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晓婷
在移动机器人行业从爆发式增长迈向理性发展的关键阶段,成立于2020年的法睿兰达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正凭借清晰的战略路径、强劲的产品自研能力与稳健的市场扩张步伐,在行业中逐渐构建起独特的存在感。而“专注于工业领域,做全局柔性无人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这句标语,贯穿了公司发展的始终。
近期,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李进科走进法睿兰达,与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大伟展开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围绕企业发展节奏、行业演进趋势、具身智能与产业融合,以及未来战略布局等关键议题展开。李大伟在访谈中提到,移动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聚焦”。他认为,唯有聚焦,才能深刻理解行业中真实场景的需求。他强调:“面对市场的风口与周期变化,作为创始人必须保持冷静地判断,专注于做正确的事,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深化。”
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法睿兰达,探索其如何在行业的浪潮中稳步前行,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企业路径。
今年以来,您觉得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法睿兰达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
李大伟:这两年整个行业相比前些年的高速增长阶段,确实进入了一个更加理性的发展周期,行业整体面临一定的压力。得益于在新领域的拓展,法睿兰达今年上半年的增长率大概在30%。总体来看,这两年拥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能够实现正增长来之不易,法睿兰达的表现还算稳健。
您之前曾提出行业企业应在垂直、横向或纵向
领域找到自己的赛道,并且这些年也在积极践
行这一战略。那么,除了汽车行业,法睿兰达
接下来是否有计划拓展到其他行业呢?
李大伟:我们的产品形态之所以和很多公司存在差异,核心原因在于我们始终深耕垂直领域与具体场景。这种定位让我们得以避开广域市场里常见的价格战,毕竟很少有企业会针对性地开发这类产品,所以日常竞标时,我们几乎不会与其他公司正面交锋。
目前,我们公司的80%左右的订单仍来自整车行业。然而,从去年底开始,我们按照战略规划开拓了烟草和军工两个新领域。选择这两个行业,正是因为它们存在一定的门槛,这与我们“寻找有门槛的行业以避免内卷”的理念高度契合,也与法睿兰达的企业规模和发展思路密切相关。我们在这两个行业都取得了一些进展,其中军工领域的成效尤为显著。预计今年,这两个新行业的营收占比将达到30%左右。
这一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判断——在垂直行业或新兴赛道中,企业应该在特定场景中深耕细作,进行深度打磨。也就是说,即便是移动机器人应用比例较高的行业,依然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开发的场景。事实上,后进入者之所以能够找到机会,并非要替代现有厂商,而是因为这些特定场景之前并未有人专门开发相关产品,现有替代方案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求。以汽车行业为例,虽然移动机器人在该领域的应用早在30年前就已起步,但至今依然有许多场景待开发。比如,近两年我们在汽车柔性主线开始大规模落地,这就是所谓的“现有行业中的新场景”。当然,要抓住这些机会,前提是必须针对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开发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产品。
法睿兰达正式运营至今,这几年在多个行业都
有了不错的发展。您认为,对公司来说,最关
键的几个因素是什么?
李大伟:法睿兰达的发展,最核心的关键词是“聚焦”与“冷静”。作为一家To B企业,我们无法像To C企业那样靠规模堆量,所以必须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精准出击。聚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聚焦于单一产品,并不断进行打磨;另一种是像我们一样,从具体场景和要解决的问题出发,聚焦少量行业,解决我们能够应对的问题。
第二个关键点是保持战略上的冷静。如今,经济环境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并非做什么都能实现增长,只有做正确的事才能获得增长。特别是在移动机器人行业,竞争者众多且资本活跃,内外竞争压力巨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的状态,这往往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和代价。我见过不少企业在没有做好成本测算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最后即使投了几十亿的生意,仍然亏损。其实创业者、企业操盘手多少都犯过类似的错误,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创业初期,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
因此,作为创业者和企业操盘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冷静,不能被当下的困难环境左右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盲目追随短期风口,而是要专注于做正确的事情。战略正确是企业存活的基石,只要方向对了,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够坚持下去。如果战略、战术和执行力都到位,就能够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反之,即使努力再多,结果也难以持续。法睿兰达其实一直在践行这种理念,我们聚焦产品、聚焦行业、聚焦发展,并将继续理性地看待行业竞争,理性地服务客户群体。
移动机器人已经度过了快速增长阶段,现在,
具身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和移动机器人中开始
受到广泛关注。那么,我们的移动机器人如何
与这一趋势相结合呢?法睿兰达在这一方面有
什么布局?
