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空产业动态》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指导下,联盟秘书处组织编制了《通用航空产业动态》,于2022年4月开始正式向政府主管部门及成员企业发布,2024年7月更名为《低空产业动态》,每月印发一期。 
国内行业数据 1.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机场已开通运行38条低空航线
7月4日消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机场已开通运行38条低空航线,涵盖“低空+”文旅、体育、应急、农林作业、教育培训、科普研学等场景。阿旗计划以“升级运输机场+新建通航节点+拓展应用场景”为主线推进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同时,规划赤锡通低空智联网平台,实现“一次申请、全网通办”,并布局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低空物流枢纽、航空科普基地等项目,引入eVTOL飞行器、热气球等设备,构建“研发-测试-应用-文旅”产业链。
2.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7月5日消息,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据统计,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专区,遴选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3.民航局公布2024年度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结果
7月7日,民航局公布2024年度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结果。在评价周期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内,对使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开展了经营性作业飞行的571家传统通用航空企业,经初评、公示、复核等环节,评价等级结果为A级企业293家、B级企业220家、C级企业58家。此外,2024年内无经营性作业飞行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共182家。
4.江苏宿迁市建成城市级300米泛低空组网
7月9日消息,江苏宿迁市推动无人机应用技术与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建成城市级300米泛低空组网,部署5G-A网络,建成低空专用5G-A通感一体基站8个,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精度的网络定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0733个,实现城乡5G网络全覆盖。据介绍,宿迁已组建低空科技发展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持续拓展公共治理、生产作业、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物流等领域低空应用场景,开通医疗物资、商务快件等5条低空航线,覆盖城区80%区域;成立“5G+警用无人机联合实验室”,开展警航系统创新建设,研发5G机载终端、天驿站方舱。
5.重庆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8日,重庆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重庆市正从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低空+”多元场景和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快低空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低空飞行时长19万小时、同比增长109.2%,飞行115.7万架次、同比增长67.3%。目标到2030年底,新建起降枢纽、起降场、起降点等各类低空起降设施2500个以上,形成覆盖市域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服务保障设施实现主城都市区全部覆盖。推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打造“30分钟应急响应圈”“空中医疗走廊”等全国典型示范场景10余个,开设各类低空航线1000条以上,年飞行突破1000万架次。
6.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9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会上介绍,深圳市今年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累计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301条。截至6月底,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875个、5G-A通信基站7340个,5G-A通感基站147座。目前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合计超过1900家,规上企业增加值达213.8亿元、增长26.4%。低空经济标准制定方面,深圳立项研制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路划设规范》等36项地方标准;支持并推动美团、大疆等无人机企业主导参与了《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等2项国际标准编制。
7.山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布局“天空之城”、打造低空产业新标杆情况。会上介绍,山东目前拥有经营性无人机企业达到1400余家,培育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发动机、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00余家。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去年以来建成无人机起降平台285个,总量达到524个;建成低空飞行营地4个,总量达到9个;建成4100余套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实现重点空域基本覆盖;已建成省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试运行济南、青岛、日照、滨州等市级服务管理平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技术支撑方面,地形级实景三维实现全省覆盖,16市完成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与LOD1.3模型构建;选取临沂市为试点区域,以实景三维山东为统一时空基底,建立低空空域资源数据体系和评价模型,探索开展低空空间资源评估分析。
8.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汽车、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备案企业达809家,产品超过374万架,在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重点工作方面,将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培育发展动能,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9.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7月18,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4%、33.0%。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23.0%、58.2%。
10.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
7月2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会上介绍,交通强国邮政篇建设扎实推进,邮政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航空快递运能不断增强,铁路运快递已经常态化,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的建设在持续加强。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快推广应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部署了多项试点,聚焦新技术应用、新装备研发、新业态发展,开展系列创新场景应用和核心技术攻坚。突出集成创新,着力拓展交通运输产业链。通过交旅融合试点,打造低空观光、汽车租赁、邮轮旅游等新场景,有效盘活了沿线资源,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低空产业动态》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办公室)指导下,联盟秘书处组织编制了《通用航空产业动态》,于2022年4月开始正式向政府主管部门及成员企业发布,2024年7月更名为《低空产业动态》,每月印发一期。 
