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10 日,水利部在杭州召开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现场会。会上,水利部李部长明确提出 “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实现全要素、全天候监测感知” 的核心要求。杭州昊舜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舜视讯)承建的钱塘江流域无人机智能巡检项目作为本次现场实地考察的内容之一,向与会代表展示了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创新实践。
作为钱塘项目第一期的关键节点,西江塘闻堰管理站已成功部署 1 座无人机智慧机场。不同于传统人工巡检,这里的无人机可按照预设路线自主起飞,搭配高清摄像头与红外传感设备,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精准捕捉围堰破损、海塘护面裂缝等隐患,真正践行了李部长强调的 “全天候、全空间监测” 要求。
在日常巡检工作中,无人机可实时传回巡检画面,通过昊舜视讯自研的 AI 算法瞬间完成 “智能识别”—— 河道漂浮物、未戴安全帽的施工人员,均会被系统自动标记并推送预警信息。目前,这套算法能准确识别 40 余种风险场景,小到一块垃圾溢出,大到古海塘沉降,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此次水利部现场会明确将 “天空地水工” 一体化监测感知系统作为建设核心,而昊舜视讯的技术方案恰好与这一体系深度契合。核心突破主要体现在两大关键技术上:
针对 “全要素监测” 的核心需求,通过系统搭载、昊舜视讯自研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具备对40余类风险场景的精准识别能力。不仅能够实时捕捉人员落水、翻越江堤、工程车辆违规行驶等动态风险,更能智能识别海塘护面裂缝、古海塘沉降、围堰异常等结构性隐患,甚至对未穿救生衣、垃圾暴露等细节实现秒级响应。这些多维度、高精度的识别数据,为数字孪生水利的数学模型系统提供了高质量、高时效性的“算据”支撑,直接赋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闭环管理。
该平台作为一体化监测的“智能中枢”,实现了多源数据的聚合、处理与可视化。平台可无缝接入并调度无人机机场集群,同步处理视频、遥感及物联设备回传数据,通过统一的数字看板呈现全景态势,完美契合水利部对监测数据“精准性、同步性、及时性”的核心要求,为水利治理与决策提供清晰、直观、实时的数据支撑。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民生福祉。目前,钱塘项目首期 3 座机场的成功运行已验证其技术可行性,后续将沿钱塘江流域逐步拓展,计划在未来部署剩余无人机智能机场,实现真正的 “全域监测覆盖”。届时,无论是沿岸居民的安全保障(如预警人员游泳、钓鱼风险),还是生态保护(如监测水污染、水产养殖违规行为),抑或是工程管理(如监管施工机械、防止违章建筑),都将通过 “无人机 + AI算法 + 数字平台” 形成闭环管理,让钱塘江不仅是 “安澜之江”,更是 “智慧之江”。
从水利部现场会的 “焦点项目”,到未来服务千万民众的 “数字防线”,昊舜视讯正以技术创新践行 “水利为民” 的初心。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浪潮中,公司将继续以 “无人机 + AI算法” 为笔,在钱塘江畔书写更多 “科技赋能水利” 的新篇章。

扫码关注我们
扫一扫
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