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工控龙头董事长,赠予约7.7亿股份!

维科网机器人 2025-09-18 18:22

资讯配图

微信改版啦!想第一时间接收机器人行业最新资讯,请点击蓝字关注维科网机器人→并点击主页右上角→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近日,汇川技术发布公告称,实际控制人朱兴明计划自2025年9月6日至2025年12月5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向其女儿朱瀚玥转让公司股份不超过9,602,113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36%。按照内部转让均价80.14元/股计算,此次转让的股份价值约7.70亿元。9月16日,本次内部转让股份计划已实施完成。

资讯配图


回看近几年,朱兴明对股权的安排已有行动:2021年7月,他因离婚分割7030.03万股给前妻,按当日收盘价值约53.9亿元;同年9月,又将其直接持有的公司股票20,602,113股(占总股本比例0.76%),以及汇川投资21.7029%股权的全部财产权益无偿赠与给朱瀚玥,其中汇川投资股权2022年完成过户。

2024年12月,他再以62.06元/股的价格向朱瀚玥转让1100万股,价值约6.83亿元。

一系列内部转让完成后,朱兴明直接持有汇川股票34,990,275股(占总股本的1.30%),并握有汇川投资21.7029%股权;而朱瀚玥直接持有公司股票20,602,113股(占总股本比例0.76%),同样持有汇川投资21.7029%股权。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不过,朱瀚玥的表决权会无条件委托给朱兴明,所以这次内部转让不会动摇公司控制权,也不影响日常经营。

这一系列股权赠予与转让,既是父爱的体现,或许也是对家族股权传承的长远规划,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埋下伏笔。



工控龙头亮剑机器人


股权变更完了,上半年公司业务也没闲着。作为国内工控龙头,汇川技术专注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核心技术,形成通用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四大业务。

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母净利润为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扣非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各项数据都在稳步增长。


资讯配图


具体来看,其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约17%,其中,通用伺服系统实现销售收入约37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实现销售收入约6亿元。

从市场份额看,根据睿工业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其通用伺服系统以 32% 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工业机器人以 8.2% 市占率排第四,其中 SCARA 机器人更是以 20.4% 市占率拿下榜首

提到机器人,有“工控界小华为” 之称的汇川技术一点不含糊。

资讯配图


2014年,汇川技术靠核心零部件切入机器人领域,后陆续在电机、驱动器,导轨、丝杠等绝大多数关键技术和产品可以做到自主,并推出了SCARA机器人、桌面式小六关节、中六关节等多款产品,覆盖锂电、显示、光伏、汽车等多个行业。据深圳龙华消息,2024年,汇川技术在工业机器人销售超过27000台。

不过工业机器人领域 “高手过招”,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汇川技术并未陷入同质化竞争,而是主动求变找新出路,人形机器人正是其押注的关键方向。

2024年,汇川技术快速组建人形机器人业务团队,研发出人形机器人所需要的高性能关节部件样机,涵盖低压高功率驱动器、无框力矩电机及模组等核心零部件。同时,该公司初步构建了人形机器人业务的生态连接,与部分通用人形机器人整机厂以及工业客户积极沟通,并聚焦工业领域,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主要围绕核心零部件及具身智能场景化解决方案推进人形机器人相关研究。汇川技术在互动平台表示,正在积极开发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今年会有零部件面市。

资讯配图


打铁还需自身硬,亮眼业绩和前瞻布局的背后,是汇川技术对研发的“豪掷”。

汇川技术为技术突破砸足了本钱,每年投入约10%的营业收入搞研发,2024年的研发费用更是增加到31.47亿元。单从2025年上半年看,其研发投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33.47%,研发费用率为9.58%。

除了自主研发,汇川技术在产业投资上同样“行动力拉满”。今年8月,汇川技术全资子公司汇创新拟与朱兴明等共同投资设立南通泽涌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暂定名)。

这并非终点——待南通泽涌正式成立后,汇川技术拟与其共同投资设立江苏汇川智能制造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暂定名)。该产投基金重点布局工业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机器人、智能制造、工业核心部件、高端装备、工业数字化等方向,总规模不超过16亿元。其中,汇川技术认缴出资不超过3亿元,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布局。

截至今日收盘,汇川技术总市值2228亿。



写在最后


摩根士丹利表示,2024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47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40%。预计到2028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10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

这巨大的市场既充满机遇,也暗藏挑战。未来行业竞争的核心,不仅是企业自身的技术硬实力,更是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软实力。而汇川技术这类龙头企业的每一步探索,都在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书写新篇,这场关于创新与竞争的征程,仍在继续。









精彩推荐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资讯配图



 联系我们  




资讯配图

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内容违规问题,请联系处理。 
Copyright © 2025 成都区角科技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514341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5602001305号