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融合让截肢者告别僵硬“假肢时代” | 前沿动态

科技导报 2025-08-30 10:00
资讯配图
原文发表于《科技导报》2025年第15期科技新闻-前沿动态
人机融合让截肢者告别僵硬的“假肢时代”


资讯配图

新型仿生假体(图片来源:Science

截肢后恢复正常运动功能一直是人类医学与工程学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市场上的假肢普遍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完成简单的步行动作,却无法实现灵活避障、上下楼梯或快速奔跑等复杂运动。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高度组织融合的仿生膝关节假肢(OMP),让截肢者首次能够以接近真实肢体的方式实现多样化的腿部动作。该成果发表在2025年7月10日的Science
传统假肢主要通过外部套筒与残肢连接,存在皮肤摩擦、信号干扰等问题。研究团队此次开发的仿生膝关节,直接将金属植入物与残存的骨骼相连接(称为骨整合技术),同时重构截肢残端的肌肉组织,并在肌肉中植入永久电极,构成了一个“机-神经-肌肉”一体化接口。这种设计让假肢与人体之间实现了更精准、更灵敏的信息交换。
正常膝关节运动依靠肌肉间“此消彼长”的协作关系(称为拮抗肌机制)。研究团队巧妙地利用残存的大腿肌肉重新构造了类似于真实膝关节的拮抗肌结构,使得截肢者能够通过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发出更精准的神经控制信号,从而灵活控制假肢动作
临床试验对象是2名膝上截肢患者。最初研究人员的目标仅仅是恢复膝上截肢患者的行走能力和基本活动能力,但随着试验的推进,他们观察到参与者能够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例如在不平坦的地形上行走、平稳地从椅子上起身,甚至踢球。即使安装了机械化的关节,但患者们表示“感觉就像我身体的一部分”。
团队指出,尽管仍存在某些局限性,但像OMP这样的生物整合系统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强的假肢具身感和功能性,因而有望在肢体缺失后的康复、活动性和用户体验方面带来变革性的提升。
(综合Science、参考消息网、科学网)

精彩内容回顾

借鉴国际经验,破局中国深远海风电管理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怀念我的导师周秀中教授
掘金深蓝:展望2040中国海洋工程科技
“中国建造”的硬实力,与工程软件的“软肋”
专访陈亚宁 | 探索破解全球干旱的科学之道

《科技导报》创刊于1980年,中国科协学术会刊,主要刊登科学前沿和技术热点领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权威性的科学评论、引领性的高端综述,发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科技管理、优化科研环境、培育科学文化、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决策咨询建议。常设栏目有院士卷首语、科技新闻、科技评论、专稿专题、综述、论文、政策建议、科技人文等。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