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需求和需求的均衡化

让工厂管理变简单 2025-08-31 19:40
资讯配图
非常巧的是,刚刚今天下午收到了一个商用车尾气处理装置的主需求+主计划+MRP,结合群里面看到的发言,做一个我自己的理解。
一、需求和主需求计划
一般而言,客户的需求分为预测订单、销售订单、发货计划,补库订单等多种类型,往往,预测订单、销售订单、发货计划有可能是敞口,也有可能是闭口,或部分敞口,不分闭口。
复杂业务的,库存也很复杂,有印刷LOGO未包装的商品,未印刷LOGO未包装的产品。
所以,必须对需求进行处理:依据一定的分拆规则、冲销规则,对各种类型的需求进行分拆和冲销,形成净的需求,编制为“主需求计划”。
主需求计划,是交付的起点,一般用于以下目的:
其一,是产能评估和分析,确定未来一段时间的生产负荷,以调整班次或确定外包资源。
其二,是驱动长周期物料的准备和采购,确保长周期物料得到有效供给。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主需求计划是主生产计划的输入。
二、需求均衡化=主生产计划
需求都是不均衡的,是天然的不均衡,尤其是在时间的颗粒度上,还不相同的。
销售订单、发货计划、补库订单,一般是到具体日,即每日需要那个品种、多少数量。但是,预测订单不同,一般不会到具体的日,粗的往往是到月末(月汇总需求),细的也是到周(周末汇总需求)
均衡化,总体上有三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业务场景定义):
第一,仅仅是物料的均衡,即根据关键物料的供给情况进行均衡。因为物料供给是有约束的,不仅是前置期的约束,还可能是供应商是按照固定的计划量供给,所以,需求的满足不仅需要考虑需求,还必须考虑关键物料的供给。
该种情况下,生产能力供给是无限的,即“有限物料+无限能力”
第二,仅仅是产能的均衡,即不考虑物料约束的前提下,进行负荷分析,能力不足是,调高班次扩大能力;负荷不足时,调低班次,减少能力。当然,负荷过高时,也可以调整需求(延后),实现能力的平衡。
该种情况下,物料供给无限,能力供给有限,即“无限物料+有限能力”
第三,当物料和能力都有限时,我们一般建议是约束的主计划排程,也即“Master scheduling(主排程)”。与详细排程不同的时,主排程一般仅仅考虑关键物料、关键能力。常规的主排程,一般是考虑齐套点、瓶颈产能的约束。
需要指出的时,主排程时,一般不会考虑复杂换型带来的生产能力损失,而是折算为有效班次即可,毕竟主生产计划考虑的是粗能力约束。
===
需要说明的,均衡化,就是压平需求,即考虑关键物料约束、关键能力约束的产出计划。与详细排程不同,主计划是计划,考虑的是完工时间,而详细排程是实况的排程,考虑的是开工时间。
记住: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计划和排程,是两个节点。S&OP、MPS和MRP属于生产计划环节;排程,属于PAC,生产控制环节。
而关于生产计划的,教科书的名称是:生产计划和控制,而不是生产计划和物料控制之类的,,,,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