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 OLED干活不累根据外媒 Wccftech 爆料,苹果正在考虑将去年那块在 iPad Pro 上惊艳四座的双层 OLED 屏幕,也带到 iPhone 手机上。不过先别高兴太早,目前的消息指出,双层 OLED 预计还要等至少 2-3 年才会真正实装——最快,也得等到后年的 20 周年庆 iPhone。不止苹果对双层 OLED 屏幕动了心思。国产厂商比如华为和荣耀,从去年就开始了双层 OLED 产品的探索,包括平板和手机。双层 OLED 屏幕,很可能将成为日后旗舰手机的标配。又亮又省电的双层 OLED「双层 OLED」全称为双层串联 OLED 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两层或多层 OLED 发光材料串联堆叠在一块屏幕之中。左:单层 OLED;右:双层 OLED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既然多出一层 OLED 发光材料,双层 OLED 的峰值亮度,自然也比传统单层更高。而在日常使用的较低亮度场景下,以前一块 OLED 发光单元的工作负荷,现在由两个单元承担,工作量下去了,自然消耗就会小很多,因此双层 OLED 屏幕的寿命要比 OLED 更强。也因为两层 OLED 之间的采用串联的方式,可以实现更高的电光转换效率,理论上在日常主要是中高亮度的使用环境中,屏幕能耗会更低。也就是说,在户外刷手机、看 HDR 内容的时候,双层 OLED 能有更优秀的显示效果,并且有可能能给手机带来更好的续航表现。M4 iPad Pro(左)和采用 LCD 屏幕的 M2 iPad Air(右)对比,图源:Reddit@Dance with Macaw这种技术其实更像是电视领域的 OLED 堆叠下放。今年 LG 推出的 G5 电视,就采用了四层堆叠屏幕,不过一块面板只负责一种颜色的光源,而并非 RGB 排列,但理念类似,最大的好处也是亮度和寿命。LG G5,图源:Tech Radar由于能实现较高的峰值亮度和寿命,其实双层 OLED 技术在几年前已经在被不少汽车品牌用来打造车机的显示屏幕。理想 MEGA、24 款 L9 都用上了双层 OLED 车机而从去年开始,我们终于能在手机、平板以及笔记本上见到这个技术了。其中最出名的当然是苹果 M4 型号 iPad Pro,相信也是不少人第一次听到这项技术。iPhone 上的双层 OLED 还停留在爆料阶段,而华为和荣耀已经率先将双层 OLED 屏幕带到了自家的旗舰手机超大杯上。提升是非常明显的。M4 款 iPad Pro 承诺全屏幕亮度能达到 1000nits,峰值有 1600nits,在这个尺寸已经是非常夸张的水平,而不少实测都能达到甚至超越纸面数据。室内环境锁 500nits,户外激发全屏能到 1000nits,而 HDR 在 50% 窗口能达到 1600nits 以上,图源:digitec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华为 Mate 70 RS 上,据实测,HDR 峰值亮度实测能达到 4000nits,全屏激发亮度也有 2000nits,几乎就是智能手机目前的天花板级别。而这些「光鲜亮丽」的实际表现背后,作为一种还很新的技术,双层 OLED 在来到更多消费者手上之前,还面临不少难题。双层 OLED 的落地难题优质 OLED 材料本身的价格就不算低,一次用两块的材料成本可想而知。而将两层 OLED 发光材料做进同一个屏幕,还需要做到 5 µm 误差内的精准对齐,比对接一根头发丝要难五倍,本身就是工艺上的一个挑战。产量不高,自然导致成本水涨船高。昂贵的双层 OLED 屏幕,自然基本都用在最昂贵的一小批机型上。华为 Mate 70 RS 非凡大师,起售价 11999 元虽然用上多个 OLED 发光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同样也放大了 OLED 屏幕自己的缺陷,特别是均匀度的问题。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OLED 屏幕早年间的「抹布屏」现象,也就是屏幕在低亮度下的灰阶的均匀度表现不一的问题。iPhone 12 屏幕当年就有「抹布屏」通病,图源:YouTube@KDCloudy「抹布屏」出现的原因离不开 OLED 屏幕本身的特性:在亮度或者说电流较低时,OLED 发光器的稳定性也会下降,而由于自发光的特性,会导致每个发光器的亮度色彩的不一致,整块屏幕就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现象。OLED 对低电流的反应更敏感,导致不稳定,图源:Ossila而现在用两个 OLED 层,均匀度要更大打折扣。不管是荣耀 Magic 6 RS 还是去年的华为 MatePad Pro 12.2,都能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相关的吐槽。要解决亮度不均的问题,除了锁最低亮度,就是采用低频调光的方式,代价就是「瞎眼屏」,对眼睛的负担会更重,这也是 iPad Pro 采取的策略。而华为 Mate 70 RS 的屏幕均匀度水平更高,业界认为华为很可能采用了仪器卡良品率的方式,提升了出货屏幕的总体水平,成本自然也会飙升。