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拉开帷幕。
作为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成都车展立足“金九银十”这一黄金档期,其战略地位早超越了单纯的展会范畴。它就像是一个全国车市的年中“体检中心”,在这里,各大车企交出上半年的成绩单,同时发布下半年的战略规划。它也是中西部地区连接全球产业链、推动消费升级的核心枢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
本届成都车展以“领潮而立 向新而行”为主题,汇聚近120个汽车品牌,展出车辆逾1600辆,展区面积22万平方米,涵盖整车、改装车、人形机器人、三电系统等产业热点。
自主品牌此次以“专馆集结”的强势姿态亮相,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从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变。

深蓝S09车型的中控台单独被拿来做了一个“移动中岛”储存饮料并发放给观展观众
中国长安以10号馆为主秀场,旗下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等品牌集结亮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常务副总裁 张国忠在iCAR展台参观
奇瑞集团五大品牌齐发,其所在的5号馆现场人头攒动。捷途汽车全新豪华越野序列G700车型的亮相和威麟品牌的焕新,直指西南越野与智能皮卡细分市场。

比亚迪的展区更是热闹非凡。“全矩阵+技术专区”的组合拳让人眼前一亮。“天神之眼”、车顶无人机平台的技术演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媒体驻足观看,引得观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兆瓦闪充”技术的落地展示,让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在展馆外,比亚迪同样气势如虹,易三方圆规掉头、仰望U8浮水、方程豹“豹”力爬坡展示等环节可以让消费者直接上车感受,“体验+互动”新模式打破了车展以往只能静态展示的传统认知,让观众亲身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魏建军在现场亲自驾驶坦克300展示其强悍的越野能力,引得数百人驻足围观

长城汽车4000平米展区占据了单个展馆面积的一半,包括Hi4智能混动技术、Coffee OS车机系统、全动力体系,以及六大品牌全阵营产品的亮相让人目不暇接。

小米汽车拿下近1000平方米的展位,小米SU7 Ultra纽北限量版的首秀吸引了无数媒体和观众的关注。
早上8点,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依然在现场彩排,对着提词器整理口播稿件
其他新势力方面,虽然此次没有什么重磅新车亮相,但鸿蒙智行、理想、蔚来等品牌都扩大了展台规模。理想汽车带来下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司机大模型的最新进展,零跑汽车发布B10全新配色。
这些自主品牌展现出了对细分市场的全品类覆盖能力,从高端豪华到硬核越野,从智能通勤到家庭出行,中国品牌已构建起无死角的产品矩阵。这种转变的本质,是技术自信催生的市场话语权觉醒。
在本届成都车展上,外资与合资品牌的“双轨战略”,也体现了其全球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适应性进化”。

梅赛德斯-奔驰的展区,纯电CLA与AMG CLE 53并行展示,吸引了不同需求的观众。宝马则主打情怀,BMW M3 E46 GTR复刻涂装唤起了许多车迷的情怀,大家纷纷围在车旁,回忆着曾经的经典时刻。另一方面,这也折射出国际品牌的两难:既要押注电动化未来,又需维系燃油时代积累的品牌溢价。
一汽奥迪的展区,PPE纯电平台与PPC燃油平台同步首秀,更直白地表明了“转型不能一刀切”的现实考量。在中国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但燃油车仍有市场的背景下,“两条腿走路”依然是现阶段的理性选择。


合资品牌整体的表现中规中矩,随着中国品牌市占率的不断提升,包括德系、日系品牌在内的合资市场份额被大幅压缩,在本届车展上虽然大多数合资车企都有参展,但推出的新品并不多,主要以现有产品的衍生版本为主。



时值七夕节,一些参展品牌为情侣送上“甜蜜”祝福

当前,有一种声音认为车展的热度正在下降,但从现场的情况来看,其实无论是企业的投入还是到场观众的数量,相较于往年而言并没有明显降低。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传播形式的转变,过去消费者想要了解众多车型的信息需要主动上网搜索,而如今大数据推送的包括视频、直播等内容会直接推送给感兴趣的消费者,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车展现场的氛围,在现场,我们也能看到越来越多主播的加入,甚至是外籍主播在现场直播。


领克汽车设置的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不少参展观众参与体验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不用来现场了——对于那些短期内有购车换车需求的本地消费者来说,主办方在现场给出了诸多便利,包括从买车到上牌再到补贴领取,以及多品牌在现场的试驾体验等。

据了解,成都市第三轮汽车消费奖励活动与2025成都车展同步启动。活动期间,个人消费者在成都市参加活动的新车或二手车销售企业购买家用乘用新车或二手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完成购车、上牌流程,并在申报平台提交相关资料,经审核后,按标准发放汽车消费奖励,每辆车奖励2000~4000元。

22万平方米规模、120个品牌集结的背后,是成都作为“西部车市引擎”的战略地位。2024年四川汽车制造业增长9.5%、私家车年增78万辆的数据,证明了西部是未来5年车市增长的核心极。成都车展“规模最大”的表象下,是对区域消费潜力的精准激活。
“技术前沿”、“场景更融合”、“政策更给力”的特质,让成都车展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新能源与智能科技的集中展示,加速了西部市场的新能源认知渗透。跨界场景体验让智能汽车从概念变为可感知的生活方式,政策红利则降低了消费门槛,形成“技术展示-消费认知-购买转化”的完整闭环。
文、图:张海天 编辑、版式:齐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