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7月18日,随着道通对旗下仅剩的EVO Nano系列和Lite系列无人机停产、 停售。大疆彻底成为国内无人机品牌中,唯一且断层领先其他厂商的一线无人机品牌。但大疆无暇高兴,却在8月用两款新品同时点燃了两个战场:4699元起售的扫地机器人ROMO进军智能清洁;2999元的8K全景运动相机Osmo 360正面叫板影石Insta360。几乎同时,运动相机龙头影石创新开启A1全景无人机公测,创始人更是在公司“撒钱”庆祝;从扫地机起家的追觅科技也宣布进军无人机行业。大疆、影石、追觅互相“偷家”的混战,骤然升级;这场“三国杀”几乎在同一时段爆发,一时让人难以分辨是谁先扣下扳机。二、2025年7月23日,大疆官宣进军扫地机器人市场;8月6日,大疆发布首款扫地机器人ROMO,为已经红海的扫地机器人市场“搅局”;大疆此举无疑杀入了科沃斯、石头科技与追觅科技的腹地。扫地机器人的核心功能主要由视觉感知、精准定位、路径规划三项技术支持,大疆的无人机产品是在复杂的三维空间中运行,技术难度高于扫地机器人在二维平面上的路径规划,大疆做扫地机几乎是“顺手的事“。跨界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能否迁移,以及迁移后,用户对品牌认知无需重新培育。大疆把技术做到了极致,感知算法既然能够躲开树枝,那么绕开数据线也不存在障碍,关键是用户对于大疆的这种技术能力完全信任,然而不确定的一点是,当前的扫地机器人市场的竞争焦点已不再是底层技术,而是市场策略、品牌认知、渠道建设等全链路营销能力的比拼。三、2025年7月28日,影石宣布以孵化品牌“影翎Antigravity”进军无人机赛道;2025年8月14日,影石首款产品影翎A1亮相并开启公测,预计2026年初发售。为了庆祝影翎A1产品公测,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在公司给员工“撒钱”,相关视频登上热搜。官宣后,影石股价更是连续两天涨停:这种姿态不仅是一次新品发布,更像是战前动员,被视为向大疆正式“宣战”。四、2025年7月31日,大疆发售第一代全景运动相机产品Osmo360,单机身定价2999元,对标影石的旗舰产品Insta360 X5,且具备价格优势。发布当日,影石宣布Insta360 X5降价500元应战。事实上,大疆早在2019年就已切入运动相机领域,推出Osmo Action;此次再加码全景机型,对影石的“命脉业务”可谓步步紧逼。然而比起影石全球首款8K全景无人机的震撼,大疆的产品显得差强人意,初期出现的镜头起雾现象更是彻底丢失了气势:被影石狠狠地压了一头。五、2025年8月20日,追觅科技确认,将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战略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公司正积极组建专业的无人机研发团队,且核心团队架构已初具雏形。追觅创始人俞浩,毕业于清华航空航天专业,是国内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同时也是清华“天空工场”的创始人。在清华期间,俞浩创立的“天空工场”是清华校内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组织,其团队也变成了追觅科技核心的创始团队。可以说,无人机业务对于追觅科技而言,与其说是跨界,不如说是更像一种“回归”。不触及消费级市场,选择工业级方向,有追觅自己的理由:无人机依旧不是千家万户的刚需产品;大疆和影石在消费级市场摩拳擦掌,追觅可能意在“避其锋芒”。有分析认为,追觅进军无人机领域,一是因大疆布局扫地机器人带来的压力,二是看中低空经济风口和工业级无人机市场机会。六、据外媒报道,GoPro今年预计将推出两款新相机,已申请多项专利,显示其正开发一款类似大疆Pocket的竞品:似乎是某种可快拆设计。同时,多家手机厂商也对大疆Pocket进行模仿,OPPO、vivo已开始研发Pocket项目。vivo的百人研究团队预计明年出新品。荣耀也已经立项。小米更是已经与浩瀚合作开发类Pocket产品,在定位上主攻低端人群,与大疆错开。面对众多公司来势汹汹的围剿,大疆尚能饭否?七、2025可以说是头部厂商的跨界大年:大疆、影石、追觅这三家企业跨界看似各有各的缘由,但有一个共同的推力:主业增长基本见顶,天花板清晰可见。可以看出,在存量竞争时代,头部企业面临的压力反而更大,跨界,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成为突围的必然选择。八、尽管无人机、全景相机、扫地机器人三个赛道,在环境感知、路径规划与高性能动力系统等技术架构方面有重合之处,但技术并非毫无边界,跨界之路也绝非坦途:企业需要在技术复用的诱惑与行业规律的敬畏之间,在无限边界的梦想与有限资源的现实之间,做出审慎的权衡和战略选择。大疆、影石、追觅这三家的跨界大战,或许会改写行业格局,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的产品,但跨界并不是破局的万能良方,最终的赢家绝不会是“技术炫技者”,而是能深刻理解新领域用户需求、构建可持续商业模式、高效整合资源的综合实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