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封装EDA:国际Top 3 vs. 国产Top 3

半导体产业研究 2025-09-02 08:00

资讯配图


【内容目录】

1.从传统单芯片EDA到多芯粒集成先进封装EDA

2.国际Top 3: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

3.国产Top 3:华大九天-芯和半导体-硅芯科技

4.国产与国际厂商差异化的对比分析

5.未来趋势


【湾芯展推荐】本文涉及如下厂商

新思科技、Cadence、西门子EDA、华大九天、芯和半导体、硅芯科技
资讯配图

半导体产业正在经历一场设计-制造-封测的思维范式转变,高性能计算芯片的设计正在从单纯追求晶圆加工工艺的先进性转向兼顾先进工艺和先进封装,性能优化也从单芯片逐渐往芯片-系统级优化转变。相应地,EDA工具也开始从传统单芯片设计工具转向多芯粒集成和互联的先进封装EDA

在先进封装EDA这一新兴技术领域,国产EDA厂商相比国际巨头的差距比传统EDA领域要小的多,国内先进封装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国产EDA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本文尝试对在先进封装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国际EDA厂商和国产EDA厂商进行简要介绍和对比分析,希望对EDA感兴趣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从传统单芯片EDA到多芯粒集成先进封装EDA

传统的单芯片设计EDA工具专注于采用同一个晶圆加工工艺的裸片设计,而针对多芯的先进封装EDA 则解决了将多个(通常是异构的)裸片集成到单个封装中的复杂性。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设计范围从2D片上设计转向涉及多个物理领域的3D系统级设计。

过去40年来,EDA设计工具从简单的晶体管级功能设计发展到从芯片到系统的异构集成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涉及功能、时序、功耗、可靠性,以及散热和机械压力等多物理场仿真。

资讯配图

单芯片EDA与多芯粒EDA设计的主要区别归纳如下。

资讯配图

从单片SoC 到多芯片系统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了 EDA 要求。传统的 EDA 工具专注于单芯片优化,无法应对异构集成带来的复杂性。这促使国际和国内EDA 供应商开发新的解决方案包括

二、国际Top 3Synopsys-Cadence-Siemens EDA

在全球市场上,国际EDA三巨头——新思科技(Synopsys)、Cadence和西门子EDA在先进封装领域也早有布局。这三家公司先进封装EDA技术和产品策略各有优势,下面从核心技术、产品布局、战略重心等角度归纳总结,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资讯配图

新思科技(Synopsys

新思科技在先进封装EDA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其统一平台、AI驱动的优化和深厚的行业生态合作上。其核心产品是 3DIC Compiler,该平台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用于解决2.5D3D和多芯片系统设计的复杂挑战。 

资讯配图

3DIC Compiler 统一数据模型:该平台基于统一的数据模型,将架构探索、设计、实现、分析和签核等多个阶段集成到单一环境中。这解决了传统上使用分散工具和流程所带来的效率低下和不收敛问题。

AI驱动的优化引擎:利用 Synopsys.ai 技术,特别是 3DSO.ai,为多芯片系统提供自主化的AI优化。这可以提升系统性能,并解决热完整性、信号完整性以及功耗网络设计等复杂问题。

Fusion技术:通过“Fusion”技术整合了综合、布局布线和签核工具,实现了共享引擎。这有助于在整个流程中更快地收敛,从而提升性能、功耗和面积(PPA)指标。

Ansys的物理分析整合:新思科技已与Ansys合作,将Ansys RedHawk家族的物理分析能力(包括电源、热和信号完整性)整合到3DIC Compiler中。通过Ansys的并购,新思科技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多物理场分析方面的能力。

多芯片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工具和IP,支持从早期架构探索、软硬件协同验证、高效的芯片-封装协同设计,到可靠的芯片间互联,以实现快速的异构集成。  

Cadence

Cadence的先进封装EDA工具以其系统级多物理场分析和强大的跨平台协同设计能力而著称。其核心是 Integrity 3D-IC 平台,与Allegro(封装/PCB设计) 和 Virtuoso(模拟/射频设计) 环境深度集成,提供了一个统一且高效的解决方案,用于设计和验证复杂的2.5D3D多芯片系统。 

资讯配图

Integrity 3D-IC 平台: 一个高容量、统一的设计与分析平台,支持在单一环境中进行3D设计规划、实施和系统分析。该平台能够处理各种堆叠裸片系统,并与公司的其他主要EDA环境协同工作。

统一数据模型和协同设计: Integrity 3D-ICCadence的数字实现工具 Innovus、模拟/射频设计工具 Virtuoso 以及封装/PCB设计工具 Allegro 共享统一的数据模型和基础设施。这种无缝集成消除了传统设计流程中工具间数据转换和兼容性问题,实现了芯片、封装和PCB级别的协同设计。

Sigrity多物理场分析: Cadence的 Sigrity 技术是其在系统级分析方面的关键优势。它提供了强大的信号完整性(SI)、电源完整性(PI)和热分析能力,能够在设计早期阶段预测和解决跨芯片、封装和板级的电气和热问题。

AI驱动的自动化:Cadence正在将AI技术融入其EDA流程。例如,其 .ai 平台能够通过机器学习加速芯片设计,提高性能、功耗和面积(PPA)指标。

超精确3D电磁(EM)提取: Cadence提供先进的3D EM提取技术,用于创建高度精确的电磁模型,这对于优化高速多芯片互联至关重要。

西门子EDA

西门子(Siemens EDA)在先进封装领域的EDA工具布局是其应对异构集成和系统级设计挑战的重要一环。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其Xpedition Package Designer (xPD)Innovator3D IC解决方案套件以及Calibre系列多物理场分析工具