图源:PoorPlayers穷玩组材料成本高,生产难度高,良品率也不高,导致双层 OLED 屏幕推广起来,还没那么容易。荣耀 Magic 6 RSR 是第一台运用双层 OLED 的手机,但下一代又换回了传统的屏幕。有意思的是,苹果目前正在评估 LG 一种全新的双层 OLED 技术,企图巧妙地解决成本和良率上的挑战。传统的双层 OLED 屏幕,两层结构都是完整的 RGB 阵列,都含有红、蓝、绿三色发光器。而 LG 现在推出了一种全新的双层架构,一层继续保留红绿蓝三色发光器,而另一层只有蓝色发光器,被称为「部分串联」或「简化串联」OLED。由于蓝色光波长短、能量较高,因此 OLED 面板中,蓝色发光器是发光效率最低,因此是寿命最短、能耗最大的部分。因此简化串联 OLED 可以说是利用了这个技术更长寿和低能耗的特性,对蓝色发光器下药。并且对比完整的双层串联 OLED,部分串联 OLED 只堆叠单色在工艺和良率控制难度上都要更低,能够极大降低成本,更适合手机量产,可以说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解决方案。简化串联 OLED 屏幕技术示意图当然,对比完整的双层串联,部分串联 OLED 在亮度,特别是极限亮度,以及色彩均匀性上会有所不如,但是一笔更值得的取舍,也有望让更多人能享受到这块好屏幕。而爱范儿查阅资料发现,LG 还有另外一种屏幕串联技术,同样非常适合手机平板采用。Dream OLED 的实际演示,图源:LG Display NewsroomOLED 发光器其实有两种:荧光和磷光。前者的发光方式比较简单,材料在接收电能后会立即发光,但其发光效率仅为 25%。而磷光发光方式则会在接收电能后短暂储存,然后再发光,功耗仅为荧光的四分之一,但技术上非常复杂。特别是蓝色磷光,由于所需能量更大,在绿色和红色磷光商业化已经实现二十多年后,依旧很难实现稳定的蓝色磷光发光。而 LG 借助双层串联 OLED 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两个叠层都是完整三色,但一层用的是蓝色磷光,另一层继续用蓝色荧光,确保了发光稳定性的同时,也实现了更低的功耗表现。这种梦幻般的技术,被 LG 称为「Dream OLED」。双层 OLED,是个困难但正确的方向在更加优秀的「终极显示技术」micro-LED 能来到我们的手机电脑之前,串联 OLED 的出现,很好填补了中间的过渡期。microLED 屏幕更清、更薄、更亮,但也更贵,图源:What's Hi-Fi能保持 OLED 薄的优势,并延长使用寿命,还能实现甚至超越 LCD 的高亮度,以及更优秀的能耗表现,因此双层、甚至多层 OLED 串联技术,也被称为 OLED 的终点。这些优势,刚好和当下智能手机、平板的发展趋势相吻合。作为最耗电的部件,厂商们想要对屏幕开刀已久。前段时间,有消息称某厂商下一代超大杯机型将从 2K 屏改为 1.5K,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为了能耗支持的,也有为了显示效果反对的。而曾经这个画质和续航不可兼得的问题,能够很好被双层 OLED 技术解决,即使是 1.5K 分辨率,也能实现超越当下 2K 屏幕的观感。而对于受到海外政策影响,难以配备高密度大电池的苹果等厂商来说,解决屏幕这个高耗电来源,意味着能进一步将机身做薄。更轻薄却更省电,并且能在像户外等更多场景中不受限制使用,这不仅是 iPhone 的目标,也是其他品牌智能手机,乃至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也想去努力的方向。并且,双层 OLED 依旧很适合做成柔性屏幕,适配机身、续航以及显示效果都有需求的大屏折叠设备,而这也是苹果正在押注的设备形态。华为折叠电脑 MateBook Fold 就采用了双层柔性 OLED 技术根据博主爆料,除了华为,也有更多的厂商开始探索串联 OLED 方案,有望在这两年内渐渐实装。这其实也给了国产供应链一个新的机遇。国产的 LCD 和单层 OLED 供应链,更多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姿态,而双层 OLED 这个技术,国内像京东方这样的上游,也已经拿出了自己的量产产品。虽然不管是产品素质还是技术都距离 LG 还有差距,但依旧有可圈可点之处。而随着供应链的逐步成熟,双层 OLED 屏幕也不再是曾经高高在上的顶配专属,华为今年发布的 MatePad Pro 就搭载了一块素质相当不错的 12.2英寸双层 OLED 屏幕,起售价 3999 元。2025 MatePad Pro 12.2当其他参数带来的体验进步越来越不明显,屏幕的更新,特别是双层 OLED 屏幕,带给消费者的感知,依旧属于「一眼能看出」的级别,加上看不到的低能耗、长寿命特性,已经称得上是一种非常利好消费者的技术。所以做双层 OLED 虽然难,但确实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文|苏伟鸿我们正在招募伙伴📮 简历投递邮箱hr@ifanr.com✉️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更多岗位信息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