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与传统航空融合发展:竞争还是协同?

低空产业圈 2025-08-15 07:00

当吉利沃飞长空的 6 座级 eVTOL 飞行器 AE200 与四川航空的 A320 客机在成都双流机场并肩陈列时,这张极具视觉冲击力的 "同框照" 恰如其分地隐喻了中国航空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一边是代表未来的低空经济新势力,另一边是深耕百年的传统航空主力军,两者之间究竟是零和博弈的竞争对手,还是互补共生的合作伙伴?在低空经济即将迎来爆发期的 2025 年,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愈发关键。

资讯配图

一、竞合图谱:政策、市场与资源的三重角力

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显示,2025 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5 万亿元,2035 年更有望突破 3.5 万亿元。这一万亿级市场的崛起,不可避免地与传统航空业形成了既重叠又分化的发展格局。

政策层面正在构建差异化引导框架。湖南省 2024 年出台的低空经济扶持政策颇具代表性:对传统通航企业按最大起飞重量给予每小时 500-3000 元的运营补贴,同时对 eVTOL 等新型航空器开通固定航线给予每小时 1000 元补贴,无人机物流航线更有每年最高 100 万元的专项补助。这种 "双轨制" 补贴政策既保障了传统航空的转型空间,又为低空经济开辟了发展通道,体现了政策设计者对两者关系的审慎考量。

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短途运输市场中,eVTOL 正以 "3 分钟机场接驳" 的优势挑战传统地面交通乃至支线航空;物流领域,无人机配送市场规模预计 2025 年将达 1200-1500 亿元,直接分流传统货运的末端业务;旅游市场,湖南等地发放的低空旅游消费券,正在培育 "空中观光" 等新业态,与传统航空旅游形成互补性竞争。

资源争夺则聚焦于空域与基础设施。民航局局长宋志勇明确提出要 "加快推动空域分类管理落地实施",这一表态直指低空经济与传统航空的核心矛盾点。成都已划设 7 个协同管理空域和 8 条低空目视通道,但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协调 eVTOL、无人机与传统航空器的运行秩序,仍是未解难题。基础设施方面,湖南政策鼓励 "运输机场增加通航功能",这种 "共享机场" 模式为缓解资源紧张提供了新思路。

二、协同范式:从技术验证到生态共建的实践突破

沃飞长空与川航集团的战略合作,为行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协同范本。根据双方 2025 年 3 月签署的协议,川航将利用其成熟的航空运营体系和安全管理经验,协助沃飞长空开展 eVTOL 的性能测试、数据收集和可靠性验证,加速适航认证进程。这种合作模式开创性地实现了 "主机厂 + 场景运营商" 的生态融合,使 eVTOL 产品在完成适航认证后即可快速投入实际运营场景。

在基础设施共享方面,双方计划共同推进 eVTOL 起降场、充电站等设施建设,并参与制定智慧起降场建设标准。这种做法巧妙解决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不足的痛点,同时为传统机场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成都已规划 2026 年前建成 140 个起降设施及 100 条运营航线,这些设施未来有望与双流、天府两大国际机场形成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

服务网络的协同延伸更具想象空间。沃飞长空 CEO 郭亮透露,双方正探索 "民航 + eVTOL" 联程服务,将 eVTOL 打造为城市空中交通的 "毛细血管"。具体而言,从成都欧洲中心到双流机场的空中飞行仅需 3 分钟,较地面交通缩短 32 分钟;天府广场到天府机场的空中通勤也只需 15 分钟,成本仅为地面专车的 1.5-2.5 倍。这种时间成本优势,使低空交通成为传统航空网络的有效延伸而非替代。

传统航空的经验输出同样至关重要。川航在飞行员培训、维修保障等方面的体系化能力,正在帮助低空经济企业快速建立安全运营标准。湖南政策中 "对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证件的,按私照每本 1 万元给予补助" 的条款,更从制度层面推动了传统航空人才向低空经济领域的流动。

三、破局路径:构建政策、市场与技术的协同框架

民航局正在推进的五方面工作为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适航审定体系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标准、推进低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强化安全运作监管以及规范市场管理。这五大支柱共同构成了低空经济与传统航空协同发展的制度基础。其中,适航审定体系的创新尤为关键,既要保障传统航空器的安全标准,又要适应无人机等新型装备的技术特性。

