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和《市场监管总局关于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英伟达公司收购迈络思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反垄断审查决定的公告》。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对其实施进一步调查。
英伟达对此回应称愿意配合调查,并表示其产品和服务符合客户需求。然而,目前调查细节尚未公开,具体进展将由官方渠道另行公布。这一消息直接导致英伟达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约2%。


此次调查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19年英伟达以69亿美元收购高性能网络技术领导者迈络思的交易。这笔交易旨在将英伟达领先的GPU加速器与迈络思顶尖的高速网络互联技术(如InfiniBand)深度融合,打造下一代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然而,该交易也引发了全球反垄断机构的关注。
2020年4月,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经过审查后,作出了“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的决定。这一决定的核心,是防止英伟达利用其在GPU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捆绑销售、歧视性定价或技术封锁等手段,排挤竞争对手,损害中国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利益。具体限制性条件包括:
禁止强制搭售:不得向中国客户强制捆绑销售GPU和网络设备,或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
保障公平供应:必须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FRAND)原则,向中国市场继续供应相关产品和软件。
确保互操作性:保证其GPU与第三方网络设备、其网络设备与第三方加速器的互操作性。
维护开源承诺:继续履行迈络思相关软件的开源承诺。
这些条件旨在确保英伟达在获得市场整合利益的同时,不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
从“断供”到“调查”:中国企业的权益受损
然而,近年来,英伟达的行为被广泛认为背离了当初的承诺。在美国政府不断扩大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背景下,英伟达陆续停止了对中国市场多款高性能GPU加速器(如A100、H100及为规避管制而设计的H20等)的供应。尽管英伟达声称这是遵守美国法规,但此举直接侵害了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关键领域的发展权益。
中国监管机构认为,英伟达利用其在AI芯片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将商业行为与地缘政治因素深度捆绑,实质上构成了对中国市场的歧视性待遇,违反了当初“公平、合理、无歧视”的供应承诺。这不仅损害了中国客户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中国相关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早在2024年12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便已因英伟达涉嫌违反上述反垄断审查决定,依法对其启动了立案调查。此次2025年9月15日的“进一步调查”决定,表明初步调查已发现实质性问题,案件将进入更深入的阶段。
英伟达的困境:夹缝中的“中国生意”
中国是英伟达除美国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尤其是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游戏领域,其业务规模巨大。然而,过去一年,英伟达的“中国生意”却屡屡受挫。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AI应用市场,预计未来两到三年规模将达500亿美元。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曾公开呼吁美国政府允许其向中国销售芯片,否则市场将被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占据。
美国政府于2025年4月宣布,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出口H20芯片,要求其向中国及D:5国家(美国《出口管制条例》中的武器禁运国家或地区)出口H20芯片需获得许可证,且该许可“无限期”生效。
经过数月的游说,英伟达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允许这家科技巨头恢复向中国销售芯片,条件是该公司将把15%的收入上交给美国政府。然而,英伟达H20芯片随后又被曝存在“后门”等安全问题,被中国市场拒绝。
面对中国的反垄断调查,英伟达回应称:“我们遵守所有法律,将继续与所有相关政府机构合作。” 一方面,英伟达需要维持其在中国市场的现有业务;另一方面,它又必须遵守美国政府日益严苛的对华技术出口管制。这种两难境地,使其在华经营策略变得异常脆弱。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国之外,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在对英伟达展开反垄断调查,评估其是否垄断市场。欧盟委员会也曾发出调查问卷,询问英伟达是否存在GPU产品的商业和技术捆绑问题。
THE END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加小编微信
现已开放地区群,请发送消息【深圳】【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到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