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Talk | 资源有限的团队,如何突围具身智能研究?

深蓝具身智能 2025-08-26 10:56
资讯配图
“做具身智能研究,是不是得先攒够百万条数据、架起一排服务器?” 这是不少初创团队和高校实验室常问的话。
确实,现在打开行业报告、研究成果Highlight,乍看都是 千亿参数模型」、百万小时实测数据」、百万数据集好像没这些就没资格入场
随便一刷某社交平台,也随即出现了如下求助帖: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具身智能的风正劲,大厂们握着海量数据与超强算力在赛道上狂奔时,更多小团队攥着有限的资源,在赛道边张望 ——  手里没那么多 “硬家伙”,该往哪走?能怎么闯?这些实实在在的迷茫,比行业报告里的 “大好前景” 更戳心。
所以……
资讯配图

其实不止小团队在犯难,整个行业也缺个能敞开聊这些 “实在问题” 的地方 —— 不讲空泛的趋势,就让有经验的人讲讲踩过的坑、试过的招。

正因为这份迫切,深蓝学院正式推出技术圆桌派栏目《具身三人行》结合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态势、未来发展,每一期通过3位不同嘉宾之间的思辨,为业内人士、行业关注者提供专业且有深度的内容,打造兼具专业性与传播力的对话碰撞栏目(文末扫码,免费参加)

资讯配图

资源有限团队的破局之

第01期就瞄准了前文描述的这份真实的困境。
我们不想谈空泛的行业趋势、无聊的技术宣讲,只盯着小团队最关心的四个问题刨根问底:

缺乏数据与算力,科研有哪些切入口?
被低估但潜力巨大的研究路径有哪些?
如何利用学术界优势做出企业难以复制的工作?
如何平衡“热门话题”vs“真正有价值”?

毕竟在算法路线还没定数、应用场景尚在摸索的当下,能帮小团队迈过 “资源坎”、找到 “突破口”,听过来人讲讲经历、捋捋思路,或许比喊十句 “具身智能大有可为” 更实在。

第1期嘉宾阵容:

  • 主持人:周博宇

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微分智飞(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联创,首席科学家。

代表成果获得机器人顶刊IEEE TRO最佳论文奖(亚洲单位首次),RAL最佳论文奖,ICRA无人机最佳论文提名,多个工作被列为TRO受欢迎论文、RAL 受欢迎论文 (排名第一) ,多次被 IEEE Spectrum,Tech Xplore等知名科技媒体报道。多个开源项目受到广泛关注。

  • 嘉宾:李翔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导;机器人灵巧操作领军人物,长期从事机器人灵巧操作和人机交互方向的研究。

他带领团队获得了2024 ICRA机器人抓取操作挑战赛-手内操作赛道的冠军以及全部赛道唯一“最优雅解决方案”、2025 ICRA机器人抓取操作挑战赛-杂乱抓取赛道的冠军。他同时担任了机器人学两大旗舰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IJRR)和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TRO)的编委。

  • 嘉宾:李永露

上海交大副教授、上海创智学院全时导师,博导,研究具身智能、物理推理、行为理解。

开源项目获Github star 1.3万+;代表工作HAKE(引用1.48k+,Github Star 2.18k+,官网全球访问17万+次)、AlphaPose(引用700+,Github Star 8.3k+)。获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多个奖项。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找方向、用优势、稳心态,小团队的 “破局支点”

  • “小而美” 的可能,得有人帮着辨辨方向。

具身智能的盘子太大了 —— 机器人要动、要感知、要决策,还要懂人的心思,随便一个环节都够研究十年。小团队要是跟着大厂的路子 “全面铺开”,大概率会被拖得没了力气。可要是能找到个 “小而美” 的切口,扎进去做深,说不定就能站稳脚。

但问题是,怎么才算 “小而美”?是选个没人碰的冷门方向,还是在热门里挑个细分?有没有什么踩过的坑、见过的案例?本期具身三人行,听听三位嘉宾怎么说……

  • 高校团队的 “优势牌”,或许还没被好好打出来。

高校里的团队也常犯愁:有想法,有学生,可没企业的场景和数据,怎么把研究做扎实?其实反过来想,高校也有很多优势 —— 不用急着追市场热点,能安安稳稳做几年基础研究:

有的团队连续7年致力于在薄柔性物体操控方向深入探索;有的高校实验室多年研究“昆虫运动仿生”……大家都在追人形机器人时,谁会在意蚂蚁怎么爬?所以,学术圈的 “脾性”到底应该怎么样?本期具身三人行,听听三位嘉宾怎么说……

  • 追热点和做真研究,怎么平衡才不拧巴?

现在具身智能的热点换得快,昨天还在说 “多模态融合”,今天又炒 “具身大模型”。这个方向火,要是不跟着做,怕错过机会;但都去做同一个方向,又难免重复,做不出新意。

到底该怎么判断 “热门里的伪需求” 和 “冷门里的真机会”?本期具身三人行,听听三位嘉宾怎么说……

资讯配图

8月29日,聊点 “实在的”

说到底,具身智能不是、也不该是大厂们的 “独角戏”,第一期《具身三人行》就想当这个 “桥梁”:让有经验的嘉宾把踩过的坑、试过的招好好聊聊,让还在摸索的“小团队”少走点弯路。
我们真诚希望能够为专业学者、从业者及科技爱好者提供高价值的信息交流平台,不用带复杂的问题,带着你的真实困境来就行。毕竟在具身智能这条路上,大家都是摸索者,多聊几句,说不定就有新启发。
资讯配图

具身三人行,圆桌Talk见资讯配图



工作投稿|商务合作|转载:SL13126828869(微信号)

我们开设此账号,想要向各位对【具身智能】感兴趣的人传递最前沿最权威的知识讯息外,也想和大家一起见证它到底是泡沫还是又一场热浪?‍

欢迎关注【深蓝具身智能】👇

资讯配图
1、仅占投稿5% | 推荐入选 CoRL 2025 Oral 的17 篇硬核成果,看机器人学习新趋势!
2、2.6倍成功率碾压SOTA!双 VLM 架构 + 百万数据集,打造跨平台通用具身导航框架!
3、机器人通用导航的底层密码:扩散模型,如何打通场景与平台壁垒?(2篇标志性成果解读)

【研发/硬件需求】咨询


💪致力于解决各类研发、硬件、人才需求。机器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研发硬件,研发合作、企业内训、高校建设、人才内推等具身智能行业综合方案。

商务合作扫码咨询


资讯配图

机器人、自动驾驶、无人机等研发硬件

资讯配图


关于我们:深蓝学院北京总部于2017年成立,2024年成立杭州分公司,2025年成立上海分公司。


学院课程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各大领域,开设近100门线上课程。拥有多个实训基地助力教学与科研,多台科研平台硬件设备可供开展算法测试与验证。


服务专业用户数超11万(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垂直领域的高净值用户),硕博学历用户占比高达70%。已与多家头部机器人企业、头部高校建立深度合作,深度赋能教育 、企业端人才培养与匹配。


工作投稿|商务合作|转载:SL13126828869


资讯配图

【深蓝具身智能】的内容均由作者团队倾注个人心血制作而成,希望各位遵守原创规则珍惜作者们的劳动成果。


资讯配图

点击收藏并推荐本文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