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
家
观
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2024年12月正式推出首份刊物《WAIC UP!》,这是一部「AI时代进化指南」。我们邀请全球AI及跨领域的先锋力量,借由他们的独特视角,针对AI争议问题,带来一些反直觉、非共识的思辨观点。
本期,我们有幸邀请曾鸣书院创始人、阿里巴巴集团前首席战略官曾鸣,与我们一同探讨产业AI化的战略布局与盈利之道。
曾鸣
曾鸣,曾任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湖畔创业研学中心教育长。他在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的Dragons at Your Door (2006)和Smart Business(2018)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权威著作。他多次被Thinkers50(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管理思想家)组织选为全球领先的战略思想家。他在中国出版的《略胜一筹》《龙行天下》《智能商业》《智能战略》等著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企业家的思考。
曾鸣于1991年获得复旦大学世界经济专业学士学位,1998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国际商务及战略学博士学位。
以下为曾鸣独家观点的部分摘录:
AI应用并没有瓶颈,
难点在时间与场景积累

“虽然大模型的智能突破暂时碰到一些瓶颈,但是AI的应用其实正在开始,并没有瓶颈。”
/ 01
具体到我们今天的场景,因为大模型整体性能遭遇阶段性的瓶颈,这个时候大家便转向热炒具身智能,觉得这是下一个更大的热浪。但我个人认为具身智能的成熟可能还需要10年左右。
虽然大模型的智能突破暂时碰到一些瓶颈,但是AI的应用其实正在开始,并没有瓶颈。只是我们需要时间去结合各种场景,去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找到技术与商业结合的“甜蜜点”,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积累。所以我不觉得现在AI的商业化落地存在瓶颈,毕竟再怎么发展也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去形成这样一个势能。
视觉模型的突破,或将开启
AI技术革命的“iPhone时刻”

“这一轮技术革命会迎来自己的原生硬件,它可能是某种眼镜跟耳机的组合,因为眼镜是最自然的视觉交互入口。”
/ 02
从技术的角度,我刚讲到大模型遇到了一个阶段性的瓶颈,但是在大模型领域还有很多特别值得去努力的方向,比如多模态就有非常大的空间。多模态中有一个是对物理世界的理解,就是所谓的世界模型。如果没有这个,机器人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需要先突破视觉大模型,才会有后面的技术创新。因此,我比较看好的还是多模态,特别是视觉大模型的突破。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体验。人的视觉其实是先于其他的感官发展的,如果没有视觉的发展,大脑其实根本就没有智商可言。
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判断,我觉得未来五年左右,多模态,特别是视觉模型,将会有很大的突破,我们很有可能看到一个特别创新的产品,也就是大家一直在讲的——很期待iPhone之后的那个产品是什么。我觉得在那个时间点上,这一轮技术革命会迎来自己的原生硬件,它可能是某种眼镜跟耳机的组合,因为眼镜是最自然的视觉交互入口。
开源与封闭,
两条并行的商业化路径

“大模型可能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开源,第二条路就是基于封闭的大模型打造出能代表未来场景的产品和服务。”
/ 03
大模型可能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开源,能把这条路走得非常极致也特别重要。因为我们无法想象,如此重要的基础技术,只被少数两三家公司垄断。所以能有一个社会化的、技术足够强大的开源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将来用哪种方法让这个开源体系更合理地分摊掉成本,我觉得那条路是不难找到的。
第二条路就是基于封闭的大模型打造出能代表未来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它可以获取比较高的收入和利润,可以让企业用自己的收入持续投入研发。这就是谷歌在搜索和P4P广告出来以后的状况。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大模型还没演化到在技术上可以形成用户体验的突破,让大家愿意去付费。就像我刚讲到的AI硬件,我相信不管是8年还是10年,出来以后大家肯定愿意买单。这相当于是多了一个加强大脑,无非就是多了一个眼镜而已,但其他的体验比现在好很多很多,那用户肯定会买单。那个时候,对于AI的持续投入就有了经济上的保证。
可在微信小店购买纸刊
也可扫码在线阅读

扫码进入#03期《WAIC UP!》
解锁9篇AI时代最实用的解决方案
Hello: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推出首份刊物《WAIC UP!》,一部「AI时代进化指南」。
WAIC UP! WAKE UP MORE!
我们邀请全球AI及跨领域的先锋力量,共同释放思考的力量与智慧的主张,旨在唤醒更多人,探究关乎技术跃迁、自我边界和未来文明的无限可能。
准备好!释放你的思考,觉醒你的行动,与我们一同探究那些尚未显现的可能性,勾勒以人为中心的未来智慧文明全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