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又开始搞事情了。
就在今天,特斯拉官网一声不吭地调整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的售价。从原先的26.95万元,直降1万元,调整后售价为25.95万元。

图源:特斯拉官网
据悉,该车型于8月12日才正式发布,是特斯拉当前续航最强的车型,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众多目光。

图源:微博
具体来看,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搭载了78.4kWh三元锂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达到了830公里,百公里加速仅需5.2秒。
对于用70多度电池调教出83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很多电车爱好者对此赞不绝口,并表示“这就是特斯拉的含金量”。
此外,官方数据显示,Model 3长续航版的能耗更是低至12.8kWh/100km。这意味着车主在日常使用中能够享受到更低的使用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搭配上830公里的CLTC续航里程,让这款车能够应对绝大部分长途旅行,无需频繁充电,大大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型号为3D6的后置单电机,最大功率225千瓦,最高车速200km/h。外观整体设计也并没有改变,车尾部分倒多了一个“Model 3+”的标识。

图源:微博
按理说,这样一款近乎全方位无缺点的“水桶车”,不应该会卖不动,以至于出现上市不到一个月就降价的操作。
对此,部分专业人士表示,这是一种典型的“先吊胃口,再给甜头”的营销手法。
特斯拉利用新车型发布制造热度,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随后在热度最高点,通过直降1万元引爆价格,将观望者迅速转化为订单。
这种策略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和成本优势,主动出击,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并向竞争对手宣告其在价格战中的主导地位。
并且,特斯拉主动开打新一轮“价格战”的底气,来源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极高的本土化率(超过95%)和自动化率(超过95%)。
这使其拥有其他厂商难以比拟的成本优势和定价自主权。

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宽到全球市场,会发现Model 3 长续航版的降价并非孤例,而是马斯克在全球市场下的一盘大棋。
今年以来,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频繁调整价格,并推出了多项金融优惠政策。
早在7月11日,特斯拉官网就显示,Model Y长续航版在加拿大市场售价从84,990加元(约合人民币44.1万元)暴降至64,990加元(约合人民币33.7万元),降幅超过10万元人民币,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关注。

图源:搜狐汽车
而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廉价版Model Y也即将到来,在前不久已有相关谍照曝光。

图源:微博
种种迹象表明,降价这件事已经让马斯克尝到了甜头。因此这次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一个月后突然降价,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不过,这可就苦了那些刚提车不久的朋友了,他们心里估计在想:“我这刚买完,你就降价,这不是背刺我吗?”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特斯拉的这一系列操作也确实带来了不错的效果。
据德意志银行数据统计,特斯拉中国8月份新增订单预计达到13万辆左右。他们推测这一数据得益于Model Y L上市的推动。

图源:X
8月19日,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线了Model Y L车型,起售价33.9万元。
这是一款六座车型,车身尺寸相较于Model Y,在长度上增加了179mm,轴距加长150mm。
内部空间更加广阔,采用了灵活的六座座椅布局:
前排座椅造型运动感十足,并新增可调头枕与腿托;二排采用独立座椅,可进行多向电动调节,最大可躺倒至125°;三排座椅同样可以进行靠背角度的电动调节。
全车前排、二排座椅具备加热与通风功能,三排座椅则只具备加热功能。

图源:微博
动力方面,Model Y L具备双电机全轮驱动,百公里加速仅需4.5秒。配合82kWh的三元锂电池,可以实现最长751公里(CLTC)的续航里程。
我们都知道,很多中国家庭对于六座SUV都是情有独钟的。因此,自该车在中国上市之后,市场反应相当热烈。
上市第一天订单量就达到了3.5万,第三天突破5万,第六天就把9月份的产能售罄。目前下订的消费者需要等到10月才能交付。

当然,一个月的突然爆发并不意味着马斯克能就此高枕无忧。
从数据来看,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正面临严峻挑战。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同比下降了5.4%,市场份额从2020年峰值的15%萎缩至7.6%。
与此同时,以小米、问界、理想等为代表的本土新势力市场份额却在持续增长。
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家厂商都在加速技术迭代,价格战也愈演愈烈。
特斯拉如果想继续保持其王者地位,仅仅依靠“便宜”和“长续航”显然不够。它的下一个增长点,必须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核心技术,而FSD(完全自动驾驶)正是被马斯克寄予厚望的王牌。
上个月,特斯拉刚发布了最新的也是特斯拉史上最长的FSD演示视频。

图源:X
视频中,特斯拉的FSD系统在复杂的路况下表现得游刃有余,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高速公路,都能准确识别交通标志、行人和其他车辆,并做出合理的驾驶决策。
过程中,驾驶员几乎不需要用手来操控方向盘,可以说真正达到了我们想象中“自动驾驶”的真正形态。

图源:X
整个视频看下来后,外网网友直呼疯狂,为数不多的吐槽点居然还是在吐槽“为什么车子不能自己去充电”,对此马斯克也是很快回应道:“未来会有的。”

图源:X
不过,技术演示是演示,落实到实处可能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当下让特斯拉更头疼的问题,可能是FSD在大众消费者心中的接受程度。
根据一项针对8000名美国消费者的最新调查,越来越多的美国消费者表示,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系统(FSD)会让他们远离该品牌,而非被吸引购车。
美国政治咨询公司Slingshot Strategies的8月份《电动汽车情报报告》显示,只有14%的受访者表示FSD会让他们更愿意购买特斯拉,而35%的人表示该技术会降低他们购买特斯拉的意愿,其余51%受访者表示有无FSD对他们的购车决定没有影响。
此外,还有调查显示,在过去两个月,认为特斯拉汽车“不安全”的消费者比例从34%升至36%,而认为“非常安全”的比例则从17%降至13%。
而近期,特斯拉还因自动驾驶技术面临着多项诉讼。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陪审团裁定,特斯拉应为2019年一辆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Model S所致的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并判令该公司向一名遇难女性的家属及一名伤者支付约2.43亿美元赔偿金。
并且,加州也有多名车主提起了联合诉讼,指控特斯拉自2016年以来一直夸大其自动驾驶技术的能力,误导消费者。他们认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对FSD能力的大胆宣传(例如“FSD能拯救生命”、“在所有条件下都能运行”)是虚假宣传。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特斯拉依然在自动驾驶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的未来取决于其交付自动驾驶汽车和相关服务的能力。
总的来说,Model 3长续航版的降价或许也会让特斯拉在销量上迎来一段新的爆发。
而未来,特斯拉更需要在技术完善、市场教育和消费者信任之间找到平衡,以打消消费者对FSD系统的疑虑。
更重要的是,国内的特斯拉车主们仍在期待着FSD的“完全版”能够尽快登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