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01

星舰V2此前还没成功过!

一连串的失败事件也开始让SpaceX公司的声誉受到影响,反对之声愈发强烈。这还没完,6月中旬,代号为S36的星舰在星舰基地静态测试中直接炸在了发射台,可以说直接雪上加霜!
这也是为什么本次执行Flight 10飞行测试的星舰代号直接是S37,而不是36。此次试飞任务因此压力极大,原定于8月24日10飞,但先后因为“地面系统”以及“雷电”原因被推迟两次,直到美国中部时间8月26日18时30分(北京时间27日今早7时30分)才执行发射。
Part 02

时不等人
世界上最大的飞行物体
必须快速迭代

33台引擎,如果你将星舰与当今最大的飞机之一波音747进行比较,每一台的功率超过波音747飞机上所有4台引擎的总功率的两倍,简直难以置信!
下图停靠在发射台上的一级超级重型火箭配备了33台Raptor引擎,其输出功率相当于大约64架波音747。是的,这再次显示出巨大的功率,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物体,真是疯狂!别忘了,二级飞船还有6台(3台海平面发动机,3台真空发动机)。所以这艘巨物,也就是星舰V2(星舰二代)总共有39台猛禽发动机。

马斯克说:Starship V4将在增加3台Raptor引擎后拥有42台引擎,飞船的长度也将显著增加,预计将于2027年首飞。Starship V3相较于当前的 V2将是一个巨大的升级,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完成生产和测试,明年将进行大量的飞行活动。
星舰必须进行快速测试和迭代,其时间表非常紧张!NASA要在2027年使用“星舰登月版(HLS)”,作为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的一部分。根据与NASA的协议,SpaceX需在载人任务前进行多次无人测试,包括轨道测试、燃料补给和月球着陆等。
Part 03

第10次飞行关键看点
要评价本次飞行测试的成功或失败,就必须明确这一次的测试目标是什么。
先说结论:本次任务不会进行“筷子回收”,一级助推器和二级飞船都会进行海上溅落。这是星舰V2版本首次成功的、完整的飞行测试,成功实现了助推火箭非标测试、飞船亚轨道飞行、模拟卫星部署、在轨飞行引擎重启和极限受控再入,解决了Block 2版本在前三次飞行中的重大问题。此次飞行不仅恢复了2024年Block 1版本的成功势头,还为未来的月球和火星任务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奠定了技术基础。

且看笔者就几大亮点分解来看:
01
一级助推火箭“非标情境”测试
SpaceX计划在此次飞行中测试助推器在“非标情境”下的性能,包括定向翻转和模拟引擎失效的着陆燃烧(故意关闭一枚中心引擎,启用中环引擎,最后两枚引擎,依然做到了稳定的悬停溅落)。这些测试需要更高的安全余量,溅落墨西哥湾可降低对地面设施的风险。

第十次飞行中,一级助推火箭选择溅落墨西哥湾而非“筷子回收”,是为了在测试星舰V2版本的非标准条件下收集关键数据、降低对发射塔的风险,并满足环境与监管要求。这种策略优先验证技术,为未来的回收和复用奠定基础。
02
最大亮点:8个星链卫星模拟器成功部署
这也许是本次飞行测试最引人瞩目的一个焦点。在第十次飞行测试中,SpaceX部署了Starlink模拟器(simulators),作为有效载荷释放。也就是说,做了一次星链卫星的部署彩排。这些卫星尺寸与下一代Starlink(v3)卫星相似。通过类似“Pez 糖果式”发射系统挨个释放,模拟未来真实卫星的发布流程。
据直播介绍:每颗卫星模拟器的释放大约需要一分钟,当未来真正开始在星舰上发射 V3 星链时,每次将发射大约 60 颗卫星,因此完成一整组发射大约需要一个小时,但这将再次带来带宽的巨大增加。这将使得使用星链的人们在全球任何地方都能实现千兆上下载速度,对SpaceX来说,星链只是这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看高清太空直播,大家知道星链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03
在轨空间引擎点火
在太空中滑行时,成功重新点燃一枚真空猛禽引擎,测试了在轨引擎重启能力,为未来轨道任务(如燃料转移等)奠定基础。
空间引擎点火测试的目的是验证:
🔷 猛禽引擎在轨重启能力:在太空中,引擎需要在真空环境中可靠地重新点火,这是执行轨道机动、姿态调整或返回地球的关键。测试确保猛禽引擎能在微重力环境下从冷态重新启动,避免因燃料悬浮或点火系统故障导致失败。未来的月球和火星任务需要星舰在轨执行多次引擎点火,例如调整轨道、进入或离开行星轨道、执行受控着陆等。此次测试模拟了这些场景,确保引擎在长时间滑行后的性能稳定。
🔷 测试燃料管理系统:空间引擎点火需要燃料在微重力环境中正确流动到引擎。测试验证了燃料箱加压系统(如氮气环境控制系统)和燃料输送管道在真空环境中的可靠性,解决之前飞行中发现的加压扩散器或COPV(高压氮气罐)问题。
🔷 支持燃料转移技术:燃料转移(Fuel Transfer)是指在太空中将推进剂(如液态甲烷和液态氧)从一艘星舰的燃料箱转移到另一艘星舰的燃料箱。这项技术是星舰深空任务的核心。
第十次飞行的成功点火为这些目标提供了重要数据,标志着SpaceX向深空探索迈出了坚实一步。
04
星舰二级飞船极限再入测试
Starship表面移除大量瓦片,以应力测试再入过程中飞船的脆弱部位。多种金属瓦片选项(包括带主动冷却的瓦片)将测试替代材料的保护效果。飞船侧面安装了功能性回收接口,用于测试热性能和结构性能,并对部分瓦片线进行了平滑和渐尖处理,以应对第六次飞行测试中观察到的热点。星舰飞船再入轨迹设计故意在最大动态压力时施加上级火箭尾翼结构极限的应力。
上面的视频虚惊一场,推进器裙部有一些明显的损坏。尽管如此,星舰飞船仍在继续重返大气层,并且SpaceX故意在这一过程中对飞船施加压力,所以无法保证下降到印度洋的过程会平稳。
而下面的视频可以看到:最终的印度洋溅落过程还是非常精准和顺利的。
马斯克和团队再次顶住压力,SpaceX成功完成第十次Starship飞行测试,标志其飞行计划告别连串失败,2025年上半年不利,终于平息了一口气。但显然,时间紧任务重。后面还要保证本次测试成果的同时,筷子回收一级助推器,同时回收二级飞船。任何一次失误,可能又得缓几次。
SpaceX需在载人任务前进行多次无人测试,包括轨道测试、燃料补给和月球着陆等,此次星舰第十次试飞任务就为“星舰登月版”迭代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SpaceX还计划在完成一次完整的无人月球着陆测试,验证星舰的着陆精度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