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英伟达,730亿美元收购可能吗?

大话芯片 2025-09-05 19:33

资讯配图


英国科技媒体《TechRadar》近日报道,随着联发科与英伟达(NVIDIA)在超级芯片GB10项目上的深度合作不断推进,双方技术协同效应显著,市场开始传出英伟达可能以730亿美元(约合5213.44亿元人民币)收购联发科的惊人消息。

尽管双方公司对此传言均未置评,但业界普遍认为,这一猜测更多是市场遐想,短期内难以成真,面临技术、监管与地缘政治等多重障碍。


 合作深化:GB10超级芯片展现“软硬整合”新范式

此次传闻的导火索,正是双方联合开发的GB10 Grace Blackwell超级芯片。该芯片融合了联发科在Arm架构CPU设计、SoC系统整合与低功耗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以及英伟达在Blackwell架构GPU、AI加速与NVLink-C2C互联技术上的领先优势。

通过NVLink-C2C高速互连,GB10实现了CPU与GPU之间的高效协同,打造出适用于个人AI超级计算机(如Project DIGITS)的高性能、高能效平台。外媒分析指出,这一合作不仅展示了英伟达如何将其GPU技术“下沉”整合至标准SoC生态,也凸显了联发科在高端计算领域的设计能力正获得国际巨头认可。


 并购可能性极低:价格、监管与战略三重障碍

尽管合作密切,但业界普遍认为,730亿美元的收购价码远不足以促成交易,且面临多重现实挑战:

  1. 估值偏低,难获股东支持
    联发科目前为中国台湾市值第三大企业,仅次于台积电与鸿海,也是台湾IC设计产业的龙头企业。以当前市值估算,730亿美元的报价缺乏足够溢价。半导体行业大型并购案通常需提供两位数甚至更高百分比的溢价,否则难以打动董事会与股东。

  2. 监管审查几乎“不可能通过”
    若英伟达真提出收购,将面临全球多国反垄断与国家安全审查。参考其2022年400亿美元收购Arm失败的前车之鉴——该交易因欧盟、英国、中国等监管机构担忧市场垄断而被否决——此次若收购联发科,审查难度只增不减。

     

    尤其是中国台湾与大陆政府,极可能以“半导体产业战略安全”为由否决交易。在当前地缘政治紧张、科技自主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台湾关键科技企业被外资并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 战略协同有限:英伟达已转向系统级布局
    英伟达近年来已从“GPU芯片厂商”转型为“AI基础设施与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重心逐步向软件、平台与完整计算系统延伸。而联发科仍以消费级SoC为主战场,两者业务重叠度不高,收购带来的协同效应有限。

     

    有分析师指出:“与其收购联发科,不如深化合作。GB10模式已证明,联合设计比并购更高效、更灵活。”


市场误读背后的信号:合作≠并购

尽管并购传闻被广泛视为“臆测”,但其背后反映出市场对两大巨头合作潜力的高度关注。GB10的成功,标志着AI芯片生态正从“单一架构主导”走向“异构融合”时代,而联发科在Arm生态中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英伟达拓展AI终端与边缘计算的重要伙伴。

业界预期,未来双方或将在更多领域展开深度策略合作,例如扩展至智能汽车、边缘AI服务器或AI PC平台,但“全资收购”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属天方夜谭。

联发科与英伟达的合作,是技术互补的典范,也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协同进化的缩影。然而,将合作关系解读为并购前奏,显然高估了商业逻辑,低估了政治与监管的复杂性。

正如一位半导体资深人士所言:“在今天的全球格局下,没有哪个国家会允许自己的半导体龙头企业被外国巨头收购。

合作可以共赢,但控制权,从来都是战略底线。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英伟达 联发科
more
汽车早餐 | 比亚迪、上汽、广汽等发布半年报;英伟达因工程师窃密案在加州面临审判;三项中国—东盟汽车标准化合作成果发布
外媒:中国厂商还是想买英伟达GPU
联发科回应被英伟达收购传闻!
贵到离谱!英伟达下一代中国特供GPU价格曝光
英伟达下一代中国特供芯片价格曝光
贵到离谱!英伟达新版对华特供芯片B30A价格曝光
英伟达"最强"机器人大脑平台与5G物联网完成验证测试,RedCap支持人形机器人高效连接
3,499美元!英伟达推出新“机器人大脑”芯片模块
联发科回应被英伟达5210亿收购!
英伟达的局:狂撒15亿美元,从Lambda那租到了搭载自家AI芯片的GPU服务器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