直领域率先盈利
顺丰的医疗冷链、跨境电商等场景已实现单航线盈利,2025 年上半年其低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20%,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 2.3%。预计 2026 年,随着 ES1000 机队规模化运营,其支线物流毛利率有望突破 20%。
(二)长期潜力:美团在城市场景构建护城河
美团通过「无人机 + 智能调度 + 用户心智」的生态闭环,正在重塑即时配送行业标准。2025 年其无人机配送用户复购率达 68%,显著高于传统配送方式。若能在 2027 年前实现全国 30 城「15 分钟达」网络覆盖,其低空业务估值将突破千亿元。
(三)决胜关键:数据驱动的生态协同
顺丰需加快「干线 + 末端」数据整合,将无人机配送纳入其「天网 + 地网 + 信息网」的物流大脑。美团则需突破「城市孤岛」模式,与顺丰等企业共建全国性低空物流网络。最终,谁能率先实现「技术 — 场景 — 数据」的正向循环,谁就能在这场低空竞速中赢得终局。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低空经济盈利密码:无人机配送 + 文旅 + 数据变现,这 5 种模式正在颠覆传统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