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取华为Wi-Fi技术商业秘密,14人全部判刑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8-03 00: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7 月 29 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备受瞩目的 “尊湃通讯侵犯华为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 作出一审公开宣判:张琨因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6 年,并处罚金 300 万元;其余 13 名涉案人员分别获刑 2-4 年,罚金 10-200 万元。法院同时裁定,对尊湃已冻结的 9965 万元资金予以没收。

该案件是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具标志性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之一,也是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从 “技术模仿” 向 “自主创新” 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尊湃通讯案件始末

尊湃通讯的创始人是张琨,他出身于美国高通射频工程师,后在华为海思担任技术总监长达十年,是华为 21 级资深技术高管,也是前华为海思通信技术总监,掌握着 Wi-Fi 芯片领域的核心机密。2021 年 2 月,张琨在竞业协议未满的情况下离职,并成立尊湃通讯。

尊湃通讯成立于 2021 年 3 月,是一家从事高端芯片设计的民营科技企业,主营业务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设备制造及销售,核心产品包括 Wi-Fi 6 路由器芯片及智慧场景芯片组。该公司先后获得高榕资本、小米等机构投资。随后在 2021 年 4 月 - 2022 年 6 月期间,尊湃以 2-3 倍薪酬和股权为诱饵,挖角 20 余名华为海思骨干,其中 14 人被检方认定参与窃密。

尊湃通讯窃取技术机密的方式被行业称为 “蚂蚁搬家式” 窃密 —— 员工在离职前一周用手机分帧截屏、手写摘抄关键版图与寄存器配置,累计导出 400 余幅高清图片和 120 页手稿,将窃取的技术文件重命名为开源项目代码(如 “OpenRF-v3.2”),存入公司私有镜像仓库以逃避代码扫描。通过这样的手段,尊湃通讯直接使用华为内部未公开的测试用例进行 Wi-Fi 6 芯片开发和调试,缩短研发周期。

2022 年 11 月,上海警方突击搜查尊湃上海、北京办公点,查扣 7 台服务器和 40 份加密文档。经司法鉴定,尊湃芯片 40 个关键技术点与华为商业秘密重合度超 90%,构成 “实质性相同”。2023 年 12 月,警方正式抓捕张琨等 14 人。

尊湃通讯此番行为给华为海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华为被侵权的 Wi-Fi 6/7 射频前端技术累计研发投入超 9 亿元,若尊湃芯片大量出货,按华为 0.5 美元 / 台的专利费率计算,潜在年损失可达 1-2 亿美元。此外,尊湃泄露的技术包含华为未公开的 Wi-Fi 7 高阶特性(如 320MHz 信道绑定),迫使华为在标准谈判中提前亮牌,削弱了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议价权。

过去很多年,华为在 Wi-Fi 技术上持续攻关,根据 NGB Corporation 的统计报告,华为在 Wi-Fi 4 时期标准专利贡献数量还处于世界第五的位置,到了 Wi-Fi 6 时期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仅次于高通。在 Wi-Fi 7 标准专利贡献数量方面,华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以 22.9% 的占比排名世界第一,比第二名高通的 15.9% 高出不少。

有通信从业人员表示,华为的技术深度化解了此次核心技术外泄的风波,如果技术底蕴不够深,可能会因竞争对手抢注核心专利,从而在 Wi-Fi 业务上一蹶不振。

此案被视为 “中国半导体领域最恶劣技术窃密案”,标志着 “挖人复制” 模式终结,知识产权保护进入强监管阶段。同时,本案中张琨 6 年刑期创下中国侵犯商业秘密罪量刑新高,传递出司法机关对技术窃密 “零容忍” 的态度,同时也警示行业从业者需坚守职业道德底线。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频发

近年来,中国科技行业围绕商业秘密侵权的案件频发,其核心特征与尊湃通讯案高度相似,均涉及前员工系统性窃取技术、成立竞品公司并引发刑事追责。

比如,我们前两天刚报道了宁德时代和海辰储能之间的案件。有知情人士称,海辰储能总裁办主任、工程部负责人冯登科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在上周被福建宁德市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批捕。本次事件是由宁德时代主动报案,并收集了完整证据提交给警方。值得注意的是,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 2011 年加入宁德新能源担任工程师,在 2016 年 1 月到 2019 年 2 月在宁德时代担任工程师。从宁德时代离职后 10 个月,吴祖钰于 2019 年 12 月创立海辰储能,目前主要负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

还有原华为海思芯片研发团队核心成员陈某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根据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分享的案件细节,2012 年年初,被告人陈某计划离开华为公司进行自主创业,先后在深圳、无锡等地成立多家 BD 系列公司。2012 年 11 月,被告人陈某等人商议以华为公司源代码为基础研发 BD 公司的运动健康软件与可穿戴设备。在明知违反华为公司员工规定和关于保守商业秘密的协议的情况下,被告人张某按照上述商议计划,于 11 月安排被告人吴某利用自己的工作权限进入华为公司存放源代码的服务器,并通过测试端口拷贝华为公司的源代码,后交给被告人韩某,再由其于 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5 月间披露给 BD 公司的王某等人进行修改、测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运动管家系列软件并上传至 360 手机助手等网站。最终,公诉机关对四被告人判处三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然,也不是只有国内的科技企业员工会泄密,国际厂商的员工同样会出现这种情况,比如 ASML 前员工 German Aksenov 技术泄密案。此人曾在 ASML 和恩智浦工作过,根据荷兰法院公布的文件,German Aksenov 通过 Signal、Telegram 和 Google Drive 这些通讯软件和云存储平台,把 ASML 和恩智浦两家公司的机密技术文件发给了一个匿名的俄罗斯联系人。这些资料里包括了详细的技术流程和所需设备的建议,内容相当关键。据悉,German Aksenov 此举帮助俄罗斯构建了自己第一条 28nm 的生产线。

结语

从尊湃通讯侵犯华为 Wi-Fi 技术商业秘密案的严惩,到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的商业秘密纠纷,从华为海思前员工的技术外泄,再到 ASML 前员工向境外传递核心机密,这些案件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科技行业在技术迭代加速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面临的共性挑战与严峻性。

如今,无论是中国司法机关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 “零容忍” 态度,还是国际社会对技术窃密行为的严厉追责,都在清晰传递一个信号: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这既需要企业筑牢商业秘密防护的 “防火墙”,更需要从业者守住职业道德的 “底线”,唯有如此,才能让创新者安心投入研发,让技术突破真正成为驱动行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全球科技产业在规范与尊重中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资讯配图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华为
more
又一自媒体攻击华为被判赔25万元!
新机:小米16发布时间;传iPhone17全系涨价360元;华为8月要发四款新机;iQOO新机支持全场景直驱供电
华为鸿蒙HarmonyOS 6,新界面有看头
世界500强公布 苹果下滑华为小米提升
14名前海思员工获刑,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案宣判
1350万!尊湃剽窃华为芯片技术遭重罚
华为哈勃投资再落一子!
剽窃华为Wi-Fi 6芯片,14人被捕,创始人获6年重刑!
华为Mate 70系列成爆款:向1000万销量发起冲锋
Qt框架已支持华为鸿蒙系统;B站内测绑定Steam游戏数据;苹果回应“Apple支持的账号误发三星广告”...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