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AI绘画软件(Midjourney中国版)

新事时序 2025-08-19 17:35
资讯配图

文|王小发

昨天刷朋友圈,又看到有人晒AI画的头像。精致得不像话。

说实话,从Midjourney火到现在,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玩意儿到底怎么赚钱的?背后的产业链又是什么样子?

今天就来拆解一下。

01 产业链全景图🌴

资讯配图

AI绘画软件的产业链,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上游是技术基础设施。算力、模型、数据。三大件。缺一不可。

中游是平台和工具。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DALL-E这些。还有各种套壳应用。

下游就是用户和应用场景了。设计师、营销人员、普通消费者。游戏、广告、电商、内容创作。

听起来简单。实际上每一层都有自己的门道。

比如上游的算力,不是随便买几张显卡就能搞定的。需要专门的训练集群。推理集群。还要考虑成本控制。

中游的平台,看似只是个界面。背后涉及模型优化、用户体验、商业化策略。每一步都是坑。

下游的应用场景,更是千变万化。B端和C端的需求完全不同。

02 收入总拆解🌴

资讯配图

先说说钱从哪里来。

订阅费是大头。Midjourney的标准版29美元/月。专业版99美元/月。企业版还要更贵。

按照他们公开的数据,付费用户超过100万。简单算算,月收入至少3000万美元。一年就是3.6亿美元。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API调用费用更赚钱。很多应用都在调用他们的接口。每次生成图片都要付费。量大了,这笔钱可不少。

还有企业定制服务。大公司有自己的需求。私有化部署、定制化训练。这种项目动辄几百万。

广告和合作也是一块。虽然现在不多,但未来肯定会有。

最关键的是,成本结构很特殊。

边际成本极低。多一个用户,增加的成本主要就是算力。而算力成本在快速下降。

这意味着什么?规模效应非常明显。用户越多,单位成本越低,利润率越高。

03 上游产业链🌴

资讯配图

上游最重要的是算力。

NVIDIA垄断了训练市场。A100、H100这些卡,基本没有替代品。AMD想分一杯羹,但差距还是很大。

算力成本是最大的支出。一个中等规模的AI绘画模型,训练一次可能需要几万小时的GPU时间。按照云服务商的价格,轻松上百万美元。

所以你看到很多公司都在自建机房。买显卡、搭集群。前期投入巨大,但长期看划算。

数据是另一个关键。训练数据的质量直接决定模型效果。

早期大家都在疯狂爬取网络图片。Getty Images、Shutterstock这些图库公司急眼了。开始打官司。

现在越来越多公司选择购买正版数据。或者和内容平台合作。成本上升了,但法律风险下降。

模型架构这块,开源和闭源并存。

Stable Diffusion开源,大家都能用。但要做出差异化,还得自己优化。

OpenAI的DALL-E闭源。技术领先,但只能通过API使用。

各有各的策略。也各有各的活法。

04 中游产业链🌴

中游是最有意思的一层。

技术门槛看似不高,但要做好很难。

模型优化就是个无底洞。同样的Stable Diffusion,有人做出来的效果就是比别人好。细节优化、参数调整、后处理算法。每一步都是技术积累。

用户体验更是关键。Midjourney的Discord机器人模式,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奇怪。现在看来,这个设计很巧妙。降低了使用门槛,还有社区属性。

国内有很多模仿者。6pen、画宇宙、文心一格。各有特色,但还没有真正的爆款。

商业化模式差异很大。

有的走订阅制。稳定收入,用户粘性高。

有的走按次付费。门槛低,容易起量。

还有的走免费增值。先圈用户,再考虑变现。

哪种模式最好?还在验证中。

技术服务商也很重要。很多公司不想自己训练模型,直接采购现成的解决方案。这里面也有不少机会。

05 下游产业链🌴

下游的应用场景在快速扩展。

设计行业是最早的受益者。广告设计、包装设计、UI设计。效率提升明显。

但也带来了冲击。初级设计师的工作被替代。高级设计师的价值更加凸显。

游戏行业需求旺盛。概念设计、贴图制作、角色设计。AI工具已经成为标配。

电商领域潜力巨大。商品图片、营销素材、店铺装修。中小商家的成本大幅降低。

内容创作是最大的增量市场。

短视频、公众号、小红书。每天都有海量的配图需求。AI工具刚好满足了这个痛点。

个人用户的付费意愿也在提升。头像制作、个性化定制。虽然单价不高,但量级很大。

企业级应用刚刚起步。品牌设计、营销活动、产品宣传。需求明确,付费能力强。

但也有问题。版权纠纷、内容审核、技术门槛。每一个都是挑战。

06 行业发展趋势🌴

资讯配图

技术还在快速迭代。

模型效果越来越好。生成速度越来越快。成本越来越低。

多模态融合是大趋势。文本、图片、视频、音频。最终会整合在一个平台上。

个性化定制需求增长。每个人都想要独特的风格。Fine-tuning、LoRA这些技术会更普及。

商业模式在分化。

平台型公司走规模化路线。拼用户数量,拼生态建设。

垂直型公司走专业化路线。深耕某个领域,做精做深。

服务型公司走定制化路线。为大客户提供一对一服务。

监管政策还在摸索中。版权保护、内容审核、数据安全。规则会越来越清晰。

国际化竞争加剧。

中美两国都在加大投入。技术路线有差异,但目标一致。

欧洲在监管方面走在前面。可能会影响全球标准。

最后说一句。这个行业还很年轻。变化很快。

今天的格局,可能明天就被颠覆。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才能跟上节奏。

资讯配图

【往期部分内容回顾】↓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乡村振兴(重要拆解)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智慧城市产业链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体育用品(鞋服)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碳中和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蜜雪冰城产业链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美妆护肤行业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环保家电产业链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黄金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婚戒产业链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运动健身行业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自媒体产业链(附玩法详解)

一天吃透一条产业链:智能驾驶产业链

☀ 结束 ☀

感谢阅读,欢迎点赞、收藏或分享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AI 软件
more
绿水青山 低空守护 | 云圣智能亮相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以低空+AI书写“两山”实践新画卷
【AI加油站】RPA 流程自动化系列一:《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魔力象限》市场格局、厂商优劣与选型指南(附PDF下载)
2025亚洲通航展倒计时100天:“空天逛展助手”AI智能体即将上线
寒武纪、景嘉微等掀“热浪”,国内AI芯片厂商再度发力
大模型究竟是怎么思考的?这可能是近期最有趣的高质量AI访谈
Arm 高层解析:AI 计算技术路线图独家发布;来自阿里云计算、火山引擎等行业大咖实战案例拆解
建议收藏|大牛提出AI开发全新生命周期,这套框架「CC/CD」帮你终结老板狂喜-工程师崩溃循环
小扎“亿元俱乐部”刚组就被拆!千人AI团队面临裁员,高管也得走
非遗新生|当非遗蜀锦遇上AI原创科技
【AI大模型展】思必驰DFM大模型——具有通用智能、针对垂域的行业语言大模型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