国内行业数据 1.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机场已开通运行38条低空航线
7月4日消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机场已开通运行38条低空航线,涵盖“低空+”文旅、体育、应急、农林作业、教育培训、科普研学等场景。阿旗计划以“升级运输机场+新建通航节点+拓展应用场景”为主线推进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同时,规划赤锡通低空智联网平台,实现“一次申请、全网通办”,并布局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低空物流枢纽、航空科普基地等项目,引入eVTOL飞行器、热气球等设备,构建“研发-测试-应用-文旅”产业链。
2.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7月5日消息,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据统计,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专区,遴选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3.民航局公布2024年度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结果
7月7日,民航局公布2024年度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结果。在评价周期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内,对使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开展了经营性作业飞行的571家传统通用航空企业,经初评、公示、复核等环节,评价等级结果为A级企业293家、B级企业220家、C级企业58家。此外,2024年内无经营性作业飞行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共182家。
4.江苏宿迁市建成城市级300米泛低空组网
7月9日消息,江苏宿迁市推动无人机应用技术与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建成城市级300米泛低空组网,部署5G-A网络,建成低空专用5G-A通感一体基站8个,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精度的网络定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0733个,实现城乡5G网络全覆盖。据介绍,宿迁已组建低空科技发展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持续拓展公共治理、生产作业、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物流等领域低空应用场景,开通医疗物资、商务快件等5条低空航线,覆盖城区80%区域;成立“5G+警用无人机联合实验室”,开展警航系统创新建设,研发5G机载终端、天驿站方舱。
5.重庆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8日,重庆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重庆市正从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低空+”多元场景和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快低空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低空飞行时长19万小时、同比增长109.2%,飞行115.7万架次、同比增长67.3%。目标到2030年底,新建起降枢纽、起降场、起降点等各类低空起降设施2500个以上,形成覆盖市域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服务保障设施实现主城都市区全部覆盖。推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打造“30分钟应急响应圈”“空中医疗走廊”等全国典型示范场景10余个,开设各类低空航线1000条以上,年飞行突破1000万架次。
6.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9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会上介绍,深圳市今年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累计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301条。截至6月底,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875个、5G-A通信基站7340个,5G-A通感基站147座。目前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合计超过1900家,规上企业增加值达213.8亿元、增长26.4%。低空经济标准制定方面,深圳立项研制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路划设规范》等36项地方标准;支持并推动美团、大疆等无人机企业主导参与了《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等2项国际标准编制。
7.山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布局“天空之城”、打造低空产业新标杆情况。会上介绍,山东目前拥有经营性无人机企业达到1400余家,培育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发动机、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00余家。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去年以来建成无人机起降平台285个,总量达到524个;建成低空飞行营地4个,总量达到9个;建成4100余套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实现重点空域基本覆盖;已建成省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试运行济南、青岛、日照、滨州等市级服务管理平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技术支撑方面,地形级实景三维实现全省覆盖,16市完成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与LOD1.3模型构建;选取临沂市为试点区域,以实景三维山东为统一时空基底,建立低空空域资源数据体系和评价模型,探索开展低空空间资源评估分析。
8.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汽车、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备案企业达809家,产品超过374万架,在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重点工作方面,将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培育发展动能,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9.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7月18,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4%、33.0%。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23.0%、58.2%。
10.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
7月2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会上介绍,交通强国邮政篇建设扎实推进,邮政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航空快递运能不断增强,铁路运快递已经常态化,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的建设在持续加强。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快推广应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部署了多项试点,聚焦新技术应用、新装备研发、新业态发展,开展系列创新场景应用和核心技术攻坚。突出集成创新,着力拓展交通运输产业链。通过交旅融合试点,打造低空观光、汽车租赁、邮轮旅游等新场景,有效盘活了沿线资源,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低空产业动态》


