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在公众号平台报道最新研究工作,荐稿请联系小编Robert(微信ID:BrainX007); 或将稿件发送至lgl010@vip.163.com。
英文标题: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cortisol by gold nanoparticle incorporated carboxylated graphene oxide bas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成果简介
皮质醇(Cortisol, Cor)是人体生理中一种关键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属于糖皮质激素类,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参与免疫响应、中枢神经系统激活、血压调节、葡萄糖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作为“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与压力响应密切相关,其异常波动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库欣病、艾迪生病、自闭症等致命疾病相关。因此,皮质醇被视为诊断这些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然而,现有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荧光分析等,存在灵敏度低、耗时久、成本高、易受干扰物(如多巴胺、胆固醇)影响等问题,且无法实现实时连续监测。尤其在昼夜节律和应激条件下,皮质醇水平变化频繁,传统方法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电化学传感器因其低成本、高灵敏度、微型化和便携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案。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通过将金纳米颗粒(Au)嵌入羧化石墨烯氧化物(GO-COOH)基底,并结合双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表面印迹聚合,构建了皮质醇特异性识别位点。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具有宽的线性范围(10⁻³-10⁻¹⁴ M),检测限低至 0.61×10⁻¹⁴ M,在100倍干扰物存在下,Cor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在血清样本中检测的加标回收率96~101%,与HPLC结果高度吻合。本研究利用分子印迹技术模拟“锁钥机制”,在模板分子移除后形成与皮质醇分子形状匹配的微腔,显著提升了选择性和灵敏度。结合纳米材料的电子传输增强效应,传感器实现了超低检测限和高稳定性,为临床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工具。
研究亮点
双机制协同材料设计:双功能单体(MAA/MMA)通过氢键精准识别皮质醇,形成“锁钥”特异性空腔;纳米复合基底增强传导,金纳米粒子提升电子传导速率结合GO-COOH的大比表面积,电化学活性面积提升至1.346 cm²,增加印迹位点密度。
稳定可靠的实际性能:检测限低至 0.61×10⁻¹⁴ M,比现有技术低2个数量级;具有宽的线性范围(10⁻³~10⁻¹⁴ M);在100倍浓度的多巴胺、胆固醇等干扰物存在下,Cor响应电流无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RSD<3%)。
临床验证与实用性:在血清样本中检测的加标回收率96~101%,与HPLC结果高度吻合(RSD<3%);13分钟内完成检测,快速响应支持即时诊断场景应用。
图文解析

图 1. Cor-MIP合成过程示意图。

图 2. GCE电极修饰Cor-MIP的示意图。

图 3. GO、GO-COOH、Au/GO-COOH、烯丙基化Au/GO-COOH、Cor-MIP、Cor-NIP及含Cor的Cor-MIP的FTIR(左)和XRD(右)

图 4. (A) GO、(B) GO-COOH、(C) Au/GO-COOH、(D) 烯丙基化Au/GO-COOH、(E) 含Cor的Cor-MIP、(F) Cor-MIP、(G) Cor-NIP的FE-SEM。

图 5. (A, B) 含Cor的Cor-MIP、(C, D) Cor-MIP、(E, F) Cor-NIP的三维与二维AFM图像。

图 6. 含Cor的Cor-MIP与Cor-MIP的EDS能谱。

图 7. (A) Cor-MIP、含Cor的Cor-MIP及Cor-NIP的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B) 热重分析(TGA)曲线。

图 8. (A, B) 在含有5 mM [Fe(CN)6] 4-/3-和0.1 M KCI溶液中不同修饰电极的EIS图和(C, D) CV图。

图 9. (A) 不同修饰电极在5 mM Cor溶液中的EIS图和 (B) CV图。

图 10. (A) Cor-MIP修饰电极在不同扫速下的CV响应;(B) 峰电流与扫速平方根的线性关系;(C) 50次循环稳定性测试。

图 11. 实验条件优化。(A) pH值;(B) 孵育时间;(C) 洗脱时间对Cor-MIP修饰GCE电化学响应的影响。

图 12. (A) Cor-MIP在Cor溶液中的DPV分析;(B) 氧化峰电流与Cor浓度的校准曲线。

图 13. (A, B) Cor-MIP修饰传感器的选择性测试;(C) 重现性;(D) 稳定性
表 1. 人类血清样品中Cor含量的测定。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纳米材料(GO-COOH/AuNPs)与MIP技术结合,成功构建了高灵敏、高选择性的皮质醇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测试(LOD达10⁻¹⁴ M)和实际样本验证(血清回收率96–101%)表明其临床应用潜力,为生物标志物皮质醇的检测提供了新策略。该传感器突破了传统皮质醇检测方法的局限,实现了超灵敏、高选择性、快速且稳定的检测性能,为生物标志物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尤其适用于临床实时监测与便携式设备集成。
免责声明:原创仅代表原创编译,水平有限,仅供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献解读如有疏漏之处,我们深表歉意。


公众号丨智能传感与脑机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