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里的内外循环按钮,你真的会用吗

备胎说车 2025-08-29 17:31
资讯配图

点击下方收听音频版


今天是备胎陪伴你的第 4059 


下方还有视频版文字版,评论区同样精彩!



以下是文字版


都2025年了,车上这个内外循环按钮,我发现很多朋友还是搞不清楚怎么用。


资讯配图


今天干脆实拍给你讲一下。


01

车子被暴晒,先外循环后内循环


第1种情况,车子停在露天被暴晒,座椅烫的都坐不下去

资讯配图

拿测温枪测一下,座椅上有60-70℃,仪表台更是有100多℃,还好不是水,要不然都变蒸汽了。

资讯配图

车子就和一个闷罐一样,热量会堆积在里面的,所以会外面比室温热得多。

这时候上车,你可以不开A/C,只开吹风,打开外循环,把车里的热空气吹出去再说 。

车里不那么烫了,你再打开A/C键,和外循环,用空调冷风把车里的热风循环出去。

资讯配图

等车里完全凉快下来了,你再打开内循环,这样空调就可以降低功率制冷,省油省电了。

资讯配图

02

刚买的新车,建议一直外循环


第2种情况,如果是新车,那我建议你一直用外循环


论文有数据的:暴晒过的车子,苯类、醛类这种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会明显上升,部分浓度甚至会翻10倍


资讯配图
张莉.自然曝晒状态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检测技术[D].吉林大学,2015.


这是因为国标对车内空气质量的规定,是推荐标准,而且测试环境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资讯配图

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暴晒后的车内空气质量,国际上有个ISO标准,但车企具体实不实施,就不一定了。


所以说很多车型暴晒后,空气质量都是不太好的,对人体有害


家里有孕妇、老人、小孩子的,尤其要注意。


不着急赶火车、赶飞机的话,用我前面说的方法先循环一下,人可以在外面等一会儿再上去,就看大家抗不抗热,流不流汗了。


资讯配图


等车子凉快下来,正常上路了,我也建议你一直开外循环,毕竟健康最重要。


03

长途、高速定期外循环


第3种情况,跑高速、长途的时候,最好定期切换下外循环

论文有讲到,车里坐4个人半个小时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就会达到3000ppm

资讯配图
张英杰.狭小空间内温度和二氧化碳对人体舒适性影响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8.

国标规定,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客车、飞机、轮船的二氧化碳浓度,是不能超过1500ppm

资讯配图

GB S673-1996目前已废止


所以说车上坐的人多一点,二氧化碳浓度一会儿就超标了。

浓度一高,大家就容易犯困,当然也包括驾驶员,那就有驾驶安全风险了。

有些朋友坐高铁头晕、想睡觉,也是这个原因。

所以一般来说,每半个小时我们自己手动切换一下外循环,能安全不少。

像是有些车型,本身就有自动内外循环功能的话,打开就好了,更省心。

资讯配图

04

什么配置真有用


第4种情况,堵车的时候,可以考虑开内循环,少吸点尾气,但意义可能不是很大了。

因为堵车一般都在市区里,现在大城市的电车越来越多,所以尾气问题没之前严重了。

资讯配图

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尾气里的有毒气体越来越少,所以不用特别担心。


05

长途、高速定期外循环


第5种情况,车里起雾了,其实有时候该开内循环,有时候该开外循环,这听起来有点绕。

如果是天气很正常,单纯因为车内外温差大导致的起雾,其实开外循环+AC,去雾、除湿的效果是最好的,可以把湿气都吹出去。

资讯配图

但如果是下雨天起雾,这时候开外循环就帮倒忙了,因为空气中湿度本来就很高,不如开,让压缩机制冷从而达到除湿、除雾的效果。

资讯配图

06

夏天空调怎么开最省油


除了内外循环外,很多朋友还在评论区问我,夏天空调怎么开最省油?


我专门给大家算过了,想看的朋友点击下方「空调」,直接就可以看到。


读干货学养车,养车不花冤枉钱

怎么养车更实惠?我给你总结好了,东西不多,样样精品。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备胎说车自营商城~

-广告-

关注加星标
最近微信改版,记得把「备胎说车」星标⭐️哦~
车用车干货,千万不要错过!

资讯配图

关注我,和400万车主一起轻松懂汽车



精选文章推荐




参考文献

[1]张莉.自然曝晒状态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及醛酮类物质检测技术[D].吉林大学,2015.

[2]中国国家标准 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3]张英杰.狭小空间内温度和二氧化碳对人体舒适性影响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8.
[4]GB S673-1996


“赞”+“在看”每天了解实用汽车知识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