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特色产业:福建泉州安溪藤铁工艺产业

产业研究僧 2025-09-16 20:25
藤条你可能见过,铁你可能也见过,藤条与铁合在一起你见过吗?
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一根藤条与钢铁的“相遇”,不仅串起了千年非遗技艺,更编织出一个年产值超300亿元的现代产业集群。从“荷畚执筐”的民间手艺,到“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的国际名片,安溪用50多年的时间将“指尖上的魔幻艺术”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展现了藤铁工艺产业创新迸发出的巨大活力。
资讯配图
01 一个草根逆袭的故事
安溪藤铁工艺的根脉,深植于千年竹藤编传统。公元955年,安溪置县时,“荷畚执筐,为安职业”的编织技艺便已是当地百姓谋生之本。这种源自民间的草根工艺,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产业化探索。时至今日,安溪藤铁工艺产业走过一条“竹编-藤编-藤铁工艺-家居工艺”的创新发展之路,完整展现了一个草根逆袭的产业故事。
产业化探索期(1970年代-1990年)
1971年,藤铁工艺大师陈清河在尚卿公社农械厂招收学徒,组建竹编车间,专门生产市场上短缺的热水瓶竹壳。这是安溪藤铁工艺产业的起点。
资讯配图
1972年,尚卿竹编工艺厂获批创建,产品涵盖热水瓶竹壳等多种竹编工艺品,产业从分散作坊开始向规模化生产转变。
1984年,安溪县与港商合资成立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资藤器企业——福建省安星藤器企业有限公司,推动产品从竹编向竹藤结合拓展。
资讯配图
到1989年底,安星公司共创汇2230万美元,盈利841万元,被评为全国外经贸系统先进单位。在安星公司的带动下,安溪竹藤产业完成了从传统手艺到外向型产业的关键一跃。
技术革新期(1991-2010年代)
1991年,陈清河将坚硬的钢铁与柔韧的藤条结合,在全国首创藤铁工艺——通过铁艺骨架的支撑性与藤编纹理的艺术性融合,形成“铁骨柔情”的独特风格。“葡萄”系列藤铁篮子在广交会引发轰动。
资讯配图
2002年,安溪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藤铁工艺之乡”。
2010年,全县藤铁企业突破2000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年产值达80亿元。
品牌化发展期(2010年代至今)
2014年,安溪竹藤编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被誉为“指尖上的魔幻艺术”。
2016年,获评“中国藤铁工艺之都”。
2019年,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藤铁工艺之都”称号,品牌影响力跃居全球。
2020年以来,安溪藤铁工艺产业与家居融合发展,产值规模持续增长。
02 三百亿级的产业体量
在产品创新的牵引下,安溪藤铁工艺产业逐渐长成300亿级的产业集群,成为安溪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产业规模:2024年,安溪藤铁家居工艺全行业总产值达到305亿元,增长率6.6%。
资讯配图
市场地位:安溪藤铁工艺产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40%。
市场主体:拥有2500多家藤铁家居工艺企业,其中规上企业74家,3000余个乡镇加工点构成的配套网络覆盖全县。
产品类型:从最初的竹藤编制品,发展到家居饰品、花园用品、茶文化工艺品、LED应用工艺品、实木工艺家居等五大系列,超13万种单品。原材料涵盖竹藤、铁、木料、玻璃、树脂、陶瓷等多种品类。
资讯配图
电商实力:2023年安溪家居工艺品网络零售额达103.4亿元,拥有“淘宝镇”10个、“淘宝村”57个,获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首位。
03 三核引领的产业格局
安溪藤铁工艺产业的空间分布遵循“点-轴-面”发展规律,形成核心乡镇驱动、产业轴带联动、全域覆盖延伸的集群化格局。
极核驱动层面,凤城、城厢、尚卿三大产业重镇是安溪藤铁工艺的核心聚集区。其中,尚卿作为产业发源地,依托“中国藤铁工艺第一乡”品牌,集聚了原材料供应、设计研发、电商物流等核心环节,全域18个村有17个村73%的全半劳力从事竹、藤、铁编造加工,加工厂120多家,从业人数近万人,是安溪县藤铁工艺品出口创汇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首批“淘宝镇”。此外,凤城、城厢两镇依托县城区位优势,集中了更多规模较大的企业和研发设计机构,与尚卿乡形成功能互补的核心极核体系。
轴带联动层面,沿“尚卿-凤城-城厢”交通干线形成的产业轴带,通过藤云工艺园、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园、云鹤电商园等关键节点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其中,藤云工艺园已入驻30家藤铁工艺上下游企业及配套物流企业。云鹤电商园完成征地775.58亩,平整土地200多亩并启动标准厂房初步设计,安溪藤铁工艺产业园也已完成控规,这些园区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夯实了产业轴带的资源整合能力。
全域覆盖层面,在3大核心乡镇的带动下,官桥、龙门、参内、魁斗、西坪、蓬莱等6个乡镇也出现了一些藤铁工艺产业的配套加工业态。全县范围内散布的3000个加工点既解决了农村就业问题,又实现了产业链的空间延伸。这种布局通过“产业富民”的县域经济特色,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全域民生。
资讯配图
安溪县产业空间格局
04 下一步的发展
展望未来,安溪可重点抓好规模扩张、质量升级、品牌跃升、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工作,推动藤铁工艺产业在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新的跨越,更好凸显产业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进一步擦亮“世界藤铁工艺之都”金字招牌。
规模扩张方面,以藤云工艺园、藤铁工艺产业园、云鹤电商园等为核心载体,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加强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培育,大力推进“油改水”和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持续推动藤铁制造升级与全产业链规模壮大。
质量升级方面,依托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联合多所院校设立产学研创作基地和工艺讲堂,以国际视野引领设计升级,推动藤铁产业向2.0时代迈进。
品牌跃升方面,以“世界藤铁工艺之都”为核心,注册地理标志并建设区域公共品牌,举办“世界藤铁工艺之都杯工业设计大赛”“非遗文化展”等系列活动,并借力“一带一路”加强海外市场拓展。
产业融合方面,进一步挖掘藤铁工艺文化内涵,推动藤铁工艺与茶产业、旅游、文创、建材陶瓷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工业旅游度假、藤铁工艺旅游品鉴等新业态,更好激活发展动能。
一根藤条,缠绕出千年技艺的传承;一块钢铁,锻造出县域经济的脊梁。安溪藤铁工艺产业的崛起,印证了传统与创新的共生之道。未来,随着质量升级、品牌跃升、产业融合等工作的深入推进,这条“铁骨柔情”的产业链将向世界展示中国手工艺产业的更多可能。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