Xpedition Package Designer (xPD):这是西门子EDA面向先进封装和2.5D异构集成的物理设计和验证解决方案。它在集成式3D环境中支持在2D3D视图中实时编辑操作,无需特殊插件。其自动交互式草图布线技术和高速调整的自动规划与交互功能有助于满足时间和性能规范。xPD还可与Calibre验证流程集成,确保GDSII光罩签核的准确高效。

资讯配图

Innovator3D IC解决方案套件:该套件致力于简化异构集成式2.5D/3D-IC设计的开发、仿真与管理。它基于AI赋能的用户体验,具备强大的多线程与多核能力,支持超大规模设计。该套件包括:

Calibre 3DStress与多物理场分析:这是西门子EDA在先进封装签核层面的重要技术。Calibre 3DStress专注于解决2.5D/3D IC架构中因裸片超薄化和封装工艺温度升高导致的热机械应力与翘曲变形问题,并能提供晶体管级的精确分析。这与Calibre 3DThermal等工具共同构成了西门子的3D IC多物理场软件产品组合,是其IC数字孪生与半导体开发工作流程的基础

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特定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先进封装EDA工具。

·新思科技:若追求极致的性能与集成度,特别是在高性能计算(HPC)、AI 芯片等领域,需要处理复杂的 2.5D/3D 集成和先进工艺,新思科技的 3DIC Compiler 及其强大的 IP 生态值得重点关注

·Cadence若关注多物理场协同仿真和能效,设计涉及模拟/混合信号、对电源完整性、热管理有苛刻要求,Cadence 的 Integrity 3D-IC 平台和 AI 驱动工具可能更胜一筹。

·西门子EDA若设计涉及复杂的系统级封装(SiP)或与机电系统紧密结合,尤其在对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的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西门子 EDA 凭借其数字化企业协同优势和 Calibre 的制造验证能力,能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三、国产Top 3:华大九天-芯和半导体-硅芯科技

在传统EDA领域,国产EDA相比国际Top 3差距仍然很大。但是,在新兴的先进封装领域,国产EDA厂商跟国际厂商几乎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无论技术、产品还是市场竞争力,都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下面我们挑选三家在先进封装EDA领域比较领先的国产厂商,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华大九天

华大九天作为国内 EDA 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推出的先进封装 EDA 工具 Empyrean Storm 确实展现出一定的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

资讯配图

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芯和半导体

芯和半导体在先进封装 EDA 领域,特别是在 2.5D/3DIC 的系统级 SI/PI 仿真分析、多物理场协同仿真以及与国际主流设计流程的集成方面,展现出了特色鲜明的技术实力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资讯配图

核心技术主要围绕多物理场仿真分析能力和系统级协同设计展开,并融入了AI驱动优化:

硅芯科技

作为国内专注于2.5D/3D堆叠芯片(ChipletEDA工具研发的初创企业,硅芯科技推出的3Sheng Integration Platform 在先进封装领域提供了一套全流程的解决方案

资讯配图

核心技术主要围绕3Sheng Integration Platform展开,强调系统级协同设计、多物理场仿真和独创的测试容错技术:

硅芯科技凭借其3Sheng Integration Platform全流程工具链、创新的系统级架构设计和Multi-die测试容错技术,以及与国内产业生态的深度合作,在国产先进封装EDA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备受关注的 破局者

四、国产与国际厂商差异化对比分析

在先进封装EDA工具领域,国内厂商与美国三大厂商正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下面我们先通过一个表格快速了解其核心对比差异。

资讯配图

国内外厂商在技术布局和产品完整性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生态建设和市场认可度是另一个关键差异点:

面向未来的创新方向,国际和国产厂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五、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

先进封装EDA技术和产业发展,未来可能会围绕以下几点展开:

1.电学分析:必须将多个芯片、高密度硅中介层上的走线、封装基板视为一个完整的电气系统进行分析。一条信号路径可能从Die A出发,经过μBumpTSVInterposer上的走线,再通过另一个TSV和μBump进入Die B。其完整性需要跨域协同仿真。

2.热分析:3D堆叠结构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散热。底层芯片产生的热量会累积并影响上层芯片,形成“热点”。Thermal analysis必须分析整个堆叠结构的散热路径和温度分布,这与供电网络紧密相关。

3.应力分析:不同材料(硅芯片、环氧树脂、金属凸块等)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功耗循环和温度变化下会产生热机械应力,可能导致界面脱层、凸块断裂等问题。3D应力分析变得至关重要。

*作者:Steve Gu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芯启未来,智创生态

湾芯展2025与您相约!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EDA
more
喜报 | EDA²侠客岛难题挑战2025获奖名单
机制动态 | EDA²秘书处第二十次总体组会议顺利举行
EDA的新机遇
【最后 1 天报名!】西门子 EDA 年度技术峰会|聚焦 AI EDA/3DIC/IC 设计验证等【上海站】即刻锁定席位
9.15-16,杭州,EDA年度盛会!2场主论坛,12场分论坛,IDAS2025 设计自动化产业峰会诚邀您共襄盛举!
报名今天关闭!西门子 EDA 技术峰会|AI EDA/3DIC/IC 设计验证等【上海站】最后时刻锁定席位!
倒计时4天!西门子EDA年度大会-AI EDA|3DIC|IC设计及验证|物理设计及验证|制造与测试[上海]
报名倒计时7天!西门子EDA年度大会(8月28日 上海)
芯报丨广立微收购LUCEDA NV 100%股权,布局PDA拟开展四方面合作
外部断供风险下,我国EDA/IP产业都有什么突破?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