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仅 60 席!南京这个 “独苗” 项目,凭实景三维技术领跑低空经济8 月 29 日,自然资源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公布 2025 年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名单,60 个入选项目中,《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成为南京唯一上榜的 “独苗” 项目。这份荣誉的背后,是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南京智慧航空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协同发力。它不仅是南京低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成果,更标志着南京在实景三维技术与低空产业融合领域,稳稳走在了全国前列。国家战略下的浦口答卷:用实景三维筑牢 “天空之城” 底座什么是实景三维技术?简单来说,它就像给现实世界 “克隆” 了一个数字孪生体 —— 通过遥感、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等现代技术,打造出与真实场景几乎无差别的三维模型,为智慧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应急救援等工作提供精准的三维空间底图。当前,自然资源部正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目标是在今年底初步建成这一重要基础设施,为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搭建三维空间定位框架与分析基础。在 “虚拟世界再造中国” 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实景三维技术对支撑城市更新、服务百姓生活、赋能数字经济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 “江苏省未来产业(低空经济)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浦口区手握独特优势 —— 全国首批、江苏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空域资源。依托这一优势,浦口区紧扣产业发展需求与技术演进逻辑,将实景三维技术作为建设 “天空之城” 的核心基础工程,让空间地理数据要素加速转化为低空经济的 “生产资料”。从山林江河到城市乡村,从空中航线到地面设施,实景三维技术为低空经济的飞行服务、航线开辟、整机测试提供了全链条保障,为南京低空经济的跃升打下了坚实的数字底座。凭什么入选国家级案例?浦口的 “创新密码”能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级典型案例,《实景三维助力南京低空经济产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 “创新” 二字。1. 数据 “瘦身提质”:打造高效数字底座构建数字城市,海量且可靠的数据是基础,但数据体量过大也会影响使用效率。浦口区创新采用 “多源数据融合 + 精细建模” 模式,引入高精度测量相机与 SLAM 系统空地融合技术,搭配计算机集群并行处理,实现了实景三维的全自动建模、模型轻量化与平台渲染。这一系列技术创新带来了显著成效:模型数据体量压缩 70%,加载速度却提升 5 倍,大幅提升了成果质量与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浦口区还创新提出低空空域多层级结构要素数字化表征方法,将低空空域划分为多粒度、多层级的离散空域单元并赋予统一标识,成功构建起 “实景三维 + 空域信息数字化” 的时空数字底座。2. 智能航线规划:让低空飞行更高效实景三维低空技术最直接的应用,就是解决低空飞行的 “路径难题”。依托实景三维模型及多层级空域栅格单元,浦口区开发了航线路线规划算法,能自动划设飞行器飞行航线,生成无冲突的数字化飞行路径。同时,通过低空空域飞行计划的申请、协同审批与冲突识别调配,实现了对飞行计划和飞行器的统一管理,既保障了空中活动的安全,又提升了飞行效率。此外,基于实景三维数据,浦口区还能合理确定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场、通信基站等低空设施的规划选址,进一步强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3. 动态风险预警:守住低空安全底线“航线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低空飞行的安全保障至关重要。浦口区借助实景三维技术,实现了 “动态空域配置 + 风险预警” 同步推进,有效提升了空域飞行整体效能。通过三维分析研判,可精准划分适飞空域、优化禁飞区划定,还能支持共享空域的分时复用;开发的空域动态配置模型及算法,能结合三维地理场景、空域限制信息、军民地空域协同结果等,对空域进行动态管理。更关键的是,采用航迹预测和空域容量动态预测技术后,可实时监测与预测飞行器状态,及时识别飞行器碰撞、禁飞区入侵等运行风险并实现智能预警,为低空飞行筑牢安全防线。场景落地见实效:实景三维解锁低空经济新价值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深入,空间地理数据要素的价值被不断挖掘,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已覆盖灾害防治、智慧安防、历史文化保护、国土空间规划等 22 大类、100 余种场景。而在浦口,实景三维与低空经济的融合,正催生出更多增量价值。技术输出:从 “浦口经验” 到 “全国共享”浦口区提出的空域信息数字化关键技术,已被纳入民航行业标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空域信息数字化技术要求 第 1 部分:编码及使用规则(征求意见稿)》,技术成果还在深圳、苏州、扬州、芜湖等 1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让 “浦口经验” 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助力。本地升级:重构南京低空服务体系在南京本地,实景三维技术正推动低空服务管理体系的立体化升级。依托这一技术,南京重构了低空服务管理平台,实现空域功能分区智能化管理;通过实景三维模型精准识别障碍物,结合算法规划最优航线,大幅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空空域一体化管控;融合北斗高精定位服务后,可实时监测无人机航迹,有效遏制 “黑飞” 现象,构建起完善的低空飞行安全防控体系。场景创新:低空经济跑出 “加速度”在实景三维技术的加持下,浦口区成功开拓了跨江低空物流、血液运输、环境监测、河道污染识别等 20 余个特色应用场景,规划特色航线 50 余条,累计飞行里程突破 120 万公里。效率提升更是肉眼可见:相比传统运输方式,血液运输效率提升 50%,跨江低空物流效率提升 80%。这些丰富的应用场景,还成为了浦口低空产业的 “招商利器”—— 截至目前,浦口已集聚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 50 余家,涵盖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运营、低空综合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南京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技术创新到场景落地,从地方实践到国家标杆,南京浦口正以实景三维技术为笔,在低空经济的蓝图上描绘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