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S首次公开亮相!从九三阅兵看“成都造”的“飞”速进阶

成都科技 2025-09-03 18:25
资讯配图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歼击机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梯队由歼-16D、歼-20、歼-20A、歼-20S、歼-35A组成,编成两个楔队震撼亮相。其中,歼-20、歼-20A、歼-20S,均是“成都造”。



成都是我国战机研制重镇。歼-10、歼-20、“枭龙”“翼龙”系列等都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成都所奉献给祖国的硬核装备。这也是歼-20S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国之利刃 战机上新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制空战斗机,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首飞成功,一举打破西方在隐身战机领域的长期垄断,成为捍卫我国领空安全的“国之利刃”


资讯配图

▲歼-20飞机飞行表演


作为我国首款隐身战斗机,歼-20的研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实现打造跨代新机、引领技术发展、创新研发体系、建设卓越团队四大目标。歼-20作为大国重器,从指标体系、人机工效、制造装配、试验试飞、保障模式等各个方面,均实现突破,先后完成了“系统革命”,实现了座舱的最佳人机工效。


随着歼-20陆续服役,新的机型和型号开始出现。歼-20A是歼-20飞机的“升级版”,是未来空中作战行动的尖刀力量歼-20S飞机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具有串列双座座舱。歼-20S飞行员表示,歼-20S的入列将重塑规则,彻底改变未来战场。


资讯配图


歼-20S飞机具有出色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其航电系统与发动机均有所优化,座舱机体亦经过延伸设计。作为一款双座战机,歼-20S还需承担教练机职责,其中后座为教官席位,前座为学员席位。若前座为飞行员,后座则担任武器操作员,负责操控对空武器、对地武器及对空雷达。


资讯配图


战机呼啸而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观看现场,掌声一片。该公司介绍,歼-20S战斗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重型、双座、多用途隐身战斗机,具有优异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和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具有突出的态势感知、电子干扰和战术指挥控制能力,还具有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能力。


在现场观礼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隋少春激动地表示,“今天,我有幸在现场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当战鹰啸傲苍穹,我们亲手研制的歼-20、歼-10航空武器装备以威武的集群、精确的编队,米秒不差飞越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空中作战力量的体系化水平和快速提升的先进战斗力,壮军威、振民心、扬国威。身为航空人,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激动之情无以言表。面对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要持续大力弘扬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砥砺奋进新征程,惟以胜利报祖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航空智慧和力量。”


2024年11月,歼-20S模型机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针对歼-20S的作战价值,中国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杜文龙指出,其一,歼-20S具备指挥忠诚僚机作战的能力,从当前技术应用来看,若将超音速隐身战机与其他作战飞机进行有人机、无人机协同组合,开展联合作战行动,将构建起空战领域前所未有的全新格局;其二,新增一名飞行员后,战机的对地打击能力与对海攻击能力将大幅提升,歼-20S的多用途通用战斗机性能由此可充分彰显。未来融入无人编制作战,将成为歼-20S最值得关注的应用方向。


资讯配图

▲歼-20S模型



资讯配图

创新基因 产业进阶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重型隐身战斗机,具有优异的中远程制空作战能力和良好的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综合作战效能较第三代战斗机拥有质的飞跃。


本次阅兵中,7架歼-10表演机划出14道彩烟,寓意着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象征着14亿中国人民奔向强国复兴的绚丽前景。


资讯配图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一批航空人就在成都西郊的黄田坝建起了132厂,为城市注入航空基因。从歼-10的研发到歼-20系列进阶,依托龙头企业和国之重器的聚集,成都航空产业根基深厚,磁吸力不断加强。


在成都的航空产业版图中,作为全国最大的航空产业集聚区,青羊区依托成飞集团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两大“链主”,构建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测试的全产业链闭环。


资讯配图

▲歼-20S模型


近年来,成都积极布局航空产业未来赛道,成功获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空中交通试点城市3个国家级示范。去年,全市航空航天规上企业全年营业收入突破1500亿元,近三年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近20%。集聚航空航天企业15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400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


综合:成都日报锦观、川观新闻

部分图据:央视新闻、央视军事、四川博物院等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你“在看”吗?

↓↓↓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