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大会共授奖259项,包括15个个人奖项和244个项目奖项。
图据川观新闻

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公布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海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所长罗先刚,获得2024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电子科技大学太惠玲、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顺涛、四川省肿瘤医院李超、西南石油大学周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邵振华、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罗恒军、成都中医药大学赵凌、西南交通大学封坤等人荣获2024年度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4名外籍专家获四川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44个获奖科研项目中,“基于氧化偶联的有机光电材料合成化学基础”等25个项目获得四川省自然科学奖;“复杂地海背景低空多目标雷达高效检测精准跟踪技术”等11个项目获得四川省技术发明奖;“高速铁路线形最优动态性能设计原理、调控技术及工程应用”等208个项目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成都市获奖占比超 91%
据成都科技,其中,成都市获奖占比超 91%,共获奖236项,包括14个个人奖项和222个项目奖项。唯一一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来自成都。
从个人项目来看,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2人全部来自成都,分别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王海峰和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罗先刚。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9人中8人来自成都,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太惠玲、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顺涛、四川省肿瘤医院李超等。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4人全部在蓉,包括西南交通大学弗雷德、电子科技大学把哈迪等。
从奖项项目来看,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授奖25个、11个、208个,在蓉单位牵头或参与的获奖项目分别为25个、10个、187个。从奖项项目层级来看,在蓉单位主持或参与完成的一等奖占比达89%,二等奖占比达98%,三等奖占比达87%,唯一一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来自成都。
具体而言,自然科学奖25项全部由在蓉单位主持或参与完成。一等奖7项中,四川大学牵头完成“基于氧化偶联的有机光电材料合成化学基础”“人造黑色素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关键性能调控”等多个项目。
技术发明奖11项中,成都单位主持或参与完成10项。一等奖5项中,电子科技大学牵头完成“复杂地海背景低空多目标雷达高效检测精准跟踪技术”“摇光电磁综合仿真工业软件”等项目。
科学技术进步奖208项中,成都单位主持或参与完成187项。特等奖1项由西南交通大学牵头完成“高速铁路线形最优动态性能设计原理、调控技术及工程应用”。一等奖35项中,成都单位主持或参与完成30项,如电子科技大学的“分布式智能电磁防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四川大学的“火灾高危场所有机高分子泡沫高效防火阻燃关键技术及应用”等。
从获奖创新主体来看,成都市获得的25项自然科学奖均由在蓉高校院所主持完成,获得的10项技术发明奖中5项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获得的187项科技进步奖中105项由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体现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
2024年度四川省
科学技术奖获奖全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