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ubu 带火!消费级 3D 打印产业链起飞

电子发烧友网 2025-08-31 00:00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 / 吴子鹏)今年 6 月,美国《纽约时报》将泡泡玛特旗下的 Labubu(拉布布)列为全球顶尖文化符号,与星黛露、三丽鸥旗下 IP 并肩。作为泡泡玛特旗下的核心 IP 之一,Labubu 依托泡泡玛特在潮玩领域积累的品牌影响力与成熟市场渠道,更易获得消费者的关注与认可。


Labubu 的爆火,对消费级 3D 打印产业产生了显著推动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5 月我国 3D 打印设备产量同比增长 40%,4 月同比增长 60.7%,一季度同比增长 44.9%—— 这一增长态势,除了 Labubu 等热门 IP 的带动,也得益于消费级 3D 打印设备价格下降、操作门槛降低,使其更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


消费级 3D 打印在潮玩领域受热捧

3D 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简称 AM),是一种依据三维 CAD 数据,通过逐层累加材料的方式制造实体零件的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下游覆盖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生物医疗、建筑打印、消费品等多个领域;近年来,3D 打印的下游应用持续丰富,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增速尤为显著。


年轻消费群体对 “独一无二” 个性化产品的追求,与 3D 打印的定制化属性完美契合。京东平台数据显示,2024 年 3D 打印品类成交额同比激增 160%,用户数增长超 200%,其中 90 后用户占比达 68%。一方面,3D 打印降低了潮玩的制作成本,让消费者能以更低价格获得心仪潮玩;另一方面,DIY 制作过程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感与满足感,使其从单纯的 “消费者” 转变为 “创造者”。


与此同时,3D 打印潮玩已形成独特的圈子文化:消费者在 3D 打印社区中分享打印成果、交流创作经验,构建起活跃的社交圈子。这种社交传播不仅提升了 3D 打印的曝光度,还吸引更多人加入 3D 打印行列,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


消费级 3D 打印的爆火,也让设备厂商直接受益。作为全球消费级 3D 打印领域的 “隐形冠军”,创想三维凭借 27.9% 的累计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标杆地位。其标志性产品 Ender-3 系列,以 500 美元的定价打破欧美品牌垄断,累计销量超 50 万台,成为入门级市场的 “国民机型”;2025 年推出的 K1 系列,更引入航空级铝合金框架与 AI 路径规划技术,打印速度可达 600mm/s,同时通过 “创想云” 平台提供 10 万 + 免费模型资源,构建起 “硬件 + 内容” 的完整生态。


据相关报道,创想三维有望成为 “港股消费级 3D 打印机第一股”。招股书显示,创想三维 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分别实现收入 13.46 亿元、18.83 亿元及 22.88 亿元,2022-2024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30.4%;按 2024 年出货量计算,其消费级 3D 打印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


拓竹科技(Bambu Lab)同样极具代表性。该公司成立于 2020 年,创始人陶冶曾任职于大疆创新。其首款产品 X1 系列 3D 打印机问世后,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成功抢占 “3D 打印机跨境品牌影响力 TOP1” 席位,产品用户覆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估值已超 100 亿元。


此外,国内 3D 打印设备厂商还包括纵维立方(Anycubic)、智能派(Elegoo)、铂力特等;国外知名品牌则有 MakerBot、Formlabs、3D Systems 及 Snapmaker 等,行业竞争格局逐步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3D 打印热潮并非局限于潮玩领域,还带动该技术在宠物用品、益智玩具等其他消费领域的应用。这种跨领域的应用拓展,为 3D 打印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消费级 3D 打印背后的产业链

3D 打印技术在潮玩领域的落地应用,推动相关产业链不断拓展与深化。从 3D 打印机制造商、耗材供应商,到模型设计者、社区平台,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均从中受益。与此同时,消费级 3D 打印机终端价格已下探至中高端智能手机水平,耗材单价也大幅降低,普通消费者的负担显著减轻 —— 这种降本趋势,有效降低了潮玩爱好者的创作门槛,进一步激活市场需求。


从产业链分布来看,消费级 3D 打印机处于产业链中游,上游则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及软件服务商,各环节分工明确、协同联动:


原材料供应:作为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原材料供应商为 3D 打印提供聚乳酸(PLA)、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共聚物(ABS)、光敏树脂等多种材料。其中,PLA 是国内消费级 3D 打印耗材的主流选择之一,单价约 50-100 元 /kg。海正生材作为国内聚乳酸领域的头部企业,其 3D 打印耗材销量增长迅猛,2024 年度较 2023 年度增长 185.67%;此外,该环节代表性厂商还包括金发科技、万凯新材、联泰科技,以及美国的 Filamentive、荷兰的 ColorFabb、美国的 AP&C、法国的 3D Metal、美国的 Ceramicolor、瑞士的 3DHEAT 等。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激光器、振镜、光引擎、主板等关键部件,这些部件的性能直接决定 3D 打印机的质量与打印效果。目前,国产激光器、振镜在 3D 打印机设备中的装机占比持续提升,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速。该环节代表性厂商分类如下:




消费者是消费级 3D 打印产品的最终使用者,涵盖个人消费者、家庭用户、教育机构、设计师、创客等群体。随着消费级 3D 打印技术普及与成本下降,消费者对 3D 打印产品的需求逐步增长,应用场景也日益丰富,已延伸至教育教学、家庭 DIY、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


结语

Labubu 等潮玩 IP 的爆火,恰似一把 “钥匙”,打开了消费级 3D 打印产业加速发展的大门。年轻群体对个性化的追求、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与操作门槛降低,共同点燃市场需求,推动 3D 打印从工业领域加速走向大众消费。从创想三维、拓竹科技等设备厂商的快速崛起,到海正生材等原材料企业的销量激增,再到国产核心零部件替代进程的加快,整个产业链呈现出 “协同共进” 的蓬勃态势。


尽管软件领域仍由海外品牌主导,但消费级 3D 打印产业已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拓展性 —— 从潮玩到宠物用品、益智玩具,应用场景的持续延伸,正不断拓宽其发展边界,未来潜力值得期待。


资讯配图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热点文章阅读


点击关注 星标我们



将我们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次更新!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喜欢就奖励一个“在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