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新玩法:农业、非遗、科技如何碰撞火花?

适航取证 2025-09-18 07:00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文旅+”模式正成为推动行业创新与突破的新引擎。通过与农业、非遗、科技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文旅产业不断衍生出新颖业态,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些新兴业态背后的成功案例,看看它们如何在乡村民宿场景中大放异彩。资讯配图

(农业与文旅结合的案例)

资讯配图


农文旅融合:

田园牧歌中的多元体验

屯溪区的霞隐民宿群,便是农文旅融合的生动范例。该民宿群坐落于黎阳镇傍霞村,于2024年6月开业,由黄山市乡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将4栋闲置民房改造而成,拥有21间客房,还配备了2间露营地太空舱。

民宿保留徽派建筑传统元素,同时依托当地自然风光,开发了亲子采摘、寿带鸟观鸟拍摄沙龙、水上运动等农事与娱乐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同类型的客群。霞隐民宿以特色化运营,成为城市游客与乡村资源的连接点,未来还计划扩建,将客房数增至50间。

资讯配图

(屯溪区的霞隐民宿)

靖安县则以“两山”理念为引领,在民宿产业中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当地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构建规模化供给体系,打造出中源避暑小镇、宝峰禅韵养生区、三爪仑知青小镇等特色民宿集群。

在产品打造上,推行“一宿一主题”,有森林疗愈屋、稻田书屋民宿、星空帐篷营地等。同时,拓展“民宿+”业态,融入非遗工坊、自然教育、四季活动等内容,延伸消费链条,实现“全季无淡”运营。

资讯配图

(惠州博罗乡野稻田里的民宿)

资讯配图


非遗文旅融合:

让传统文化“活”在民宿


“非遗+民宿”正成为文旅融合的新趋势,为民宿赋予深厚文化内涵。在安徽黟县,诸多民宿将非遗体验融入其中。

例如,拾庭画驿民宿前身为徽商邵氏家族宅院,与黄山市徽剧院合作,让徽剧戏班在民宿内常态化演出经典剧目。旧街墨野民宿定期举办徽墨制作非遗技艺展示活动,塔川书院民宿设立非遗传习、耕读文化体验区,还有木榨油客栈、山居客栈等可供游客参与徽州三雕、徽州彩绘壁画制作。

2024年该县民宿、酒店接待过夜游客约228万人次,占全县旅游总接待量和总收入的1/5,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近21亿元。

资讯配图

(旧街墨野民宿举办的徽墨制作活动)

广西桂林阳朔格格树民宿主理人陈荣华,将太极拳设计成研学课程面向住客推出。以戏曲文化为特色的宁波龙观禅那艺术民宿,主理人戴如希丹作为甬剧传承人,将民宿变为甬剧演出现场,游客既能欣赏专业表演,还能亲自参演,静态展示与听觉享受相结合,让游客直观感受宁波地方戏魅力。

资讯配图

(广西桂林阳朔格格树民宿)



资讯配图

智慧文旅融合:科技赋能民宿新体验

资讯配图

(靖安县民宿概貌)

从农文旅的田园体验,到非遗文旅的文化传承,再到智慧文旅的科技赋能,“文旅+”融合不断催生新业态,为乡村民宿发展注入活力。

这些成功案例为文旅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在紧跟政策导向、严守规范的同时,深挖地域特色,积极拥抱创新,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文旅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声明】:本微信公众号所有的文章,仅用于知识和资讯的交流与分享。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作者版权。如果有个人或组织对文章版权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存有疑义,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