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突破110亿元!晋江新质生产力“破圈”而出

拓墣产业研究院 2025-09-01 17:09

 TRI 

点击下方链接 关注我们


近日,毫束科技(晋江)有限公司研发的首款纯国产电子源产品,在某晶圆制造工厂的生产线完成测试。测试数据显示,该电子源已实现超11000小时的稳定运行,成功通过了半导体制造场景下高要求环境的严格检验。


首款纯国产热场电子源的成功研发,是晋江书写新质生产力突围篇章的一个缩影。从鞋服、纺织等传统制造的千亿集群,到集成电路领域的“破圈”而出,晋江向“新”而行——2024年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上产值达110.69亿元,同比增长48.06%,其中集成电路产业规上产值86.81亿元,同比激增59.2%;2025年上半年,新增10个落地项目、4个投产项目。




资讯配图

创新突围  企业开启“芯”征程

近日,记者深入晋江三伍微电子有限公司、毫束科技(晋江)有限公司,探访晋江集成电路企业的创新突围之路。


2018年年底,拥有多年半导体行业经验的钟林带着两名研发骨干从上海来到晋江三创园,创立晋江三伍微电子有限公司,顶着“放着上海产业链不用,到鞋服之乡做芯片”的质疑,在晋江扎根硬科技研发。“我们创业的时候,射频芯片行业并不火热,当时很难拿到融资,但是晋江安芯基金投资了我们的天使轮。”钟林说。


资讯配图

晋江市三创园区科技孵化基地(科创慧谷·晋江)

(晋江市三创园 供图)


彼时晋江三创园尚在建设,仅一排临街办公楼,但招商干部详解的集成电路全链条规划、“全程跟进”的服务承诺,即便岗位调动仍主动协调需求的诚意,让他动容:“这种以城市发展为高度的支持,连上海、深圳都罕见。”随着企业的发展,人才问题又摆在面前。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晋江马上牵线搭桥,促成三伍微电子与福州大学微电子学院签订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了一批微电子专业人才。如今,晋江三伍微电子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第二家量产Wi-Fi 7 FEM的企业,其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等核心组件性能比肩国际巨头Skyworks。


资讯配图

晋江三伍微电子有限公司(图片来源:晋江市三创园)


如果说三伍微是晋江集成电路“老兵”,毫束科技则是快速崛起的“新锐”。2022年5月,怀揣在中航工业、ASML等机构积累的技术经验,张刚创办毫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锚定的是半导体装备领域的“卡脖子”难题——热场电子源。


这个不足手指长度的部件,是半导体缺陷检测、前道工序的核心,长期被赛默飞世尔、日立等海外企业垄断,研发涉及材料科学、真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张刚带领团队攻坚,2022年7月申请创新专利,最终研发出国内首款商业化纯国产热场电子源,两项关键指标均超进口产品。


得益于晋江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的有力支持与政府层面构建全产业链生态的招商环境,张刚将创业理想之地转向晋江,于2024年10月,在晋江芯智造产业园成立毫束科技(晋江)有限公司。园区协助对接客户资源,让企业有了清晰路线图:短期导入国内头部客户测试,长期提升产量替代进口、保障供应链安全。如今,依托晋江集聚的杰为、良颐、精电光科等50多个产业链项目,毫束科技正加速融入“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生态,张刚期待“在电子源上刻下晋江印记”。




资讯配图

双向赋能  政企打造“芯”生态

这两家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晋江量身定制的产业支撑体系。政策层面,晋江成立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24年通过“单一窗口”解决75个重点项目114项诉求,2025年修订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培育措施,构建招商、资金、人才、科研政策矩阵;空间与要素上,“三园一区”(集成电路科学园、工业园、设计园及泉州综合保税区)覆盖全链条,超50亿元专项基金形成资金“蓄水池”,年引进超过190名产业人才并配套医疗科教资源。


资讯配图

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科学园)芯智造产业园

(晋江产业集团 供图)


“晋江‘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以及集成电路产业园区的专业专注和‘单一窗口’保障,让我觉得很接地气,很实在。”张刚说,在毫束科技落地晋江后,晋江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在招商政策、人才政策、子女上学、对接当地客户资源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去年国庆过后,他携全家人飞抵晋江,次日,全家入住人才公寓,不久后,子女入学问题也得到解决。在张刚看来,当时晋江相关部门给他们充当了后勤部长的角色,完全不用为这些事情操心,自己一心想着把企业办好就可以了。


从三伍微“三人成伍”的坚守,到毫束科技“攻克卡脖子”的突破,晋江与企业的双向突围仍在继续。这座曾以“三来一补”叩开改革之门的城市,正借由一个个“芯”企业,迈向新质生产力高地,而企业的每一次技术跃迁,也在为晋江产业转型注入更强劲的“芯”动力。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精选阅读

▶▶▶

Hello

中国算力大会重磅发布:智能算力规模激增40%,国产AI生态加速崛起

小米、腾讯、微软等6家科技大厂最新财报

TrendForce集邦咨询: 预估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为1970万辆,年增21%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关注我们

微信号拓墣产业研究院

拓墣网站|topology.com.cn

资讯配图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