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半年,今年上半年还是亏损了178万,全年实现盈利的挑战变得异常艰难。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都已经那么努力了,芯片创业实现盈利怎么那么难?有人说,在这个内卷的世界里,在有限资源下为争夺优势进行的过度竞争和内部消耗,导致公司努力与收益不成正比,甚至“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
七月的风,八月的雨,卑微的我喜欢遥远的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2025年三伍微电子必须达成公司盈利目标。
于是,我把这份压力传递给深圳和台湾的销售同事,压力也是动力,把动力转变为生产力,2025年实现盈利成为公司最高目标。
就在昨天,我让财务整理了7月份销售数据,有那么一点点小惊喜,7月销售数据创历史新高,公司单月实现盈利。今年的7月跟往年一样,消费类电子行业整体低迷。
或许有人会问,企业盈利才是真正的目标吗,企业的目标并非完全等同于盈利,但盈利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芯片行业的“热钱”已经不再,芯片创业狂欢已经散场,上市和盈利成为芯片创业公司的唯二选择。
每个芯片创业者和创业公司都有自己的花期和命运选择。从创业第一天开始,我追求价值创业,要把钱变成技术,把技术变成产品,把产品变成商品,把商品变成钱,依次循环。
我把这一场国产芯片创业分为两类,一类是资本价值型创业,另一类是商业价值型创业。
资本价值型创业一开始就瞄准上市这条路,走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只要有足够的融资能力,没有上不了的市。赛道可以换,团队可以再建,市场可以重新开拓。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不在意资本的有效利用,只要能上市,中间过程可以忽略,结果会让资本有足够回报率。
正是这种心态的创业者和投资人很多,导致以销售额为导向,造成市场混乱和严重内卷,形成无序竞争。市场看不清谁是劣币谁是良币,资本看不清谁能跑出来,时间一长就变成消耗战。
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2022年完成A轮融资果断把投资款均分五年定期存在银行,做好长期消耗战的准备。随后我写了一篇文章《芯片融资将一年比一年难》,一部分创业人被我点醒,还有一部分人仍沉浸在持续融资创业的梦幻中。接着又写了一篇《芯片创业是一场消耗战》。
不是我不想走资本价值型创业这条路,是本人没有这种能力和资本,不具备好的背景和光环,不具备行业影响力和认可度,不具备把故事讲好讲大的能力。
我只能选择商业价值型创业,拿了投资人的钱就要花的有价值,要转换成新的价值,不能浪费,更不能变成沉没成本。对于芯片创业,这个要求是很高的,更多的依赖于产品经理,而不是研发。
也许我是幸运的,我的不得已选择了商业价值型创业,而芯片创业又刚好来到了产品经理时代。资本价值型创业把资本消耗的差不多了,真正的价值却没有多少,估值又高,前期融到的资金所剩无几,如果后续融资无望,创业将深陷困境。这样的芯片创业者其实更多,因为这条路看起来更容易一些。
再看另一条路,芯片行业的商业价值型创业如何体现?体现在技术价值和产品价值。
以三伍微为例,公司有路由器Wi-Fi FEM、手机Wi-Fi FEM、IoT FEM、Wi-Fi开关和LNA。对于IoT FEM、Wi-Fi开关和LNA,我在意的是产品价值,有没有产品定价权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如果没有,这些产品就没有价值,更不要去谈被收购。芯片创业公司,不能再去做那些没有产品价值的芯片了,所有的投入都是浪费。对于路由器Wi-Fi FEM和手机Wi-Fi FEM,即使目前没有产品价值,我们也会持续往下做,做好Wi-Fi FEM有技术门槛和难度,而且技术不断在升级,从Wi-Fi6到Wi-Fi7,再到未来Wi-Fi8,只要能跟上技术,能做好技术,未来技术转换成产品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价值。
芯片创业不能孤芳自赏,要让客户和投资人看得见,因此盈利成为唯一出路。当越来越多的芯片创业公司资金断裂,退出市场供应,客户和市场将更加小心和警惕,会把供应链安全放在首位,价格则退居二线。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盈利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2024年,我写了《芯片创业,背水一战》,告诉全体公司同仁,不再融资,盈利是我们芯片创业唯一的路。
我预感到,市场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再不能盈利,不是资本会抛弃我们(资本已经远离我们了),是客户和市场会远离我们这些芯片创业公司,2025年也许是芯片创业公司的最后冲刺。
END


往期精选:

请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