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炬芯科技—国产端侧AI芯片潜力黑马

半导体产业研究 2025-08-11 08:00

资讯配图


【内容目录】

1.国产端侧AI芯片黑马市场表现指数
2.炬芯科技端侧AIoT芯片介绍
3.炬芯核心技术

【湾芯展推荐】本文涉及企业

炬芯科技
资讯配图

国产端侧AI芯片黑马市场表现指数

端侧AI也被业内称之为终端AI或者设备端AI,定义为终端设备本地端(非联网)运行AI算法或者模型的技术,与近几年火热的大模型不同,端侧AI更注重本地实时计算和推理,拥有超低延迟和本地化的“离线”AI功能。端侧AI拥有定制化、低成本、高隐私性等诸多优点,并且其终端应用也十分多样,从手机、电视、电脑到耳机、智能穿戴、虚拟现实等泛娱乐设备。

目前市场AI PCAI手机是端侧AI的主要应用场景,2023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约为5100万部,占全部手机出货量约为5%2024年全年AI手机出货量达到2.34亿部,同比暴增3.6倍,业内预计明年有望继续增长73.1%,2028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将达9.12亿部,预计2023年至2028年的年复合成长率为78.4%。一部AI手机可能包含数个端侧AISoC芯片:例如CPUGPUNPU、音频SoC、图像SoC等。对于国产端侧AI芯片厂商来说,目前细分领域还是一片蓝海,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国产端侧AI芯片黑马炬芯科技688049.SH)近期披露了其2025Q1Q2的财报数据,根据半年报显示预计2025 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 44,90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 比,将增加 16,850.40 万元,同比增长 60.07%;预计2025 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9,100.00 万元, 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5,006.00 万元,同比增长 122.28%纵观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上半年业绩,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2 亿元,同比增长 25.34% ,净利润达 1.07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63.83%。当年研发投入 2.15 亿元,同比增长 30%,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高达 33%,研发人员数量为 266 人,占总人数的 73%

财报指出业绩增长得益于 AI 技术驱动下产品与客户销售结构优化。上半年,炬芯科技加大研发投入,费用约 1.23 亿元,同比增长 22.72%。基于第一代存内计算技术的端侧 AI 音频芯片成功导入多家头部品牌立项,低延时私有无线音频领域客户终端产品率先量产,带动新品快速起量;端侧 AI 处理器芯片在头部音频品牌高端音箱等产品销售收入数倍增长;低延迟高音质无线音频产品市场需求增加促使销售额攀升;蓝牙音箱 SoC 芯片系列在头部音频品牌渗透率上升,成长潜力进一步释放 。

资讯配图

2025Q1财务数据(数据来源:公开财务报告)

资讯配图

炬芯科技财务数据(数据来源:公开财务报告)

随着2025年上半年公司产品的持续放量和端侧AI芯片的商业化落地,炬芯科技进一步聚焦于低功耗、高算力的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12,300.00万元,同比增长22.72%,其中第二季度研发投入超7,000万元,同比、环比均显著增长。

炬芯科技端侧AI芯片介绍

国产端侧AI芯片黑马炬芯科技也不断推陈出新,从音频SoC芯片站稳脚跟,近年来不断推出端侧 AI 处理器芯片ATS28xATS32xATS36x系列从高端音频芯片入手,整合低功耗 AI 加速引擎,逐步全面升级为 CPU、 DSP 加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三核异构 AI 计算架构,以打造低功耗端侧 AI 算力。专精将射频通信、电源管理、模数混合音频、CPUDSP 以及存储单元等模块高集成于一颗单芯片 SoC 上。

同时其自主研发的基于模数混合设计的电路实现存内计算Computing-in-Memory(简称CIM)技术,在SRAM介质内用客制化的模拟设计实现数字计算电路,既实现了真正的CIM,又保证了计算精度和量产一致性。针对超低功耗的AIoT炬芯科技推出全新的第一代基于模数混合电路实现的SRAM based CIMMixed-mode SRAM based CIM,简称MMSCIM)在500MHz时实现了0.1TOPS的算力,并且达成了6.4TOPS/W的能效比,并且针对稀疏矩阵进行了独特优化,在端侧AI场景稀疏矩阵(一定比例的矩阵参数为零)较多时,其能效比将进一步提升。

