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GPT-5是一个分水岭,终于学会了「推理」。联创Greg Brockman最新访谈畅谈了OpenAI AGI之路,未来AI可以做到边用边学,在超临界模式下推导出N阶后果。
「GPT-5,是一个分水岭」。
昨天,OpenAI联创Greg Brockman在Latent Space团队的专访中对GPT-5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这一小时的访谈,含金量极高。
从GPT-5 的意义、推理与强化学习的转折点,到算力瓶颈、AI工程实践,再到对未来社会的预判,Greg Brockman的对话透露了OpenAI最新战略的思考。

他还表示,「当内部训完GPT-4时,我们就知道下一步必须走向推理范式。这不是新想法,而是让模型变得可靠的唯一途径」。
以下是,全文访谈的核心亮点:
· GPT-4持续对话,但不够可靠;GPT-5开始真正学会「推理」
· 未来模型不再是「一次训练+无限推理」,而是边用边学
· 超临界学习:AI学到的不止是答案,还能推导出后果链
· 使用AI是一门管理学,要当多智能体的经理人。
· 唯一稀缺的,是算力

谈及GPT-5时,Greg强调这是OpenAI首个「混合模型」,通过路由器在推理模型与非推理模型之间自动切换。
这种模式降低了使用复杂度,避免用户纠结于「该选哪个版本」。
从性能上看,GPT-5 已经在数学、编程、物理等高智力任务上表现出质变。

对此,Greg将其与前几代旗舰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GPT-3出世后,所具备的文本能力还很浅,甚至连「排序数字」这样的基础任务都做不好。
到了GPT-4,其实用性大幅提升,成为广泛商用的基础,但在真正深度智力上仍有欠缺。
「而GPT-5,则是一个分水岭」。
GPT-5在极难的领域上,如IMO、IOI国际比赛中,已经能写出与最优秀人类相当的证明。
这在过去是极大的挑战,而现在我们能用少数人团队把它解决掉。

更令人震惊的是,物理学家已经反馈,GPT-5 给出的推理过程,能重现他们花了数月研究才得出的见解。
这意味着,模型已经不再只是「辅助写作工具」,而是真正的科研合作者。
他还提到,OpenAI在GPT-4之后,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判断:
光靠海量预训练数据,根本无法让模型真正可靠。
早期实验显示,GPT-4虽能连续对话,但常常「跑偏」,并不可靠。
因此,团队认定必须让模型「测试想法——获得反馈——强化学习」,才能缩小与AGI的差距。
Greg解释道,我们希望语言模型能像当年Dota AI一样,从随机初始化的神经网络,最终学到复杂、稳定的行为。
强化学习能把有限的人类任务设计,放大出可靠的智能。
这也是GPT-5背后最大的范式转折:从静态训练,迈向动态推理。
人类学习有「睡眠回放」,AI也在探索「推理-再训练」的循环。
OpenAI模型从「离线训练+大量推理」转向了「推理+基于推理数据的再训练」,逐步接近人类学习的过程。
Greg表示,「我们正在从『一次性训练,无限次推理』的时代,迈向『边推理边训练』的新纪元」。
这个过程中,人类只需设计少量任务,模型通过成千上万次尝试即可学习到复杂行为,但算力消耗巨大。
当算力增加10倍、10000倍,模型就会出现「超临界学习」(Supercritical learning)。

它意味着,LLM学习不仅是掌握当前任务,还要推导二阶、三阶效应。
展望模型未来新应用,Greg在生物研究所的经历让他相信,DNA就像预言一样,可以被神经网络学习。
他表示,对于神经网络来说,人类语言和生物语言没有本质区别,我们在DNA建模上已经能做到GPT-2的水平。
Greg还提到,自己的妻子患有罕见遗传病,AI在医疗上的突破,对于他来说有着更重要的个人意义。


有了如此强大模型,开发者如何将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若要充分发挥模型的潜力,确实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
这需要一种近乎偏执的韧性,去真正摸清模型能力的边界与缺陷的轮廓。
为此,Greg提出了最佳工程实践——
1. 构建AI友好型代码库:模块清晰、单元测试完整、文档详尽;
2. 拆解任务,让多个智能体并行完成;
3. 要做「Prompt库」管理,积累自己的提示武器库,不断探索模型的边界。
不过,这些Prompt往往不是唯一正确答案,而是能让模型发挥创造性和多样性的测试。
访谈中, Greg表示,「我始终模型当作一个开发团队,而不是单一的工具」。
它可以远程异步完成任务,也可以像结对编程一样实时协作。
更重要的是,AI不介意被完全「微观管理」,而且还可以被无限复制,这一点是人类开发者无法做到的。
GPT-5在前端测试上表现突出,但开发者不能只「过拟合」某些强项场景,要学会让AI在不同模块间切换,形成完整的工作流。

Greg举了一个例子,自己平时会把非关键任务外包给模型,降低风险,同时还能保持信息流动。
他还豪言,OpenAI正在建造人类史上最庞大的智能机器。相比之下,「阿波罗计划」这样的工程都黯然失色。
即便部分工作被自动化,优秀工程师依然稀缺。
关于当前AI研究现状,Greg指出,不同实验室并非是同质化,而是各自有独特取向。
OpenAI的重点是——下一个范式的转折,优先级包括:推理范式、多模态、应用。

