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车Daily”9月5日北京报道
2025年9月5日,鸿蒙智行官方宣布:全新问界M7上市首小时,小订(意向金可退)订单突破10万台。
这一数字刷新了鸿蒙智行历史车型小订首小时纪录,也标志着自今年6月小米YU7以“1小时28.9万台大定”引爆市场后,首个真正意义上逼近其热度的竞品出现。
此前,市场普遍认为小米YU7的爆发是品牌势能、流量运营与精准定价叠加的“非典型现象”。彼时,即便是搭载华为智能驾驶全栈技术的尚界H5,其1小时2.5万台的小订成绩,已被视为鸿蒙生态转化能力的阶段性高点。
但新问界M7打破了这一认知。
新问界M7起售价28.8万元,较老款M7下调近5万元以24.98万元价格起售,直接切入小米YU7标准版(25.35万元)的价格腹地。全系标配ADS4.0高阶智驾、鸿蒙座舱5.0、前后双电机四驱及53kWh增程电池包,纯电续航240km,综合续航1300km。在800V碳化硅平台、CDC电磁悬架等配置上,与YU7形成对标。
数据显示,小米YU7上市首日1小时大定28.9万台,按其北京工厂一期15万辆/年产能计算,订单已排至2026年中。即便二期工厂于8月投产,30万辆年产能仍难以消化短期爆发的订单。这也为新问界M7创造了窗口期。
“我们清楚地看到,YU7用户中大量是‘米粉’情绪驱动,但家庭用户更关注补能便利性与空间实用性。”一位汽车渠道负责人透露,“增程没有里程焦虑,六座布局更适合三代同乘,这是纯电SUV小米YU7的天然短板。”
从用户画像看,YU7偏向年轻、科技偏好型个人用户,而新问界M7锁定家庭用户。其第三排腿部空间达820mm,后备箱容积610L,并标配零重力座椅与Nappa真皮,强化“家用”标签。
“消费者愿意为情绪买单一次,但不会为不确定性买单两次。”上述负责人表示,“当‘抢到就是赚到’变成‘等不起’,外溢订单自然流向能立刻试驾、快速交付的产品。”
截至目前,小米SU7与YU7累计还有超过40万辆汽车未交付,以月交付3万台计算,SU7和YU7的累计订单就消化了小米汽车未来一年的产能。
若新问界M7能维持目前势头,月销冲击3万台并非不可能。小米用1小时创造了神话,而问界用一次精准的产品重置,证明神话并非不可逼近。
最接近小米YU7的爆款,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