炬芯科技迄今为止发布的三款端侧AI音频芯片均采用CPUARM+ DSPHiFi5+ NPUMMSCIM)三核异构的设计架构,炬芯的研发人员将MMSCIM和先进的HiFi5 DSP融合设计形成了炬芯科技“Actions Intelligence NPUAI-NPU架构,并通过协同计算,形成一个既高弹性又高能效比的NPU架构。在这种AI-NPU架构中MMSCIM支持基础性通用AI算子,提供低功耗大算力。同时,由于AI新模型新算子的不断涌现,MMSCIM没覆盖的新兴特殊算子则由HiFi5 DSP来予以补充。

资讯配图

炬芯科技产品介绍(图源:炬芯科技)

炬芯科技还在2024年底向业界公开了其全新的MMSCIM技术路线规划,GEN1的单核100GOPS芯片采用22nm制程2024年已经落地量产,其INT8的能效比高达6.4TOPS/W;2025计划迭代升级GENMMSCIM芯片,同样采用22nm制程,原生支持Transformer模型,单核算力翻三倍达到300GOPS,能效比进一步提升至7.8TOPS/W 2026 年,计划推出12 nm制程的第三代(GEN3MMSCIMGEN3 MMSCIM每个核拥有1TOPS的高算力,支持Transformer的同时能效比进一步提升至15.6TOPS/W@INT8

资讯配图
炬芯科技技术路线图(图源:炬芯科技)

据公司公开资料显示,已启动第二代存内计算(CIM)技术的相关IP研发,目标是将NPU单核算力和能效比大幅提升,并直接支持Transformer模型,为未来AI芯片的竞争力奠定基础。

炬芯核心技术

技术亮点:炬芯科技是中国领先的低功耗 AIoT 芯片设计厂商,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 SoC 芯片的研发、 设计及销售,专注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基于人工智能的物联网(AIoT)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公司深耕以高性能音频ADC/DAC、语音前处理、音频编解码、音频后处理为核心的高音质音频全信号链技术;以及以蓝牙射频、基带和协议栈技术为核心的低延迟无线连接技术。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势, 从高端音频芯片入手,整合低功耗 AI 加速引擎,逐步全面升级为 CPU、 DSP 加 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的三核异构 AI 计算架构,以打造低功耗端侧 AI 算力。专精将射频通信、电源管理、模数混合音频、CPUDSP 以及存储单元等模块高集成于一颗单芯片 SoC 上。公司积累了较完备、较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融合软件开发包和核心算法提升 SoC 的价值,帮助客户降低基于芯片开发量产的门槛,让终端产品可以快速推向市场。

企业简介: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珠海,在深圳、合肥、上海、成都、香港等地均设有分部。子公司合肥炬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炬芯智能,于201612月成立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开发区。炬芯智能重点面向华东、华北和外销市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 SoC 产品,为无线音频、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多媒体、智能家居等相关产品领域提供专业芯片及其完整解决方案,并为客户提供方便二次开发的开源平台。

应用场景: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蓝牙音频 SoC 芯片系列、便携式音视频 SoC 芯片系列、 端侧 AI 处理器芯片系列等,广泛应用于蓝牙音箱、 无线家庭影院、 智能手表、无线麦克风、 无线收发 dongle、蓝牙耳机、 无线电竞耳机、 蓝牙语音遥控器及低功耗端侧 AI 处理器等领域。

*参考资料:

炬芯科技官网

炬芯科技财务报告

端侧AI芯片产品市场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资讯配图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芯片
more
剑指HBM,华为AI新技术UCM来了!
硬件只是入场券:AI可穿戴的百万销量背后,软件与场景才是终极战场
全球重注医疗AI的关键时刻,百川智能丢下“重磅炸弹”
OpenAI智能体AI首夺IOI金牌,AI排名超越98%人类选手,排名第6|拿下人类最难编程算法竞赛
奥特曼砍掉GPT-4o引爆AI「戒断反应」,马斯克官宣Grok4全球免费!
对话恒星AI张伟:AIGC从工具到生态的破局之路
英伟达回应15%“AI芯片输华税”:遵守规则
【报告】教育专题四:微软教育AI报告2025(附PDF下载)
别再空谈“模型即产品”了,AI 已经把产品经理逼到了悬崖边
物理学「AlphaGo时刻」?40年未竟之事被AI一举攻破,顶尖物理学家集体傻眼
Copyright © 2025 成都科技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