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
成都天健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天健君”)
低GI功能大米深加工产品
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获评为
“创新性突出”
“整体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该公司十年磨一剑
打造功能大米及其深加工产品
以科技赋能农业转型升级
持续推动从育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创新





处暑节气,“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示范区的崇州市白头镇,天健君的功能性水稻,风吹稻浪,阵阵稻香。十余年选育的低GI功能性大米,再过一个多月,即将迎来首年“丰收季”。

天健君于2016年创立,围绕“农业+大健康”进行种子源头创新,致力于研发安全、营养的功能性食品。公司创始人、水稻育种家宋德明通过野生稻、粳稻、籼稻种间及亚种间剪颖去雄,采用人工授粉,以传统系谱法育种开展远缘杂交,10余年间在四川、海南等地穿梭育种,从成千上万个杂交水稻组合中筛选出丰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好的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种,成功培育出适合高糖人群的低GI稳糖米。
GI即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是指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的比值。一般而言,高GI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高;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大米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淀粉。淀粉根据其消化速率可分为快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抗性淀粉。抗性淀粉是一种有益于肠道健康的膳食纤维。低GI稳糖米的抗性淀粉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大米,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峰值,维持血糖平稳。相较于普通大米,吃低GI稳糖米具有一定的减少热量摄入和减缓血糖升高的效果。
“当前,市场上存在通过深加工调整GI值的低GI大米产品。”天健君经理助理王莎介绍,“天健君始终坚持育种技术创新,通过系谱法育种自主研发低GI水稻种子,从种源端实现产品功能性的突破。”目前,天健君已成功研发出了第二代低GI大米产品,不仅GI值较第一代产品进一步降低,口感也获得明显提升。
在四川省科技厅和成都市科技局的资金支持下,天健君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开展低血糖生成指数大米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影响效果观察。“通过申报成都市科技局技术创新研发项目并获批立项,我们得到了10万元资金支持,帮助我们从临床医学上验证了低GI稳糖米的效果。”王莎透露,“目前,公司正在研发第三代产品,其米香味更加浓郁,各项指标都在进一步优化中。”


金色稻浪,随风翻滚,在距离天健君所在地不远处一片农田里,“做功能大米领航者”八个大字,矗立于田畴之中。

“自创立之初,我们就将功能大米作为核心战略方向。同时帮助农户解决‘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的难题,切实提升种植效益。”王莎介绍道,“以低GI功能性大米为例,其每亩可为农户带来400-500元的净增收益。”目前,天健君已形成包括稳糖米、低蛋白米、富含花青素米及富锌硒铁米在内的多元化功能大米产品矩阵。
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深入实施“立园满园”行动,近年来,成都市科技局聚焦国家省市农业科技园区,助力农业科技企业“找技术”、创新产品“找市场”、创业孵化“找资金”,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一批农业技术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示范项目,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能。

“在发展初期,公司面临资金困难,我们享受到了科创贷的政策支持,有效缓解了当时的资金压力。”王莎提到。在科技种植方面,成都市科技局助力天健君携手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共同开展稳糖米数字化标准种植模式研究,构建覆盖种植前、生长期到收割入库全流程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确保稳糖米品质安全可控。


在科技赋能种植业的同时,天健君积极布局农产品深加工领域,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公司目前已开发了米线、脆米饼、米酥、面包等一系列低GI大米深加工产品。
“我们不仅仅销售大米及其精深加工产品,对稻谷加工过程中的各类副产物,也正在进行深度开发。”王莎介绍,公司构建了种植、加工、服务三产融合的模式,“一产聚焦功能水稻种植,二产延伸深加工,三产开发对糖尿病和超重人群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三产融合实现从农田到健康管理的全链条价值提升。”





出品:成都科技融媒体中心

你“在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