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我们在北京等你——一场关于技术的真诚相聚

边缘计算社区 2025-08-18 23:59

嘿,朋友。


如果你也在思考AI如何真正落地,如果你也在寻找边缘计算的下一个突破口,如果你也想知道当智能遇见边缘会碰撞出什么火花——8月23日(本周六),来北京西城区希尔顿逸林酒店,我们一起来聊聊。

这是第十一届全球边缘计算大会,时隔两年重返北京。选在离北京西站很近的地方,就是想让外地的朋友来得方便一些。

为什么是"AI on Edge:重构智能边界"?


过去几年,我们都见证了 AI 的爆发。但老实说,真正能用起来、用得好的案例,还是太少了。问题出在哪?可能就在于我们总是把 AI 想得太远、太大、太抽象。

这次,我们想换个角度——当AI遇见边缘,当算力下沉到离你最近的地方,当每一个具体的问题都能找到务实的解法,"边界"就不再是限制,而是机会。

资讯配图

主会场——从理论到实践的七个视角


通信与AI如何真正融合?


杨婷婷,鹏城实验室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的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杨教授会跟大家聊聊"大模型时代通信与AI的融合之路"。

她不会只讲概念。作为WirelessGPT的实践者,她会告诉你通信大模型在信道估计、环境重构、目标跟踪这些具体任务中,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更重要的是,她会分享 AI Edge 联盟与 GenAINet 的国际合作经验——6G不是遥远的未来,它的部署路径已经在探索中。


工业数据如何变成智能决策?


金发华,EMQ首席产品官,边缘计算社区的老朋友,本次金总将带来全新分享"AI驱动的工业边云一体化——从数据到智能决策"。

如果你正在为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发愁,这场分享别错过。金总会告诉你怎么用Sparkplug B + UNS打通多厂区、多系统的数据管理,怎么让AI在生产监控、预测性维护中真正发挥价值。最有价值的是,金总会分享真实案例——那些已经跑通的、可以直接借鉴的路径。

从Nature论文到产品的完整路径


周静,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分享"基于保利飞桥开源框架进行CT影像肺结节智能分析"。

这可能是整场大会最接地气的分享之一。从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到搭建 seeyourlung.com.cn 这个实际产品,周教授会讲述完整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她会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医疗AI模型如何在临床环境中做到准确、稳定、合规、高效?

和周教授线上聊过几次,印象很深刻,她说:"做接地气的研究,让科研成果服务于人民健康。"这个平台已经可以像一位经验丰富的AI医生,为肺结节患者提供咨询,缓解焦虑。


网络能力如何真正开放?


王恩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谈"基于新软件技术的网络能力开放"。

运营商和OTT一直在寻找合作的最佳模式。王博会分享如何用大模型、轻量化执行等新技术,快速构建定制化的网络服务。最实用的部分:如何简化用户对网络服务的发现和调用——这直接关系到网络能力开放能否真正落地。


边缘算力的全球化思考


傅伟峰,OWS创始人,带来"穿透·破局·升维:OWS边缘算力的全球智能底座革命"精彩分享。

傅总是边缘云行业非常资深的专家,深耕边缘云超过15年,从0到1成立OWS,凭实力在巨头垄断的市场撕开了一个口子。当边缘算力成为全球化基础设施,机会在哪里?挑战又是什么?傅总会从全球视角分享边缘算力的布局思路。

Agent时代的统一平台


杜知恒William,小宿科技创始人,曾任红杉中国对冲基金创始成员,曾在高瓴资本、百度、罗兰贝格等企业从事投资、战略及咨询岗位。分享主题"One Platform for all agents"。

当 AI Agent 越来越多,如何管理?如何协同?如何让它们真正服务于业务?这是每个想用好AI的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杜总会分享小宿智能搜索如何建立行业壁垒,在数月内实现 2500 万美元 ARR,并帮助头部 Agent 客户快速迭代。

投资人视角:机会在哪里?


温廷灿,耀途资本投资副总裁,复旦大学人工智能方向硕士,硅基流动天使投资人,温总将和大家分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创业机会"。

他长期专注AI、基础设施和开源领域的投资。如果你是创业者,想知道资本在看什么;如果你是企业,想了解行业趋势,这场分享会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温总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问题,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过去 Edge Infra 相比于 Cloud Infra,长成百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比较少,AI时代的 Edge Infra 未来是否有更多的百亿美金公司?

