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仁勋带领英伟达凭借AI芯片的巨大需求冲上全球首家市值超4万亿美元的公司,但同时也被推到中美科技博弈的中心。过去他刻意回避政治,甚至拒绝与美国前总统拜登会面,如今却不得不亲自展开游说,今年已经3次访华,并频繁与特朗普会面。

他的“科技外交”已取得成效:在阿联酋宣布大型AI基础设施项目,并受益于特朗普放宽部分芯片出口限制,让英伟达的最新芯片得以进入中东市场。
更重大的突破出现在7月,美国政府解禁了此前禁止出口至中国的H20芯片。作为交换,英伟达需将相关销售额的15%上缴政府,这一妥协让英伟达在中美紧张格局中赢得了喘息空间。


今年春晚,当数十台机器人在舞台上整齐舞动时,这对宇树科技无疑是一次耀眼的展示。但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看到了更实用、而非花哨的潜力。他对《时代》杂志说道:“我们希望机器人能够真正帮助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家庭、工业场景,还是农业环境中。”

宇树称,其机器狗市场占有率约为三分之二,并拥有全球最畅销的人形机器人。其价格亲民且耐用的机器人在中国以外的机器人研发者中也很受欢迎,公司一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
王兴兴认为,宇树的核心是硬件公司,但AI的进步将使机器人无需预先编程即可完成更多任务,例如清理从未见过的房间等。他称:“要真正发挥AI的作用,帮助解决人类的现实问题,我们就需要机器人,就是为什么我相信AI与机器人技术密不可分。”




软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孙正义公开宣称,自己“生来就是为实现人工超级智能(ASI)”,近年来将1800亿美元资产大规模转向AI相关投资,包括持有芯片设计公司Arm的控股权以及自动驾驶初创公司Wayve。

他预测ASI将在十年内比人类聪明一万倍,并承诺筹集1000亿美元,与甲骨文、OpenAI和阿布扎比的MGX合作推进Stargate项目,建设美国大规模AI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
此外,孙正义还提出在亚利桑那州打造1万亿美元的AI与机器人产业综合体,计划与台积电合作,并可能设立自由贸易区。他强调,这一愿景是推动人类进化的“终极使命”。
小马智行创始人兼CEO彭军领导着自动驾驶革命。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最初专注中国市场,如今已扩展至欧洲、东亚和中东,正从技术研发转向大规模部署,目标将2025年定为“量产年”,年底前车队规模超过1000辆,并与Uber在中东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未来通过Uber扩展到更多国际市场。

彭军毕业于斯坦福,曾在谷歌和百度积累经验,他对小马智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乐观,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截至2024年8月,中国已发放1.6万个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并开放2万英里道路用于测试。
彭军称,公司有明确的全球化战略,“出行需求无处不在,利用技术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应是我们的目标。”
David Ha

Edwin Chen认为,AI若要达到“诺贝尔奖级诗歌、解决黎曼猜想、揭示宇宙奥秘”的水平,必须以反映人类专业知识、创造力和价值观的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

他在2020年创办了数据标注公司Surge AI,通过承包商团队(约100万名)为谷歌、Anthropic和OpenAI等提供高质量数据集。2024年,Surge AI营收超过10亿美元,目前估值可能超过250亿美元。
Edwin Chen将数据工作视为合作而非剥削,认为AI应当“丰富、温暖、有创造力”,能以“人性化”的方式交流。他认为通用智能或超级智能系统的诞生不可避免,无论是两年后还是二十年后,它们将成为“人类的后代”。
素有“AI教母”之称的李飞飞,对AI图像识别系统的创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并推动了深度学习革命的发展。如今,李飞飞是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Stanford Institute for Human-Centered AI)的联合主任。

李飞飞深度参与了美国加州AI法案的立法工作,还在巴黎AI行动峰会和亚洲科技x新加坡峰会发表了重要演讲,还发布了评估AI对社会影响的里程碑式报告。
同时,李飞飞还在2024年开启创业,为自己的世界模型创企World Labs筹集了2.3亿美元资金。World Labs团队希望这些模型能够创造像电子游戏可供探索的3D空间,潜在应用包括飞行训练模拟、物理实验或城市规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