市场层面的协同需要培育多元化应用场景。湖南通过发放航空体育消费券、支持低空赛事活动等方式激活消费市场;沃飞长空则与川航规划了 "机场至城市核心区、机场至景区" 的示范航线。这些场景创新不仅扩大了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数据显示,到 2030 年我国年新增 eVTOL 需求将突破 1.2 万台,覆盖城内通勤、城际交通等六大场景,这种多元化需求为两者协同提供了广阔空间。

技术融合是打破壁垒的关键支撑。民航局提出要建设 "空天地一体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能力",这一系统将实现传统航空器与低空飞行器的数字化协同。北斗系统在低空监视中的规模应用,更将为各类飞行器提供统一的定位基准,解决空域使用效率问题。在成都的验证飞行中,沃飞长空已成功打通 "空域申请、通航报备、场站建设" 全流程,这种技术突破为融合运营积累了宝贵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协同发展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竞争。在物流成本、短途运输时效等领域,适度竞争将倒逼双方提升服务质量。湖南政策中对无人机物流 "超出 1000 架次部分给予 35-50 元 / 架次补贴" 的梯度设计,正是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效率提升的智慧之举。

结语:在共生中飞向未来

当我们将视角从成都的合作案例投向更广阔的市场,会发现低空经济与传统航空的关系正在超越简单的竞争或协同二分法。民航局预测的 3.5 万亿市场规模并非从零开始的增量,而是传统航空业转型升级与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有机融合。

传统航空拥有的安全管理体系、基础设施网络和人才储备,与低空经济具备的技术创新活力、场景拓展能力形成了完美互补。沃飞长空与川航的 "同框" 不仅是一张照片,更是中国航空业迈向立体交通时代的象征。在这场产业变革中,竞争将推动技术进步,协同将创造更大价值,而最终受益的将是整个航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消费者的多元化选择。

未来已来,天空未远。当 eVTOL 的螺旋桨与民航客机的引擎在蓝天上和谐共鸣,我们或许能真正理解:航空业的未来不在于谁取代谁,而在于如何共同书写更广阔的飞行图景。


内容来源参考

21 世纪经济报道:《中国 eVTOL 商业化破冰:沃飞长空与川航共建空中交通新生态》(2025 年 3 月 26 日)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4 年 6 月 28 日)

中国商报:《央地出手,多企业加速入局,低空经济 “飞” 起来》(2025 年 7 月 21 日)

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局参加国新办 "推动高品质发展"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4 年 7 月 11 日)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文中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资讯配图
精选推荐

低空产业圈|低空链招募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暨“一带一路”低空经济产业链博览会

低空经济崛起:这五类人才,正在成为万亿赛道的“抢手货”

低空经济无人机这个六大商业盈利模式你了解吗?

一份低空经济项目商业计划书都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普通企业入局低空经济都需要做哪些准备

低空经济投资模式全攻略,一文读懂

低空经济产业公司发展规划与组织架构体系方案

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设计方案(仅供参考)

考证指南: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全流程解析,低空经济从业者必看

2025 低空经济 50 个「搞钱」方向曝光:资本锁定的万亿新蓝海

独家发布:低空经济商业模式画布模板(附低9大模块解析)

「征稿启事」低空产业圈诚邀行业专家共筑智慧高地!

80%飞行器接入一网统管:低空经济的治理革命

天地一体网络:低空基建分羹2.5万亿国家基金指南

低空经济 PPP 模式解析:政府与企业如何共建生态?

低空经济十五问:从政策热到产业实,万亿市场如何不踏空?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低空经济 航空
more
低空经济早报:8月14日
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
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附全文)
澳门探讨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上海低空产业基金年内成立,助力低空经济创新发展
国内首个低空经济创新中心落户天府新区,助力行业标准与技术攻关
千机点亮夜漯河:解码低空经济与文旅融合的 “流量密码”
“空地一体智慧交通”落地深圳 中国提速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司举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
真金白银,“云南低空经济15条”来了!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支持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附全文)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