资讯配图

另外,由中国移动研究院牵头编写的《大模型与边缘智算融合发展白皮书在上午主会场正式发布,运营商在 AI 时代的思考和布局值得关注。

资讯配图

下午分论坛——两条平行线的深度探索


AI边缘A专场


产业全景扫描

丁怡心中国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业务主管,丁老师会带来"边缘人工智能洞察——产业发展与应用实践"精彩分享。从权威机构的研究视角,帮你看清整个边缘智能产业的现状和趋势。帮助大家全面理解边缘人工智能的技术价值与商业潜力,激发对自身业务场景中边缘人工智能应用的思考与创新。

运营商的AI思考

李聪,中国电信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总监,李总会分享"AI时代的网络技术演进思考"。运营商不只是管道,他们对AI时代网络演进的思考,值得所有人关注。

边缘云的下一代架构

周晶,阿里云边缘计算高级技术专家,同时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周老师会详细讲解"AI浪潮驱动下的下一代边缘云架构"。阿里云的实践经验,对正在构建边缘基础设施的企业特别有价值。本次分享周老师将结合多年分布式容器云与边缘 AI 推理平台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

端边云协同的视频实践

另一位李聪,火山引擎边缘智能高级工程师,分享"火山引擎'端-边-云'协同架构的视频分析实践"。视频分析是边缘AI最典型的应用场景,字节跳动这一块遥遥领先,字节跳动的实践值得借鉴。

 圆桌论坛

所有讲师将围坐一起,深入探讨你最关心的问题。


AI边缘B专场


数字基建的顶层设计

唐汝林,华信设计咨询院院长助理兼数字基建所所长,分享"高质量构筑大模型时代的数字新基座"。从基础设施的角度,重新思考AI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底座。

MEC与AI的深度融合

李俊峰,中国电信研究院智网MEC产品线解决方案总监,李总将带来"MEC All in AI的实践与思考"。MEC(多接入边缘计算)如何全面拥抱AI?运营商的探索值得关注。

学术前沿的优化策略

杨松,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长聘副教授,分享"云边协同下无服务器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理论研究如何指导实践?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可能会启发你的思考。

天基大模型的想象空间

邢若粼,一苇宇航创始人,带来"天基大模型赋能卫星'自动驾驶'"。当AI上了天,卫星也能自动驾驶了。这不是科幻,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邢博士长期深耕卫星计算领域。

资讯配图


Intel的边缘实践

赵骞理,英特尔边缘与网络架构师,赵老师会分享"边缘融合场景下基础设施的参考实践"。作为芯片巨头,Intel对边缘基础设施的理解和实践,能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启发。赵老师团队为融合边缘提供了一个高性价比的方案和思路,包括硬件方案,软件栈和参考案例,欢迎大家学习交流。

为什么你应该来?


说实话,技术大会很多,但真正能让你有所收获的不多。我们不想办一场只有PPT和概念的大会,我们想要的是:

如果你是技术人——你能听到一线的实践经验,知道别人踩过什么坑,找到什么解法。

如果你是创业者——你能了解大厂在做什么,资本在看什么,市场机会在哪里。

如果你是企业决策者——你能看清AI+边缘的真实价值,找到数字化转型的可行路径。

如果你只是对技术感兴趣——你能听到最前沿的探索,看到技术如何改变世界。

还有一个觉得大家应该线下参会的原因是,你线上看直播,过一会就划走了,线下去了会场,会倒逼自己学习进步,感受氛围,见到技术大佬,那种感觉是真的不可言喻的,就好像,我们去演唱会现场和在屋里听歌,可以对比一下。

一些实用信息


时间:8月23日(本周六)

地点:北京西城区希尔顿逸林酒店3楼

(北京西站附近,交通便利,最近地铁是达官营地铁站)

指导单位:AI Edge 联盟

主办方:边缘计算社区

战略合作伙伴:EMQ

(长期主义,六年相伴)

支持单位:华为、中国移动、保利飞桥、OWS、网宿科技、明赋云

还有一个小彩蛋:

下午会有"金边奖"颁奖典礼,我们想认真地表彰那些在边缘计算领域做出贡献、做出影响力的团队。


最后


AI一天,人间一年。两年没见了,技术世界已经天翻地覆。

AI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玩具,边缘计算也不再是小众的技术。当它们相遇,当理论遇见实践,当问题遇见解法——这就是我们想在8月23日和你一起探讨的。

我们准备了真诚的分享,实在的内容,还有一群和你一样在思考、在实践、在探索的朋友。

北京见。


资讯配图
最后的最后,回答一下大家老朋友心理可能想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一直举办全球边缘计算大会?
答:很多事情,看似没有必要再做,却依然值得去做。因为只要这个大会还在,就有一个平台,让分散在各地的同(zhui)行(meng)们(ren)不至于彼此陌生、各自孤行。哪怕如果行业的光环褪去,我们依然需要一个可以见面、交流、碰撞想法的地方。
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理由,也没有那么多想法,就单纯想把一件事坚持做十年,想想就挺酷的。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