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方向 2025年博士后研究人员招聘公告

未来产业研究中心 2025-09-04 16:14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方向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面向全国公开招收2025年度博士后研究人员,有意向者请将申报材料提交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介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又称赛迪研究院,下设赛迪智库19个研究所、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及赛迪集团、赛迪顾问等20家控股企业,在天津、四川、重庆、广东、江苏、山东、海南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现有职工2600余人,博士硕士占53%以上。

自2000年成立以来,赛迪聚焦两化深度融合,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逐步形成了研究咨询、评测认证、媒体会展、科技服务、先进技术转化、产业投融资服务6大业务格局,累计为20余个国家部委、400余个地方政府、5000余个行业企业提供服务。同时承担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日常工作,也是中德智能制造联盟、汽车电子产业联盟等10余个行业组织的主要牵头单位。

2002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我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和培养工作。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流动站密切合作,联合培养博士后,为全国工信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围绕“国家级、权威性、开放型、有影响”发展目标,致力于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培养一流科研人才、一流管理人才、一流应用人才。

二、招收方向

因事业发展需要,2025年赛迪研究院拟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方向主要包括: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和智能装备测试评估、国防经济等领域。

序号

研究方向

细分领域

岗位职责

专业要求

其他条件

1

未来产业

未来材料

围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新材料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研究,包括行业发展、政策研究、行业治理等领域方向的理论或实践研究。

材料科学、产业经济、区域经济等相关专业。

1、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具有良好的政策分析、数据处理、报告撰写能力;
2、熟悉或从事过材料科学相关战略政策等研究优先。

2

未来能源

围绕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新型能源体系等领域开展研究,主要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电储能、氢储能等前沿技术跟踪研判,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研究和对策研究。

电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

1、了解未来能源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熟悉相关产业;
2、了解相关领域国际动态,具备信息捕捉和分析研判能力;
3、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具有良好的政策分析、数据处理、报告撰写能力。

3

未来空间

开展未来空间相关产业(深海、航天、深地等)发展趋势研究,特别是未来空间产业发展对当前产业发展的影响。

区域经济、地理学、空天、海洋工程等相关专业。

——

三、申请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拥护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三)近3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将于2025年12月底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年龄在35周岁以下;或由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年龄在40周岁以下,学位年限不受限制,累计在站时间不超过6年。

(四)保证在站期间脱产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具备较强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博士后科研任务和相关工作。

(六)对于在职人员(含定向委培、现役军人)、超龄人员(超过35周岁)和本单位同一一级学科人员,将按照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要求进行特殊报批。

四、福利待遇

(一)博士后在站期间,工资及福利待遇按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规定》执行。

(二)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大力支持在站博士后申请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间申报各项人才计划和科研基金资助,符合条件者推荐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参与相关会议活动。

(三)博士后在站期间,享受成果奖励和科技奖励。博士后在站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参考院相关政策享受与在职员工同等奖励。

(四)在站期间,博士后研究人员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口、子女入托、入学等事宜按全国博管办相关文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

五、报名方法

(一)申请人向联系人邮箱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1.《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资格申请表》,见附件1;

2.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

3.博士期间论文或与所申请的研究领域相关的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电子版);

4.拟研究计划和研究方向。

(二)本站按照“公开招收,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者进行我院正式招聘流程,根据考核结果和体检、政审结果择优招录。面试时间待定。

六、报名时间

全年招聘,额满为止。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010-88559598

电子邮箱:ccidbgh@ccidgroup.com

邮件标题:岗位名称+研究方向+姓名+毕业院校+专业,如:博士后专业技术岗+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张三+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

附件:1.  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资格申请表.docx

请关注本公众号,在主页回复“33”获取报名附件。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