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便捷的网络,早期的硬件开发是什么样的?

21ic电子网 2025-08-29 15:47

大家好,我是EE小新。

刚入行时,都说硬件能干一辈子,硬件吃经验,老一辈的工程师也经常教导我们好好干,前期苦点累点,多背电路多积累,后面会越来越轻松。

那么在互联网没有普及,EDA云平台、供应链管理软件、在线论坛、高速通信、B站教程完全没有的情况下,硬件工程师们是怎么开发的呢?

  1. 高度依赖物理工具和本地资源


  • 信息获取极其困难


  • 协作缓慢且地域受限


  • 设计迭代周期长


    由于原型制作慢、信息获取难、调试复杂、协作效率低,硬件设计的迭代周期非常长。从一个设计想法到最终可量产的产品,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每一次设计修改的成本(时间和金钱)都很高。


  • 更强的“全栈”工程师需求


    硬件工程师往往需要掌握更广泛的技能:从系统架构、模拟/数字电路设计、PCB布局(或指导布局)、固件/底层驱动编写(通常用汇编)、到复杂的硬件调试。分工不如现在细致,一个工程师可能负责整个模块甚至整个板卡。


  • 有限的资源与更高的成本


  • 创新与解决问题的独特方式


  • 现在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极大地加速了硬件开发的进程,降低了门槛,并实现了全球化的协作。然而,那个时代也锤炼了一代工程师深厚的功底和创造力,很多经典的硬件设计(如早期的个人电脑、游戏机、通信设备)正是在这些限制下诞生的杰作。

    除了每天处理项目上的事情外,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水平,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好在事不必躬亲,平时除了参考芯片供应商提供的电路图或者现有产品的成熟设计外,也可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资料(硬件工程师设计参考材料)。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记住,它们都是暂时的,唯有坚持是永恒的。


    END


    资讯配图



    最后提一句,21ic论坛(bbs.21ic.com)正在招募原创作者,单篇文章奖励最高500元,欢迎广大网友踊跃投稿!资讯配图 点击了解活动详情

    往期精选:

    资讯配图
    扫描二维码,关注视频号

    请点下【♡】给小编加鸡腿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