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笔者在总结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自己学习了,若有不全的地方请见参考资料!(注:参考资料见文末)

一、简介:塑胶注塑缺陷的预防与解决需遵循 “源头控制 - 系统优化” 原则:产品设计阶段需合理规划肉厚、拔模角等参数,避免先天缺陷;模具设计需聚焦排气、冷却、流道三大核心,为成型提供基础保障;注塑过程需通过参数匹配(压力、速度、温度)实现物料 “充填满、压实好、冷却匀”。同时,物料的干燥、清洁及设备的定期维护也是减少缺陷的关键。通过多维度协同优化,可显著提升制品质量稳定性。

二、总结
问题:注塑成型中,多数缺陷的对策在 “模具设计” 方面有哪些共性要点?
答案:多数缺陷的模具设计对策存在共性,主要包括:①排气优化(如结合线、银条纹、气泡、烧焦等均需改善排气,确保气体顺利排出);②流道与浇口设计(如缩水、短射、喷流纹等需合理设置流道尺寸、浇口位置及数量,缩短流动长度,降低 L/t 比);③冷却系统(如缩水、粘模等需确保冷却均匀,热集中区域加强散热);④表面处理(如粘模需抛光方向与脱模一致,光泽不良需加强抛光)。

问题:结合线与喷流纹的形成机制有本质区别,对应的 “成型调机” 对策有何不同侧重?
答案:①结合线因融胶波前相遇形成,对策侧重提高料流融合质量:如提高模温、料温及射出 / 保压压力,增加保压时间,提高射出速度(排气不良区域除外)以促进分子扩散;②喷流纹因浇口处料流速度过快导致前锋不稳定,对策侧重控制料流稳定性:如降低射出速度(减少扰流),提高料温 / 模温(改善材料流动性,使前锋稳定附着模面)。
问题:从 “产品设计” 角度,如何预防缩水凹陷痕和短射这两种缺陷?
答案:①预防缩水凹陷痕:需避免热集中,设计合理肉厚比(非结晶性肋厚≤0.6T,结晶性≤0.5T);肋高≤5T(推荐 2.5~3T),圆角 R=0.25~0.4T;拔模角 0.5°~1.5°;壁厚过渡平缓,避免突柱 / 肋位过密。②预防短射:需保证足够肉厚(参考常用塑料壁厚,如 ABS 最小 0.75mm,大型件推荐 3~3.5mm);选用高流动性材料;避免过薄区域导致料流无法到达(结合模具流动长度与壁厚比,如 PC 1mm 壁厚时流长比≤75:1)。



















参考资料(已汇总在Excel里,按文章标题关键字查找自取!)

1注塑工艺及常见缺陷分析.ppt
2注塑缺陷分析对策对策-讲义.ppt
3注塑缺陷原因分析与改善技术2.ppt
4注塑缺陷总结(含产品缺陷、模具缺陷).ppt
5超详细注塑缺陷分析.ppt
6纠正注塑缺陷之完全手册.doc
7塑胶产品注塑成型工程验证手册--基础.pptx
8塑膠材料加工條件指引及射出成型缺陷對策表.xls
9塑膠產品常見不良原因分析試題.doc
10塑膠成型不良及其原因.ppt
11塑膠缺陷.doc
12塑膠制品常見不良.ppt
13注射塑件成型缺陷分析.ppt
14注塑不良缺陷.ppt
15注塑产品常见缺陷及解决方法.ppt
16注塑产品常见外观缺陷培训教材.pptx
17注塑产品缺陷对照.xls
18注塑产品缺陷解决对策.ppt
19注塑成型常见产品缺陷的原因及解决方案.xlsx
20注塑成型常见产品缺陷与处理办法。.xls
21注塑成型缺陷及解决方法.doc
22注塑成型缺陷图片-批锋-缩水-飞边-顶白-缺胶-缺料-料花-银纹集合及解决方法.pdf
23注塑成型中的缺陷工艺分析.ppt

Tips2:评论区留言所需资料,找到就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