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应马斯克:冲突源于“信息差”

何小鹏在访谈中主动提及了此前与马斯克的“隔空交锋”。他表示,双方的分歧主要源于“信息差”,而非技术路线之争。
“我挺佩服马斯克的,他能把小时候的幻想一步步变成现实,虽然经常跳票,但确实做成了很多事。”何小鹏说,“我们之间的争论,其实是因为彼此掌握的信息不同,现在更多是‘隔空尊重’。”
他回忆,自己曾是特斯拉Model 3国产后的首批车主之一。当时他从路虎换到特斯拉,最大的感受是“安静、快、屏幕大”。当时驾驶特斯拉的体验让他 "打开了一扇新门",甚至产生错觉 "造出好车不需要干十几二十年",也间接坚定了他造车的决心。

一年换掉十几位高管:不是清洗,是自救

访谈中,何小鹏首次系统复盘了小鹏汽车在2024年经历的组织大调整。他坦言,当时公司处于“生死边缘”,2024年二季度单月销量仅几千台,亏损严重。
“去年最难的时候,一个月才卖几千台车,合作伙伴的销量是我们的十倍。”何小鹏说,“那个时候,90%的一级部门都换了,十几个高管岗位调整,外界没太大反应,是因为我们做得比较温和。”
这场变革被何小鹏形容为 "生死抉择":"不变是必死,变化可能可活,但是变得不好,那是速死,必须找到正确的节奏。" 他透露,大部分被调整的高管是“主动退休”,整个过程“既果断又有感情”。“我和他们吃了几十顿饭,讲公司要怎么自救,但最后还是有30%的人选择离开。”
这场变革的核心,是何小鹏本人从“投资人”走向“一线CEO”。“很多创始人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公司大了就可以靠团队,自己只定方向。但真相是,董事长必须冲到一线,否则你就是最后一个知道公司出问题的人。”

销量回暖:2025上半年增长200%

组织变革的效果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显现。小鹏汽车先后推出MONA M03和小鹏P7+两款新车,带动销量回升。2025年第二季度,小鹏总营收达182.7亿元,同比增长125.3%,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
“我们今年上半年增长了200%,这说明去年上半年有多差。”何小鹏笑称,“现在回头看,那个调整是对的。公司特别差的时候,反而是变革最好的时机。”
第二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为103181辆,同比大增241.6%。

行业预判:五年后只剩五家中国车企

谈及行业竞争,何小鹏给出了一个激进的判断:中国汽车行业的淘汰赛还将持续3到5年,最终可能只剩下5家主流中国车企。
“没有人提前拿到船票,包括特斯拉。”他说,“去年大家觉得特斯拉稳了,今年它也遇到新挑战。大公司四年一个周期,小公司十二个月就可能起伏一次。”
他还指出,当前行业存在“虚假繁荣”。“很多公司说营收几千亿,其实把合资公司收入也算进去了。真正靠自己卖车赚钱的没几家。何小鹏算了一笔账:"很多公司卖 6 万、7 万块钱一台的车,顶多赚 1000 块钱,毛利甚至亏损,这不是卖铁么?"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 1 至 7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 820 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 45%,提前超额完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中 2025 年渗透率 20% 的目标。何小鹏认为,正是这样的市场规模支撑着高额研发投入,但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生存竞争。

飞行汽车明年开卖,曾邀罗永浩掌舵

访谈中,何小鹏还剧透了飞行汽车的最新进展。他表示,第一代飞行汽车将在2026年下半年正式发布,售价超过100万元。从团队组建到产品落地,整个周期长达13年。
他透露,曾邀请罗永浩担任飞行汽车业务负责人,但被婉拒。“老罗说,如果没有债务问题,99%会答应。”何小鹏笑称。
此外,他还提到小鹏P7的换代设计团队已扩充至400人,主力设在上海,由欧洲设计师领衔。“P7是我们的图腾,必须做到极致。”
在技术发展方面,何小鹏分享了对智能驾驶的认知转变:"2022-2023 年期间,我曾怀疑能不能做到 L4 级自动驾驶,但现在信心坚定。" 他透露小鹏的 Robotaxi 即将亮相,"整车厂很快会有少数公司进入这个行业,小鹏要做的是把车这个工具做好。"
据行业研究显示,2025 年主流车企智能驾驶技术普遍处于 L2 + 至 L3 级阶段,部分企业计划年底实现 L3 级量产。小鹏的自研图灵芯片算力达 750TOPS,支持 L3 级实时决策,为高阶自动驾驶提供硬件基础。何小鹏强调:"小鹏做芯片考虑多产品线算力,连座舱机器人一起规划,通过软硬件协同,用上一代芯片实现下一代芯片的效果。"

从“橙子汽车”到“小鹏”:名字的代价

访谈最后,何小鹏还回应了外界对“小鹏汽车”名字的质疑。他透露,公司最初想注册“橙子汽车”,但商标被一家洗车店占用,对方开价300万元。
“我们买不起,只能换个能注册的名字。”他说,“后来很多人说,只要改名销量就能翻倍。但我觉得,名字不是核心,产品才是。”
他承认,早期确实有人劝改名是出于“文化自信”和“洋气”的考虑,但随着小鹏汽车走向海外,“这个名字也慢慢被接受了”。

结语:淘汰赛还没结束

尽管小鹏汽车已走出低谷,但何小鹏仍保持谨慎。“淘汰赛还没结束,没人敢躺平。我们现在只是从坑里爬出来,接下来还得继续跑。”
这场长达三小时的访谈,不仅是一次对过去的复盘,也是一场对未来的宣言。在新能源汽车的残酷竞速中,何小鹏选择用“透明”换取信任,用“反思”换取成长。而市场是否会回报这份坦诚,仍需时间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