1.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机场已开通运行38条低空航线
7月4日消息,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机场已开通运行38条低空航线,涵盖“低空+”文旅、体育、应急、农林作业、教育培训、科普研学等场景。阿旗计划以“升级运输机场+新建通航节点+拓展应用场景”为主线推进低空经济规模化发展。同时,规划赤锡通低空智联网平台,实现“一次申请、全网通办”,并布局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低空物流枢纽、航空科普基地等项目,引入eVTOL飞行器、热气球等设备,构建“研发-测试-应用-文旅”产业链。
2.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
7月5日消息,面向社会需求相对不足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教育部正加快推进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着眼帮助其优化知识与技能结构,精准匹配企业对复合性人才需求。据统计,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专区,遴选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微专业”等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围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12个急需紧缺领域的60个重点方向,建设“微专业”和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全国高校共设置2025届毕业生修读的“微专业”2654个,修读毕业生7.4万人。
3.民航局公布2024年度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结果
7月7日,民航局公布2024年度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评价结果。在评价周期2024年1月1日-12月31日内,对使用有人驾驶航空器开展了经营性作业飞行的571家传统通用航空企业,经初评、公示、复核等环节,评价等级结果为A级企业293家、B级企业220家、C级企业58家。此外,2024年内无经营性作业飞行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共182家。
4.江苏宿迁市建成城市级300米泛低空组网
7月9日消息,江苏宿迁市推动无人机应用技术与5G、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建成城市级300米泛低空组网,部署5G-A网络,建成低空专用5G-A通感一体基站8个,为低空飞行器提供高精度的网络定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5G基站10733个,实现城乡5G网络全覆盖。据介绍,宿迁已组建低空科技发展公司,负责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持续拓展公共治理、生产作业、应急管理、文化旅游、物流等领域低空应用场景,开通医疗物资、商务快件等5条低空航线,覆盖城区80%区域;成立“5G+警用无人机联合实验室”,开展警航系统创新建设,研发5G机载终端、天驿站方舱。
5.重庆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8日,重庆市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重庆市正从推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低空+”多元场景和优化产业生态等方面,加快低空经济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低空飞行时长19万小时、同比增长109.2%,飞行115.7万架次、同比增长67.3%。目标到2030年底,新建起降枢纽、起降场、起降点等各类低空起降设施2500个以上,形成覆盖市域的低空起降设施网络,服务保障设施实现主城都市区全部覆盖。推动人工智能和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打造“30分钟应急响应圈”“空中医疗走廊”等全国典型示范场景10余个,开设各类低空航线1000条以上,年飞行突破1000万架次。
6.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9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会上介绍,深圳市今年上半年新增无人机物流航线50多条,累计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301条。截至6月底,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875个、5G-A通信基站7340个,5G-A通感基站147座。目前低空经济链上企业合计超过1900家,规上企业增加值达213.8亿元、增长26.4%。低空经济标准制定方面,深圳立项研制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路划设规范》等36项地方标准;支持并推动美团、大疆等无人机企业主导参与了《无人机感知与避障系统》等2项国际标准编制。
7.山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最新数据
7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布局“天空之城”、打造低空产业新标杆情况。会上介绍,山东目前拥有经营性无人机企业达到1400余家,培育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发动机、零部件和航空材料研发制造企业400余家。低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去年以来建成无人机起降平台285个,总量达到524个;建成低空飞行营地4个,总量达到9个;建成4100余套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实现重点空域基本覆盖;已建成省级综合服务管理平台、试运行济南、青岛、日照、滨州等市级服务管理平台。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和技术支撑方面,地形级实景三维实现全省覆盖,16市完成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与LOD1.3模型构建;选取临沂市为试点区域,以实景三维山东为统一时空基底,建立低空空域资源数据体系和评价模型,探索开展低空空间资源评估分析。
8.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延续较好增势,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5.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汽车、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备案企业达809家,产品超过374万架,在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物流配送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重点工作方面,将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持续培育发展动能,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开展专项行动,培育新产业、打造新动能,加快发展生物制造、低空产业。
9.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
7月18,广东省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简况。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55.4%、33.0%。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7%、42.2%、34.0%、23.0%、58.2%。
10.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
7月21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成效。会上介绍,交通强国邮政篇建设扎实推进,邮政业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航空快递运能不断增强,铁路运快递已经常态化,无人机低空物流网络的建设在持续加强。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加快推广应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部署了多项试点,聚焦新技术应用、新装备研发、新业态发展,开展系列创新场景应用和核心技术攻坚。突出集成创新,着力拓展交通运输产业链。通过交旅融合试点,打造低空观光、汽车租赁、邮轮旅游等新场景,有效盘活了沿线资源,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