李大伟:作为操盘手,前瞻性、敏感性不可或缺,面对新机遇,必须有抓住并驾驭的能力。我们判断,具身智能将是行业的下一波热潮,这也是我们持续关注这一领域的核心原因。之所以如此看重,一方面,作为初创企业,我们始终沿着投融资路线推进发展,而具身智能无疑是符合这条路线的重要机遇。能否抓住它并转化为发展引擎,关键在于新赛道与现有业务的结合---这要求我们先精准评估自身业务的 “基因” 与能力。另一方面,我们的 slogan 是“致力于工业领域,做全局柔性无人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目前移动机器人仅解决了无人搬运问题,行业远未实现无人作业,而具身智能从长远看能替代人类作业,这与我们的目标高度契合。
基于对具身智能赛道的判断,我们已着手布局,且主要以合作形式推进。在软件端,法睿兰达已与国内两家大模型企业展开合作,不仅参与模型搭建、为其提供模块研发,还会将优质模型用于数据训练和行业应用;在硬件端,我们已为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提供包括轮毂在内的关键部件,未来计划将合作的人形机器人引入汽车、烟草等行业,进行场景开发与数据训练。
而我们能快速推进这些布局,核心在于 “知己知彼”。我们深知自身优势聚焦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对于不擅长的领域会主动寻找切入点;同时,我们也深刻洞察了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意识到,全新的具身智能技术并非仅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对移动机器人同样重要。未来的工业移动机器人,或许无需大量调试就能通过模型训练理解并适应工作场景;像复合机器人这类复杂机型,融入具身智能后甚至可能迎来革命性变化。而且,移动机器人应用具身智能的速度可能比人形机器人更快,这背后,我们的数据与模型积累正是底气所在。
在行业面临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情况下,法睿兰
达接下来的发展规划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吗?
李大伟:目前,企业的战略执行主要围绕两个层面展开,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在产品研发上,我们有明确的聚焦方向。未来,法睿兰达会紧跟具身智能的浪潮,投入大量精力研发轮式人形机器人;在这一领域,我们聚焦轻量级交付,全力推动产品更成熟、交付更便捷。市场拓展则紧扣行业痛点。现在很多移动机器人企业的难题,不在于技术成熟度或产品创新,而在于 ToB 落地交付的过程。因此,我们计划沿着战略规划开拓少量新行业,比如烟草、国防领域;区域布局上,未来两到三年会聚焦海外,选择我们擅长的行业进行拓展。
与此同时,法睿兰达的经营主导思想也在发生转变,即从追求增长更多转向追求稳定存活。作为创始人,我必须说服自己接受增长率可能不及原计划。这两年多来,我们经历了不少困难,团队早已达成共识:活下去、健康经营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追求最大增长,否则一切增长都只是空中楼阁。
法睿兰达的增长,源于其在喧嚣市场中坚守的长期主义。具体而言,是在垂直场景里深挖价值,在浮躁环境中保持定力,在技术浪潮前主动拥抱。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稳定健康地生存”,是其经历行业周期洗礼后的务实蜕变。这种聚焦核心能力、理性判断趋势、前瞻布局未来的战略定力,使其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出难得的韧性,也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清晰路径。可以说,法睿兰达的实践,为同类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稳健前行提供了宝贵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