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具身智能大讲堂

在洗衣房里,一位身份特殊的 “员工” 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它来自于 Weave Robotic公司研发的最新款Isaacs机器人。
作为全球首款能胜任付费衣物折叠任务的通用机器人,Isaacs 已正式在Tumble Laundry洗衣房上岗,将原本耗时耗力的叠衣环节变成了自动化流程,而这只是它迈向更广阔应用场景的第一步。

Weave Robotic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Evan Winelan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曾任苹果首席AI产品经理,领导了苹果的AI项目以及Siri的更新。

CTO Kaan Dogrusoz同样是卡内基梅隆大学校友,曾担任苹果的研究主管,参与了Apple Watch和iPhone等产品的研发。

和传统的展示型机器人不同,Isaacs的能力已经在商业场景中得到了验证。在洗衣房完成衣物清洗、烘干后,它就接手折叠环节,严格按照 Weave Robotic 制定的标准来处理:衬衫要保持版型均匀、边角整齐,堆叠时方向统一,有衣领的款式必须让衣领朝上。折叠完成后,它还会把衣物收纳整齐,让操作台保持洁净。

值得注意的是,Isaacs的折叠步骤不依赖特定的桌子,并且能够适应床等多种材质的表面,同时还能在不同位置间移动衣物,应对家庭等场景中大量衣物的处理需求,持续清理工作空间。
核心技术方面,Isaacs通过团队自研训练的VLA模型进行衣物的折叠工作,该模型通过大量图像数据、自然语言指令以及对应动作的标注数据训练而成,运用先进的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处理视觉信息,能够精准识别衣物类型、判断折叠位置,为机器人提供 “视觉判断” 和决策支持。

遇到复杂情况,比如特殊材质或杂乱摆放的衣物,团队搭建的高性能网络系统能让人类操作员远程协助,确保任务完成。目前,早期原型已能实现70%衣物的自主折叠。
更重要的是,Isaacs能不断学习进步。每次完成任务的数据都会用来优化新一代模型,让它处理不同材质、款式衣物时更高效精准。研发团队表示,随着在洗衣房持续收集数据,模型的稳定性会进一步提升。
在过往一个月的测试中,Isaacs处理丝绸衣物的折叠成功率就从 60% 提高到了75%。目前,Weave Robotic在旧金山的机器人队伍每天都在收集数据,随着更多机器人的投入使用,数据集会更加丰富多样,推动模型更稳定、运行更快速。

除了叠衣服之外,Weave Robotic的终极目标是让Isaacs成为通用型家用机器人,未来计划拓展整理杂物、家庭安防等功能,以适应家庭场景的多样化需求。为保护用户隐私,团队在设计上也做了细致考虑:闲置时,机器人的摄像头会自动收起关闭,机身也会降低收纳。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Weave Robotic公司在没有产品正式亮相时就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三轮累计金额达5000万美元。首轮1000 万美元由知名风投机构A16Z领投,主要用于组建研发团队和基础技术研究;第二轮 2000 万美元由红杉资本跟投,帮助Isaac 完成原型机开发和初步测试;最新一轮 2000 万美元的投资方包括多家科技行业战略投资者,资金将用于产品的商业化落地和迭代升级。
CTO Kaan Dogrusoz表示,Weave Robotic公司创办以来,我们心里一直惦记着两件事:第一是面向所有人设计能在家看到的机器人。而另外一件事则是建造能够真正快速完成工作的机器人。现在来看Isaacs机器人已经满足了这两点期待。
END

往
期
精
选
科技热点
大咖观点
热点评论
新品速递

微信号|具身智能大讲堂
专注AI具身智能产业前沿话题
加入社群
欢迎加入【具身智能大讲堂】读者讨论群,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领域话题,共享前沿科技及产业动态。
添加微信号(19016903753)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 备注“具身茶谈”可进入交流群。
兼职作者&投稿
机器人大讲堂正在招募【兼职内容创作者】,如果您对撰写机器人【科技类】或【产业类】文章感兴趣,可添加微信:具身智能大讲堂客服(19016903753,手机与微信号相同)。我们对职业、所在地等没有要求,欢迎朋友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