下一个未来,算力将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资源。
在OpenAI内部,拥有更多计算资源后,研究人员才能开展更大的项目,取得更多的成果。
近来,奥特曼称,我们内部有更强大的模型,但因算力不够,还拿不出来。
谈到AI的极限时,Greg一针见血,「瓶颈永远是算力」。
如果你能给我们更多的算力,我们就能把它转化为更强的模型。
他还将算力比做一种「能量」,预训练是将能量转化为潜在的智力(potential energy),而推理则把智力再次释放为动能(kinetic energy),用于现实世界中的任务。
为此,OpenAI今年开始打造「星际之门」超级集群,不断扩张基础设施。
在Greg看来,未来社会中的「算力分配」将成为核心议题,甚至比财富更加稀缺。
用他的话来说,「未来唯一肯定会稀缺的资源,是算力」。

Greg相信,随着算力Scaling,AI推理深度将呈指数级增长。

访谈中,当主持人问及,你想要发送到2045年一张便条会是什么?
Greg Brockman表示,那将会是一个惊人丰饶的世界,AI的进步可能让我们实现科幻小说中的梦想,甚至迈向多星球文明。
AI的应用空间无比广阔,无论是医疗、教育还是其他行业,都有无数「未被采摘的果实」等待探索。
不过,如何构建一个公平、高效的社会来分配计算资源,将是未来需要深思的问题。

但他也认真强调:
如果AI能免费生成一切物质,金钱可能会失去意义;
但算力将成为新的稀缺品,谁能获得更多算力,就能做更多事。
采访的最后,Greg回忆起年轻时,常觉得「错过了时代」。
他表示,「我曾以为等到我准备好时,所有酷炫的问题肯定早被解决完了…结果证明这想法大错特错。问题的数量会随时间增长而非减少」。
换句话说,现在依然是进入AI的最佳时机。
☟☟☟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筹备组征集公告☜
☝
精选报告推荐:
11份清华大学的DeepSeek教程,全都给你打包好了,直接领取:
【清华第四版】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清华第七版】文科生零基础AI编程:快速提升想象力和实操能力
【清华第十一版】2025AI赋能教育:高考志愿填报工具使用指南
10份北京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北京大学第五版】Deepseek应用场景中需要关注的十个安全问题和防范措施
【北京大学第九版】AI+Agent与Agentic+AI的原理和应用洞察与未来展望
【北京大学第十版】DeepSeek在教育和学术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上中下合集)
8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专题系列教程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一--吴飞:DeepSeek-回望AI三大主义与加强通识教育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二--陈文智:Chatting or Acting-DeepSeek的突破边界与浙大先生的未来图景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三--孙凌云:DeepSeek:智能时代的全面到来和人机协作的新常态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四--王则可:DeepSeek模型优势:算力、成本角度解读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五--陈静远:语言解码双生花:人类经验与AI算法的镜像之旅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六--吴超:走向数字社会:从Deepseek到群体智慧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七--朱朝阳:DeepSeek之火,可以燎原
浙江大学DeepSeek专题系列八--陈建海: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与AI通识教育之未来
4份51CTO的《DeepSeek入门宝典》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1册-技术解析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2册-开发实战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3册-行业应用篇
51CTO:《DeepSeek入门宝典》:第4册-个人使用篇
5份厦门大学的DeepSeek教程
【厦门大学第一版】DeepSeek大模型概念、技术与应用实践
【厦门大学第五版】DeepSeek等大模型工具使用手册-实战篇
10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二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技术溯源及前沿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从大模型、智能体到复杂AI应用系统的构建——以产业大脑为例(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金融——AI驱动的金融变革(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人工智能重塑科学与工程研究(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司法及相关思考(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AI大模型如何破局传统医疗(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年大模型:从单词接龙到行业落地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2025大小模型端云协同赋能人机交互报告(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DeepSeek时代:让AI更懂中国文化的美与善(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二季:智能音乐生成:理解·反馈·融合(附PDF下载)
6份浙江大学的DeepSeek公开课第三季专题系列教程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走进海洋人工智能的未来(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当艺术遇见AI:科艺融合的新探索(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AI+BME,迈向智慧医疗健康——浙大的探索与实践(附PDF下载)
【精选报告】浙江大学公开课第三季:心理学与人工智能(附PDF下载)
【AI加油站】第八部:《模式识别(第四版)-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附下载)
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高端社区

一次性说清楚DeepSeek,史上最全(建议收藏)
DeepSeek一分钟做一份PPT
用DeepSeek写爆款文章?自媒体人必看指南
【5分钟解锁DeepSeek王炸攻略】顶级AI玩法,解锁办公+创作新境界!
【中国风动漫】《雾山五行》大火,却很少人知道它的前身《岁城璃心》一个拿着十米大刀的男主夭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913572853),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投稿请与小助理联系(微信号:AI480908961)
编辑:Zer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